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彭德懷傳 | 上頁 下頁 |
山高霧重 |
|
1965年11月30日,彭德懷抵成都。 他終於又工作了,心中積聚6年的工作熱忱迸發出來。他決心不辜負毛澤東的期望,在國防重地的大三線軍工建設上做出貢獻! 剛到成都永興巷7號住地,彭德懷就對接待他的三線建委副秘書長楊沛說:「明天就開始工作。」楊沛說:「一路辛苦,休息幾天吧!」彭德懷說:「我已經休息多年了。」 從第二天開始,大三線各局負責人按照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書記兼大三線建委主任李井泉的指示,逐個向新上任的副主任彭德懷彙報情況。彭德懷對照掛圖仔細記錄、詢問,最後發現,對他所關心的軍工生產建設情況談得很少,或避而不談。 兩個月前,彭真在人大會堂和他談工作分配時,他表示不願到三線去,說:「工業生產我是外行,到西南去能做什麼?! 」彭真說:「軍工生產你不是很熟悉嗎?」彭真知道,抗日戰爭時期,朱德、彭德懷和左權親自籌劃建立了太行山八路軍總部的兵工廠,成為我軍第一代軍事工業。1952年7月,彭德懷接替周恩來主持軍委日常工作,也接替了兵工委員會主任的職務。此後7年中,兵工生產從常規到尖端、從原材料到成品、從軍用到軍民兩用,都由他主持開會作計劃、研究佈局、批准產品定型。他跑遍全國各地的重要軍工廠。就在他被罷官前,還研究過在成都、西安增建飛機工廠的計劃。他原是新中國軍事工業包括尖端工業的開創者之一。 可是,今天情況不同。他到成都前,西南局就確定了一條原則,有關軍工生產建設的情況不讓彭德懷瞭解;有關這方面的會議他不能參加;還不能讓他參觀軍工廠。他外出時,得有一名局長陪同,以便「瞭解」他的活動情形。 彭德懷仍然認真聽彙報。彙報中,建委第一、第二副主任建議彭德懷分管煤炭和天然氣生產的後勤工作。這說明,確實不讓他接近軍事工業了,他心頭一陣不悅,沒有表態,來人就未談下去,分工沒確定下來。以後,建委不再提這件事。他和李井泉談話,李不提分工問題,他也不問。 安頓下來後,他翻閱來成都前後積壓未看的報紙,看到11月30日(正是他到達成都的那天)《人民日報》轉載上海《文匯報》於11月10日發表的姚文元文章:《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看著看著,他一下把報紙摔在桌上,盛怒難當,說道:「簡直是胡說八道!」思索了一會,對身旁的工作人員說:「不管它,我們幹我們的工作!」 12月10日,彭德懷在給彭梅魁的信中,表露了他孤獨一人在遠方迎接挑戰的心情:「我即將外出瞭解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屬我的時間己經不多了,實在遺憾,我將珍惜時間,以慰晚年。」他把這些不快和不安拋到腦後,馬上出發到工廠礦山參觀、做調查。 12月12日開始第一次外出,到重慶參加三線建委政治工作會議。會後去內江、自貢、威遠參觀天然氣和煤炭生產情況。1966年元旦剛過,政治風暴卷壓而來,圍繞對《海瑞罷官》的批判,不指名地、但越來越明白地把「海瑞」——反黨分子——彭德懷作為目標。不久前,1965年的12月21日毛澤東在杭州對陳伯達等人說:「姚文元的文章也很好,點了名(按:指點了吳晗的名)」,「但是沒有打中要害。要害問題是「罷官」。嘉靖皇帝罷了海瑞的官,1959年我們罷了彭德懷的官,彭德懷也是『海瑞』。」彭德懷懷著複雜的心情回到成都參加1966年1、2月間在錦江飯店舉行的生線建委年度總結計劃會,他在會上很少發言,但對三線建設充滿了希望,在筆記本上寫道:「只要今後不再犯1958年至1960年那樣大的主觀主義錯誤,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那就可以肯定會做出偉大成績來,這應為我國經濟建設前途慶倖。」會議結束,彭德懷即起程第二次外出,去渡口參觀攀枝花鋼鐵基地建設。沿途視察了修建成昆鐵路的現場、西昌專區、石棉縣石棉礦。又特地去紅軍長征時搶渡大渡河的安順場渡口,和他曾率紅軍攻打過的會理縣城。 2月30日,彭德懷到達渡口市。