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潘漢年傳奇 | 上頁 下頁


  ※第一章 涉足人世

  一、采樵兒

  1906年1月12日(清光緒三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潘漢年出生於宜興縣(今宜興市)歸逕鄉陸平村。

  潘漢年的家鄉宜興,地處江蘇南端,東瀕太湖,西接溧陽,西北靠金壇,東南部與武進毗鄰,湧湖鑲嵌其間,南枕天目山之余脈群山,與浙江、安徽兩省交界。據宜興縣誌記載,早在商代之前,這裡即有建置,以荊溪河名之,稱荊溪地。至春秋戰國時,設荊溪邑。公元前223年,即秦始皇24年,宜興設縣,縣名為陽羨。

  這是一個得天地之靈氣,受日月之精華的好地方。「陽羨處處有洞天,荊溪步步皆勝地。」著名的靈穀天府,深藏于靜臥平川的石牛山之中,可謂大自然之傑作;「井底相連藏洞府,驚奇廣廈天生成」,堪稱洞天世界的仙宮佳境。善卷洞與張公洞配有符信,四顆巨大的印材,鐫刻著頗有意味的印文,其中善卷洞兩顆為:「欲界仙都」、「萬古靈跡」;張公洞兩顆為「洞天福地」、「海內奇觀」,這就是遐爾聞名的「洞天四寶」。宜興古跡,亦令世人矚目。「岳堤」、「百合場」是岳家軍大敗金兵的歷史見證;海會寺、芙蓉寺、顯親寺等處,成了文人墨客的吟唱之地;宜興碑林的詩書絕唱、勒史志記,亦為世人刮目。

  最使宜興人得益的是,此地物產豐富,商業繁榮,文化教育事業十分發達。宜興有「陶都」之稱,其均釉陶器——「陽羨名陶」,名揚中外;陽羨文化群體為學界所矚目,文學史上的陽羨詞派,曾獨領風騷數十年;宜興培養的眾多知識分子,分佈于全國各地,有學生,也有教授,因而素有「無宜不成教」和「無宜不成校」的美談。

  宜興悠久的歷史環境,優越的人文地理條件,為潘漢年的成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氛圍。

  家庭的薰陶,也為潘漢年的成長打下了深深的印記。潘姓大戶是陸平村一個世代沿襲以「耕讀傳家」為祖訓的書香門第。「有祖高魁父秀才」,他的曾祖父潘理卿是清朝嘉慶年間的舉人,祖父潘元燮是清朝咸豐九年的舉人。他的父親潘萃華是清朝光緒後期的秀才。父輩兄弟三人中間,兩人是秀才,另一兄弟文才出眾,但因在科舉中被官宦子弟頂替,憤懣之餘,誓不科舉,就在村中設立蒙館,以教育村上子弟為榮。潘氏祖輩歷經科舉制的腐朽、衰亡,因而定其祖訓為「耕讀傳家,不入仕途」。不過,潘氏的「耕讀傳家」有兩個信條是必須遵循的:一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憂患意識;二是淡泊名利的「布衣精神」。潘氏子孫就在這麼一個「以塾師為業並兼務農桑」的家庭中成長、繁衍:一方面必須及早入學,但在學習之餘,農忙之際,又都必須下田務農;另一方面,學成之後決不入仕途為官,他們不是在外地從教,就是回家鄉以塾師為業,輔以祖傳的田產為生,並躬耕田疇。潘漢年來到這個世上後,遵循祖訓,自幼學文識字,但又有較多的機會接觸社會,參與農活。潘漢年的堂兄,我國著名心理學專家、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潘菽,在其《懷鄉吟》中,曾對他們幼時的活動,作了如下抒寫:

  門對紫雲是舊居,
  紫雲書屋幼攻書。
  窗前方丈有花卉,
  出牆臘梅無恙否?
  曾隨鄰童學采樵,
  亦曾伴為剖毛栗。
  舟山山下嬉戲地,
  時到重陽最堪憶。

