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彭德懷傳 | 上頁 下頁 |
二上井岡 |
|
4月8日,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在雩都召開。會議根據軍閥為爭奪地盤而激戰的狀況,決定了紅軍的行動方針。其後,前委根據彭德懷的提議同意原紅五軍(此時,紅五軍與新組建的紅軍獨立團改編為紅四軍第五、第六縱隊)返回井岡山,恢復湘贛邊界,鞏固和擴大羅霄山脈中段根據地,並向粵贛邊界發展,與閩西相聯繫,配合紅四軍各部建立湘贛閩粵根據地。 前委擴大會議後,彭德懷率原紅五軍出發,又經小密。這時,寄居在這裡休養的傷病員均已痊癒,滕代遠也恢復了健康。戰友重聚,非常高興,滕代遠敘述他們在這裡幫助群眾建立政權,組織遊擊隊的成果,又介紹了群眾對他們盡心照顧的情況。 彭德懷滿懷信心地說:3個月的事實說明,困難到了頂,就是轉變的開始。只要我們團結、堅決,不動搖、不渙散,就能戰勝困難。在向小密群眾致謝和話別後,滕代遠等歸隊重新踏上征途。這時紅五軍從283人槍又恢復到800餘人。 彭德懷和滕代遠率領紅五軍經信豐、崇義、上猶、遂川等地,於5月2日抵達甯岡茅坪。井岡山遭到敵人的嚴重破壞,到處是斷垣殘壁,瘧疾流行,人口不到2000,生活必需品奇缺,一派劫後淒涼景象。為了撫慰受害群眾,紅五軍發給每人1塊銀元,以救燃眉之急。 井岡山人民是堅強不屈的。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在白軍佔領的日子裡堅持鬥爭。區縣兩級黨政組織基本上保存下來,當時因被敵人分割未能同軍部一起撤退的二大隊李燦、張純清部和王佐特務營也都保存下來。彭德懷與堅持鬥爭的戰友重新會見,感到無比欣慰。只有守衛八面山哨口的四大隊,聽說在突圍後脫離蘇區至湘東一帶被敵人消滅。彭德懷一直關心該部的情況,直到1955年,才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遇到了當年的大隊政治委員李克玉,得知還保存下來一部分同志。 5月中旬,彭德懷和滕代遠一起出席于寧岡古城召開的中共湘贛邊特委第四次擴大會議。會議確定從發展中恢復和鞏固井岡山根據地。會議進行中,贛軍金漢鼎部兩個團從永新瀚江和寧岡新城兩路向古城進攻。當時由於敵情不明,五軍又剛改編,為保存實力,彭德懷率紅五軍和王佐特務營向湘東遊擊。後又從湘東向南相繼攻佔廣東境內之城口、南雄,繳獲100多支槍和10萬來發子彈。因想到井岡山群眾正遭瘧疾之苦,缺鹽缺穿,用所籌之款購買了大批奎寧、鹽和布匹。 7月初,彭德懷回師井岡山。中旬,參加中共湘贛邊特委、永新縣委、紅五軍軍委聯席會議。會上特委書記鄧乾元和與會的多數人主張奪取安福。 唯彭德懷獨持異議,分析敵情說:安福城雖然不大,但城牆高,又很堅固,不易攻克。我一旦攻城,敵必定從永新、蓮花、吉安三面來援,而我力量較敵薄弱,無力打援,可能陷入被動。 後來彭德懷在回憶這場爭論時說:「爭論的結果,他們是全體,我是完全孤立的一個人,就採取少數服從多數,決定了一次非常錯誤的行動,幾乎全軍覆滅。」⑦ 不出彭德懷所料,紅軍向安福城進攻。在離城約30裡的紅福橋和敵軍剛一接觸,敵軍便向城內撤退,紅軍尾追至城下,始發現該城有重兵堅守。為避免遭敵夾攻,彭德懷率部沿原路撤退,在行軍途中遭三面援敵的伏擊。幸黃雲橋率一個大隊,冒敵火力網拼死沖人敵陣,後繼部隊也隨著呐喊向前撲去,將敵陣地打開缺口,殺出一條血路,突出敵圍。 這次戰役,紅軍傷亡300餘人。縱隊長賀國中、參謀長劉之志英勇犧牲,縱隊長李燦和9名大隊長負傷,給英雄的紅五軍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戰鬥結束,彭德懷坐在路旁石頭上為犧牲的戰友和士兵痛哭。 紅五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在一年多的艱難戰鬥中,鍛煉得日趨成熟,已成為一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型的人民軍隊。它走過了曲折的道路,積累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驗,為人民戰爭的理論和實踐作出了貢獻。 * * * ⑦ 彭德懷:《第三次簡歷材料》,1970年。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