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彭德懷傳 | 上頁 下頁 |
破襲正太路(2) |
|
4月末的一天,左權受彭德懷之托,來到一二九師師部。師部設在太行山深處黎城縣譚村一家院落內。山高春遲,「人間四月芳菲盡」,在這裡,院裡院外,桃花盛開。劉伯承、鄧小平、聶榮臻、呂正操、陳錫聯、陳賡等人,晚飯過後,坐在充滿春意的院子裡,談論形勢。 打垮了裝備優良的國民黨反共「磨擦專家」朱懷冰軍,根據地軍民迫切要求集中力量來打破日軍日益加緊的封鎖。彭德懷形容當時根據地的形勢是「前門打虎,後門進狼」 ,十分嚴峻。4月25日,彭德懷簽發了朱、彭致各兵團首長的指示:「日寇現正在拼命修築道路(據各地報告統計之多殊為驚人)」,「此種陰謀若不積若不積極求得阻止與粉碎,待其完成,將會予我堅持敵後之抗戰以極大困難和不利。」指示要求「各兵團首長應就當前實際情況,確謀有效之對策,予以破壞」。 總部提出要各兵團謀取對策,大家的議論自然集中到這個問題上。三八六旅旅長陳賡提出:「正太鐵路我們搞了它好多次了,這次大家集中力量先把它給搞掉,如何?」 聶榮臻想了想說:「要徹底打掉嘛,目前還不可能,打掉了它還會修起來的。不過,打斷它一個時期也是有利的。」左權聽過大家的議論,笑道:「彭老總要我到這裡來,正是為和大家商量這件事。他有個想法,由榮臻和伯承同志再次協力,從南北兩面對正太路來個大破襲,打通晉察冀和太行區的聯繫。」左權的話使談論熱烈起來。有人提出聶和劉、鄧可以一個負責破襲東段,一個破襲西段。大家認為這個想法甚好,要左權把這個設想帶回,供彭老總考慮。 從4月份以後,八路軍總部掛著白布門簾的作戰室內,增添了一份正太鐵路的地形圖。這是按彭、左的指示準備的。彭德懷和左權常常在這間屋子裡,聚精會神地翻閱敵情資料,在地形圖前凝視、沉思。正太、同蒲、平漢、津浦、平綏、北寧、膠濟7條鐵路幹線,成了敵人對根據地構築交通網——企圖困死八路軍的「囚籠」的縱橫支架,正太路正處於中心位置。左權帶回的建議說明,總部和劉、鄧、聶眾將領不約而同地都把目光投射在這條鐵路上。 正太路從平漢路上的正定(河北)開始,通過井隆,爬上巍巍太行,經娘子關天險入山西,西行至榆次與同蒲鐵路接軌,上抵太原。全長240 餘公里。正太路橫貫太行山脈,溝通河北平原和山西高原,聯結平漢、同蒲二線。同蒲路從大同到蒲縣,把山西切為東西兩半,正太路則把山西省東半部又切為南北兩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在八路軍的不斷破襲下,敵人以3 個混成旅團擔任正太路全線的守備,在沿線築了數十個據點,在鐵路南北還築了一層外圍據點。鐵路上以裝甲車往來運行巡邏,鐵路兩側不許農民種植高稈作物(高粱、玉米),以防八路軍的襲擊。 八路軍在敵後的兩個大戰略區——晉察冀區和晉冀豫區隔正太路相望,搞掉它,是兩大區軍民的共同願望。 經過兩年多的「交通戰」,八路軍破路的經驗越來越豐富,敵人防備的手段也越來越嚴密了。怎樣一舉搞掉敵人重兵守護的正太路,打擊敵人的「囚籠」政策,這是彭德懷考慮的中心問題。不久,這條被日軍號稱為「鋼鐵動脈」的正太路,在彭德懷的眼裡便化成一條熊熊燃燒的火龍;而敵人苦心經營的「囚籠」, 在他的心中也變得千瘡百孔。這不是幻景,一個大破襲的戰役方案,在他面對的地形圖上,已漸漸顯現出宏偉的清晰的輪廓。這個方案巧妙地抓住了敵人的一個無法克服的弱點:「敵偽深入我根據地後,普遍築碉堡,兵力分散,反而形成敵後的敵後。主要交通線空虛,守備薄弱,這對我是一個有利的戰機。」 轉眼7月中旬,一天,彭德懷和左權在總部駐地村外縱論時局。這一年的夏季,世界形勢風雲險惡。在歐洲,法國政府向德國法西斯投降。希特勒在席捲半個歐洲之後,向英倫海峽進軍。在亞洲,英、法屈服於日本的壓力,相繼關閉了中國的西南國際交通線滇越鐵路和滇緬公路。日軍在攻佔扼長江入川門戶宜昌(湖北)重鎮之後,又揚言要進攻西安,切斷我西北國際交通線。據重慶國民政府和八路軍各部情報,關外日軍大批入關,津浦沿線日軍向隴海線集中,太原日軍亦沿同蒲路南下,有進窺潼(關)洛(陽)之意。與此同時,日機狂炸重慶。一時大後方震動,投降派活躍,中間派對時局悲觀。中共中央在「七·七」3周年,號召全黨全軍克服投降危險,爭取時局好轉,爭取200萬友軍繼續抗戰。中共中央重慶辦事處建議八路軍在敵後打勝仗,以鼓舞人心。從上次左權去一二九師師部回來,4月的爛漫山花已換成眼前茂密的青紗帳,正是遊擊健兒顯身手的黃金季節。彭德懷對左權說:「大家老盼著打,我看可以開始行動了。」 不幾日,左權受彭德懷之托,再次來到一二九師師部。劉伯承、鄧小平仔細傾聽了彭德懷和左權的戰役設想,欣表贊同。處事一貫明確果斷的鄧小平說:「這個設想我看行,可以這麼幹!」左權返回總部後,劉伯承指示師參謀長李達立即收集部隊的破路經驗進行戰役準備。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