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彭德懷傳 | 上頁 下頁 |
後方的振奮 |
|
華北敵後的勝利消息傳到延安,群情歡躍,延安街頭到處貼著祝捷標語。9月20日,延安各界舉行萬人大會,紀念「九·一八」9周年和慶祝百團大戰的勝利,大會通電慰問八路軍前方將士,毛澤東和朱德代表中共中央出席了大會。 1940年9月10日,八路軍總部接到中共中央書記處發來的《關於時局趨向的指示》。指示分析了抗戰陣營中存在的對日妥協危險傾向後說:「我黨五十萬大軍積極行動於敵後(尤其是此次華北百團戰役),則給了日寇以深重的打擊,給了全國人民無窮的希望。」同日,中央書記處在《關於擊敵和友的軍事行動總方針的指示》中要八路軍、新四軍「在目前加強團結時期,應集中其主要注意力於打擊敵人」,要求「仿照華北百團戰役先例,在山東及華中,組織一次至幾次有計劃的大規模的對敵進攻行動。在華北則應擴大百團戰役行動」。「給予二百萬友軍及國民黨大後方與敵佔區內千百萬人民以良好之影響,給予敵人向重慶等地進攻計劃以延緩的作用」。 在百團大戰中,八路軍的百團兵力包括相當一部分地方武裝,經過第一期破襲戰,需要休整與補充,無力擴大作戰;在華中和山東方面,亦不具備發動大戰役的條件,延安的這一指示未能實現。這時,日軍大批援兵已由東西兩端進入正太路地區,在正太路擴大戰果亦不可能。彭德懷、左權決定轉入第二階段作戰,於9月16日命令各部,在繼續破襲交通的同時,將重點放在攻佔交通線兩側和深入各根據地內的日軍據點。 根據總部的命令,從9月20日起,晉察冀軍區在晉冀邊發起了沫(源)靈(丘)戰役,一二九師在晉東南發起了榆(社)遼(縣)戰役,一二〇師在同蒲路甯武之南北段發起第二次破擊戰役,冀中軍區發起了任(丘)河(間)大(城)肅(寧)戰役,冀南軍區發起德石路、邯濟路破襲戰役。 第二階段戰役發起時,敵正調集兵力向八路軍各出擊兵團實行反擊作戰,在八路軍再次發起廣泛突襲的情況下,敵軍顧此失彼,被八路軍拔除的據點達2000餘個,一二九師在第二次戰役中攻克了榆社縣城。日軍第一軍派赴陽泉前線的參謀朝枝回憶說:「八路軍的抗戰士氣甚為旺盛,共產地區的居民,一齊動手支援八路軍,連婦女兒童也用竹簍幫助運送手榴彈。我方有的部隊,往往冷不防被手執大刀的敵人包圍襲擊而陷入苦戰。」 在八路軍勝利的影響下,「偽軍偽組織動搖加劇,紛紛派人來與我們接頭」。「使平、津、太原、石家莊等大城市人民大為興奮,影響偽幣大跌價」,為1941年後開展敵佔區工作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1940年的秋季,八路軍在華北出擊,正值敵機170架狂炸陪都重慶,市區大火。遷都之說,妥協之議,甚囂塵上。日軍中國派遣軍司令部對國民政府實施誘降的「桐工作計劃」也正加緊進行。 大後方在悲觀空氣的彌漫中,突然聽到八路軍在華北前線勝利出擊的消息,頓時反響強烈,氣氛為之一變。重慶《大公報》、《新蜀報》、《新民報》 、《力報》 、《國民公論》等,競相刊載百團大戰的戰績,發表社論。《新蜀報》9月2日社論中說:「我們每天看到如雪片飛來的條條捷報,真是興奮感動得流淚。」 遠在邊陲的《新疆日報》社論寫道:「在全國各戰場相當沉寂的今天,華北出擊勝利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提高了抗日根據地與遊擊戰的地位」, 「粉碎了誣衊遊擊隊『遊而不擊』的種種濫調」。 同日,中共重慶辦事處給中共中央關於目前時局特點的報告中寫道:「敵將進攻重慶、雲南,尤其是宜昌失敗教訓及當局缺乏守住重慶的信心,人心惶惶然發生悲觀與憤激兩種情緒,而妥協之要求和危險,在敵寇誘降、親日派的直接影響之下,使時局更加嚴重。不過妥協條件一時斷難有成。目前令人興奮的,則為華北的百團大戰……」 彈了一年多反共調的國民黨最高當局,對八路軍的勝利表示歡迎。9月13日《新華日報》華北版頭條刊載了蔣介石的嘉勉電,以突出國共團結抗日的氣氛。電文如下: 「朱副長官(第二戰區)、彭副總司令:迭電均悉,貴部窺破好機,斷然出擊,予敵甚大打擊,特電嘉勉。除電飭其他各戰區積極出擊,以策應貴軍作戰外,仍希速飭所部,積極行動,勿予敵喘息機會,徹底斷絕其交通為要!」 但蔣介石的嘉勉不過是迫於輿論,實際他是不高興的。10月20日,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向重慶軍委會戰時新聞檢查局正式抄發了蔣介石的一份密令: 「查近來報上常有記載『百團大戰』字樣……此項名詞及有關之新聞,以後絕對禁止登載,即飭遵。」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