  潘漢年涉足人世,即在「紫雲書屋幼讀書」、「曾隨鄰童學采樵」的日子裡度過了自己的童年。這個采樵兒不僅在此時打下了文學底子,又從采樵等農活中,逐步接觸農民,學到了農民淳樸、正直、不屈不撓的優秀品質,也逐步瞭解到農民的貧苦,體驗到社會的黑暗、腐朽,為他日後反抗舊社會投身於中國革命洪流,奠定了基礎。

  潘漢年的父親,身為清末秀才,仍以塾師為業。潘漢年曾經這樣描述過他的父親:學究式的臉龐,嘴唇上留著長長的八字鬍須,臉帶和藹的微笑。這是一個典型的舊時知識分子的形象。但是,潘的父親又不是一位墨守陳規、不願接受新思潮的迂腐之輩。他思想開明,對新鮮事物也容易接受。辛亥革命後,在鄉人的擁戴之下,曾擔任過鄉董,後又接替其兄為區董。1913年,被推選為宜興縣議會議員。不過除例會之外,他仍在鄉間執教。潘父先後結過兩次婚,共有八個子女,潘漢年排行第三,為後母巫大寶所生。出於家庭和自己的身份考慮,父親給他起了個乳名:廠(ān)兒。廠者,庵也。舊時文人的書齋多稱庵。足見父親對他的期望了。潘漢年後來曾用「廠人」及「水番三郎」等化名,就是因其乳名及排行老三而為。

  1912年,潘漢年剛過六周歲,父母將他送進陸林村初等小學讀書。小學期間,尤其在暑假裡,潘漢年經常同鄰居的孩子們一起到野外玩耍,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對此,潘漢年曾經有過美好的回憶。他在《苦哇鳥的故事》中追述了他的童年生活的一個片斷:

  「記得那年我還在家鄉小學裡,大約七、八歲的時候,到夏天的晚上,總不肯安歇在庭院裡乘涼,總是跟著左右鄰居的小同伴,在那荒草地上或田野裡追逐熒火蟲。「我走進院子,便見爸爸躺在椅子裡咕羅羅的抽水煙,媽媽正忙著用刀切西瓜,大姐姐正不快不慢地揮著芭蕉扇咿啞的唱曲兒,我拭著頭上的汗珠兒,走近大姐身旁,要求她打扇。」

  這種寧靜安逸的鄉村生活,潘漢年是十分留戀的,每每回憶,總覺得是一種「清福」。但「清福」之中,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這裡,潘漢年對父親抽水煙的情節作了描述,顯然沒有一丁半點的惡感。不過,現實生活中父親的煙癮,差點中斷了他的學業。

  原來,潘漢年的父親在晚年染上了抽鴉片煙的惡習,致使家道中落,入不敷出,家庭經濟每況愈下,幾次迫使潘漢年瀕於失學的困境。

  1916年,潘漢年初中畢業後,隨即進入縣立第三高等小學讀書。該校創辦於清朝末年,曾幾度易名。創辦時為淩霞書院,後改為國民小學,辛亥革命後正式成為縣立第三高等小學。時任該校校長的儲涵奇,是位清末秀才,他不僅文才滿腹,而且治學嚴謹、管理有方。他所要求的教員,即要有較高的知識水平、扎實的學識功底,還要教學有道、方法得體。潘漢年自幼天資穎悟,秉性機靈,加之良好的學習環境,很快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高材生。于伶筆下的「淩霞奮起」,就是指他在第三高等小學奮發讀書,成為高材生的故事。

  1919年,潘漢年在第三高等小學畢業。旋即與同班同學潘慶生赴滬報考第二師範學校,這是潘漢年第一次到上海。未果而歸。由於家庭經濟拮据,險些失學,幸虧他的外婆吳氏借債資助,潘漢年才得以考入和橋彭城中學。不料翌年暑假期間,潘漢年因腿上患疾,只好中途綴學。下半年病癒後,又因家裡無法交納學雜費,便在堂兄潘文年辦的本村小學代課。

  1921年,潘漢年在武進縣延陵公學繼續求讀,終因家庭困難,一年之後,便不得不離開學校。此後,他雖然曾經先後于無錫唐文治先生創辦的國學專修館及上海中華國語專科學校求學,但只不過數月。1922年綴學之後,基本上結束了讀書生涯。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