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彭德懷傳 | 上頁 下頁
誘敵北上


  中國人民解放軍經過一年的內線防禦作戰,殲滅了國民黨軍112萬人,轉入戰略進攻的時機成熟了。為組織和發展全國的戰略進攻,中共中央決定召開會議進行研究。7月16日,彭德懷和習仲勳一道,從野司駐地張家畔出發,到靖邊小河村出席於7月21日至23日召開的這次重要會議。

  靖邊小河村是個綠樹掩映,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會場設在一頂用柳枝、草席搭成的涼棚下。從陝北、晉綏和太岳區來的將領們在這裡歡聚一堂,議論戰局,互通情況,交流經驗。會議總結了第一年的作戰形勢,研究了第二年作戰的基本任務,即進行全國範圍的戰略進攻,部署了各解放區的配合作戰問題。

  會前,中央領導人分別同先後到達靖邊小河村的彭德懷、賀龍、陳賡等,研究太嶽縱隊的使用方向。原來中央軍委準備調陳賡縱隊由晉入陝,和西北野戰兵團一起殲滅胡宗南部與解放大西北。鑒於晉冀魯豫劉(伯承)(小平)野戰軍強渡黃河實施戰略突破後,戰局已有重大變化。中央改變了在陝北打大仗的計劃,決定陳賡縱隊改為南渡黃河出豫西,協助劉鄧出擊經略中原,從相反的方向牽制敵人,配合陝甘寧邊區軍民擊破胡宗南部的進攻。毛澤東指出,現在決定邊區、陳賡兩部分開打,從戰略上與糧食上均有利。對蔣介石的鬥爭,計劃用5年解決。西北戰場今年只能削弱胡宗南,到明年可以造成消滅他的條件。陝甘寧邊區在軍事上與財政上均以依靠晉綏為主。敵人寄希望於我們不能長期支持這一點上,我們的對策就是主力轉入外線,內部精簡節約。

  彭德懷完全贊同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戰略決策。在會上說:陝甘寧、晉綏兩個區統一,很有必要,財政統一也很重要。精簡非厲行不可,前後方均應有嚴格的編制與制度。陝甘寧以90萬人養9萬人,甚至不能維持3個月。有人寄希望于陳賡部來陝,而不認真準備艱苦奮鬥,這種思想必須切實解決。彭德懷建議野戰軍成立黨的前線委員會,以討論重大方針政策和執行戰略任務。毛澤東當即表示同意。7月31日,中共中央軍委給彭來電,同意前委以彭德懷、習仲勳、張宗遜、王震、劉景范5同志組成,彭為書記。西北野戰兵團定名為西北人民解放軍野戰軍,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委,習仲勳任副政委。

  會議決定將晉綏軍區重新併入陝甘寧晉綏聯防軍(1948年2月改稱聯防軍區),由賀龍任聯防軍司令員,習仲勳任政治委員,統一領導陝甘寧和晉綏兩個解放區的地方武裝。賀龍還兼任西北財政委員會和財經辦事處主任,以他為核心,統一領導兩區的地方工作和財經工作,加強陝北作戰的後勤支援。

  小河會議後,習仲勳留中共中央西北局工作。在賀龍、林伯渠、習仲勳的領導下,通過統一金融貿易、整頓稅收、實行統籌統支等措施,迅速實現了兩區財政經濟的統一。集中兩區的人力、物力,全力支援西北解放戰爭。毛澤東在1948年1月讚揚說:你們前後方合作,團結得很好。

  7月下旬,中央軍委調晉綏軍區許光達第三縱隊西渡黃河,參加陝北作戰,歸西北野戰軍建制。至此,野戰軍共轄8個旅,約4.5萬人。

  為調動胡宗南集團的主力北上,以策應陳賡、謝富治縱隊南渡黃河,挺進豫西;並相機奪取榆林戰略要點,以取得兵員、物資補充,鞏固解放軍的後方,西北野戰軍前委和彭德懷遵照中央軍委的決定,部署進攻榆林。彭德懷對幹部講:毛主席說過,這裡是戰略牽制區,要把蔣介石的戰略預備隊牽在這裡。我們就是要把敵人拖住在陝北,不讓他走。我們拖他,毛主席、黨中央也在這裡拖住他,胡宗南的部隊就走不了。

  7月30日,彭德懷指揮西北野戰軍由大、小理河向榆林開進。8月6日,對榆林外圍進行攻擊。到7日,肅清了敵軍外圍據點,但攻城戰鬥卻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榆林是國民黨政府「北平行轅張垣綏靖公署晉陝綏邊區總部」的所在地,西與甯馬集團,南與胡宗南集團形成特角之勢,北與綏遠傅作義相依,是綏遠、陝西的重要門戶。有「晉陝綏邊區總部」總司令鄧寶珊部第二十二軍、胡宗南的一個旅及地方團隊1.5萬多人守備。

  蔣介石得悉西北野戰軍圍攻榆林,認為如榆林不保,則寧夏孤立;胡宗南一旦失去北面的作戰配合,必將影響整個西北戰局。即令榆林守軍堅守待援,急調在安塞、保安地區的胡宗南主力整編第一、第二十九軍共8個旅,分兩路向綏德、霞縣方向急進。另以鐘松的整編第三十六師組成援榆件陝速兵團」,輕裝日夜兼程,限於11日進抵榆林,路上靠空投和搶糧補給。

  彭德懷獲悉援敵急速前進後,在8月9日向中央軍委請示:榆林城堅,東、北兩面沙漠,西、南兩面水坑水道,不易進行攻城。現鐘松增援甚急,決以兩個旅繼續圍城,集中6個旅先殲滅援軍再攻城。當天,中央軍委同意以一部圍城,主力先打鐘松後打榆林。隨後野戰軍得悉整編第三十六師在8月9日進抵距榆林320裡之龍州堡,10日繼續向橫山前進。於是彭德懷決心爭取先攻克榆林,而後再打援。8月10日和11日,西北野戰軍對榆林進行兩次爆破與強攻,由於野戰軍缺少炮火的有力支援和周密的組織準備,攻擊均未能奏效。中央軍委在11日來電:榆林非急攻可下,而鐘松仍有可能迅速增援。似宜決心暫停攻城,集結7個旅打鐘松。

  鐘松很狡猾,他率整編二十六師走長城外沙漠地馳援,繞過西北野戰軍阻援部隊,8月11日已進抵橫山以北地區。敵軍靠攏,野戰軍圍城打援己不可能。為爭取主動,另行尋機殲敵,彭德懷決定12日撤離榆林。有的指揮員要求再攻一次,彭德懷斬釘截鐵地說:「說不打就不打,再有一個鐘頭能打下也不打了。再打下去就要被動,撤出來是主動的。撤出去,打的機會有的是,還可以打援兵。問題不在鄧(寶珊),而在胡(宗南)。我們要放長線釣大魚。把敵人來回拖,找準時機再釣他上來。」

  10月21日,彭德懷總結說:打榆林,戰役目的是引誘敵人北過無定河,給陳、謝渡河南進造成有利形勢。榆林雖未打下,但吸引敵人北進目的是達到了,此役是勝利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