渡口市原是金沙江畔一個只有7戶人家的小村,時正興建西南地區最大的攀枝花鋼鐵基地。彭德懷在山上山下仔細參觀,走得汗流浹背,看得振奮不已,連說真是好地方,毛主席決斷非常正確。 在參觀建設中的寶頂山煤礦時,彭德懷不禁感情激動。他十分熟悉這些「烏金」 ,曾身受掘洞挖煤之苦,一再囑咐陪同參觀的渡口市委領導人說:「巷道支撐一定不能馬虎,要絕對保證工人生產安全。」 渡口市火熱的建設景象,使彭德懷這個不寫詩的人也詩興大發。他並未把寫的詩給別人看,只記在自己的筆記本上,為今天的讀者留下了他當日的滿腔豪情:「天帳地床意志強,渡口無限好風光。江水滔滔流不息,大山重重盡寶藏。懸崖險絕通鐵道,巍山惡水齊變樣。黨給人民力無窮,眾志成城心向黨。」不想匆匆的渡口之行,惹出了兩件是非。 3月25日,彭德懷在石棉縣安順場渡口,面對洶湧咆哮的大渡河,不禁緬懷當年英勇搶渡的紅軍戰士和舍出身家性命為紅軍擺渡的船工。紅軍勝利北上了,當年的船工呢?聽說只有一位老船工帥仕高還健在,彭德懷很高興,特地看望他,詳細詢問他解放後的生活狀況。聽出老船工生活上還有困難,臨別時彭德懷送給老船工10元錢。 這件事後來被「揭發」,作為彭德懷「是偽君子,施行小恩小惠」、「收買人心」的例證,那位老船工也無辜受累。這使對老船工傾注了無限感激之情的彭德懷無法忍受,大聲喝道:「人家是拚著命給紅軍幹的!」「我們給什麼能把人家收買得了啊!」3月28日,彭德懷參觀西昌螺吉山彝族畜牧場。牧場地處高山區,彭德懷為瞭解彝民的生活,在那裡吃了一頓飯。回到西昌,彭德懷一打聽,去了10個人,一共付了兩元飯錢。彭德懷說,那是人家的血汗生產的,付這麼少的錢不好,即寫了一封信給畜牧場的幹部。 田同志: 我們今天在你場吃過飯,每人只算兩角錢,實在太少。以六斤肉計,每斤七角,即四元兩角,還有其他飯菜,至少十元才公道。除每人已給兩角外,另補八元,請查收。任何企業必須嚴格執行核算制。 彭德懷3月28日這件事,連同他在其他一些場合的一些表現:如對造價每平方米為150元(高出當時一般建築造價一兩倍)、每位客人佔用60多平方米的招待所不以為然;對許多縣市專區和工礦企業競相修建高級招待所、特別是對四川省用西昌建設下馬的錢修建了富麗堂皇的錦江飯店更為不滿等等,都被指責為「借此吹噓他是一向主張艱苦樸素」。 1966年4月19日,彭德懷第三次出行,視察川南煤礦。這次川南之行,他了卻了一樁歷史上的心事:長征中,遵義會議後,中央軍委命令彭德懷從紅三軍團中抽調三、四百人,由得力幹部率領,到川、滇、黔邊開創新根據地。彭德懷選派了400餘人,派師政治委員徐策率領前去。以後,這支隊伍與紅軍失去聯繫,最後杳無音信。事隔數十年,彭德懷仍然掛念著這批指戰員的命運,特借視察之機到琪縣打聽這支部隊的下落,方知他們于當年(1935年)轉戰數月,只餘數十人,最後被敵人包圍,全部壯烈犧牲。彭德懷聽後,為之停署減食,痛悼不已。1965年到1966年歲末年初,當彭德懷奔走于巴山蜀水之際,在遙遠華北的太行山,有一個人默默地注視著他,深深地懷念著他。這就是和他一起在廬山被黯的黃克誠大將。 1965年11月,以相同的原因,在相同的時間,彭德懷被下放到西南,黃克誠被下放到山西省任副省長。抗戰初期,黃克誠為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政治委員。山西是他戰鬥過的地方。黃克誠重訪太行、太嶽,想到26年前閻錫山發動十二月反共事變中,彭德懷從洛陽冒險回前方,路過高平縣二四四旅的駐地,夜裡,兩人縱談時局,不覺東方已白。就在這個夜晚,彭德懷下決心調集兵力,準備發動反磨擦戰役,終於打破了抗日敵後根據地遭敵頑雙方夾擊的困境。想起這位忠誠革命、威震敵膽而橫遭冤屈的老戰友,黃克誠不禁感傷。遙望西南,賦成《江城子》一闕: 江城子·憶戰友 久共患難真難忘。不思量,又思量。山水阻隔,無從話短長。兩地關懷當一樣,太行頂,峨嵋崗。經常相逢在夢鄉。宛當年,上戰場。奔走呼號,聲震山河壯。富國強兵願已償,且共勉,莫憂傷! 這首詞一直深藏在黃克誠心中。直到1981年9月的一天,本書的幾名作者前去訪問,他述及往事,才將這首詞口誦出來,讓大家記下。這時彭德懷已含冤逝世7年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