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聶榮臻傳 | 上頁 下頁
一五六


  聶榮臻也極為重視對少年兒童的教育,他到全國少年兒童活動中心去看望孩子們,並題詞:「要教育兒童,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接好革命班。」

  他為張家口「長城少年書社」題寫社名,張家口的少年兒童代表曾到北京、北戴河看望聶榮臻。但每次適逢他臥病在床,就委託張瑞華和工作人員代為接待,轉達他對孩子們的謝意和要孩子們努力學習、奮發向上的心願。聶榮臻也十分關懷老年人的問題,1983年11月,他寫信給《中國老年》雜誌:我國現有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8000多萬,並在迅速增長。因此,「我們必須把老齡問題提高到戰略的高度,加強領導,統籌規劃,做好這項工作」。他又指出:老年人是社會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民族物質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繼承者和傳播者。他們過去做出了重大貢獻,積累了豐富經驗和淵博知識,是我們四化建設中不可低估的智力資源,應當受到社會的重視和珍惜。中華民族敬老養老的傳統美德,必須努力發揚並予以法律保護。以後,他又提出老有所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學等號召。由於他對老齡問題的高度重視,1984年2月,受國務院委託,擔任中國老齡問題全國委員會名譽主任。

  聶榮臻在南昌起義、廣州起義、萬里長征、百團大戰、平津戰役等重大歷史事件中都擔任高級領導職務,每當這些歷史事件逢五逢十的紀念活動時,常有各有關方面的人前來採訪。他總是不辭辛勞,講述事件的歷史意義和經驗教訓。他常說:「人們懷念這些歷史事件,這是寶貴的精神財富,紀念也好,研究也好,都有利於繼承革命傳統,只要健康允許,我向他們實事求是地介紹情況,義不容辭。」

  應各方面的要求,他還為許多革命烈士、英模、領袖人物、革命紀念地、紀念館或碑亭、重大歷史事件、有榮譽稱號的部隊、優秀的著作、書籍、報刊等等,進行了大量的題詞、作序或寫賀信等活動。據統計,僅1990年到1992年5月逝世前不到兩年半的時間內,他共題詞作序達228件。這些,對推動革命傳統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

  到了暮年,聶榮臻常說還有兩個未了的心願,也與革命傳統教育有關。

  他眷戀家鄉,多次提出想到哺育自己成長的四川省和江津老家看看。但醫生總是勸阻,擔心他長途顛簸,難以適應旅途勞頓,身體發生意外。他就在北京關懷著家鄉的建設。家鄉來人,就請他們介紹情況,家鄉建設的好壞,牽動著聶榮臻喜與憂的感情。出於這種感情,應請求,他為家鄉大量題詞:江津是個好地方、江津烈士紀念碑、江津烈士陵園、江津中學、江津圖書館、江津廣播電視中心,都出現在十分醒目的建築物上。他題寫的革命烈士紀念碑,矗立在原江津中學的大院中,遊人到國家級旅遊勝地江津四面山,首先看到的是他題寫的「四面山風光」幾個大字,在籌建中的江津長江公路大橋上,將有聶榮臻題寫的橋名。他還為當地駐軍步兵某師和江津武裝部民兵訓練基地題詞。這些題詞,都貫穿著一個中心意思,是要家鄉人民繼承光榮的革命傳統,向傅汝霖、戴坤忠、鐘汝梅、吳平地等烈士「為黨為國為人民,不怕犧牲,英勇革命的高尚品德」學習,把江津建設好。

  他也眷戀革命老區人民,把河北省老區看成是自己的第二故鄉。1987年他在寫給戎冠秀的信中說:「我常講,從八一南昌起義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打就打了二十二年的革命仗,而其中十一年都是在華北,主要是在河北渡過的。所以,河北的一草一木,我都不會忘記。」進城以後,因為工作忙,抽不出時間到老區看看,「文化大革命」後,「幾次想去,又因為身體不好,未能如願。現在腿腳更不便了,真是遺憾,不過我對老區人民始終懷念著」。1991年,他讓辦公室寫信給中共河北省委、省人民政府、阜平、完縣、平山、唐縣的黨政機關,轉達他的話:「近來常有老區的同志來看望我。

  由衷地感謝老區人民對我的關心……老區人民是我們戰爭年代的主要依靠,我對他們懷有深厚的感情。一九七〇年我曾計劃去看望老區人民,後因病未能成行。現在多種疾病纏身,已經沒有這種可能,我視為終身憾事。當我聽到大部分老區人民生活還比較困難,深感不安,心裡不是滋味。所以你們以後來,無論如何不要再帶什麼東西了(包括土特產)。否則只會增加我的不安。」信裡還建議省的領導人,注意在搞好平原建設的同時,儘量對革命老區多投些資,幫助那裡的人民儘快脫貧致富。

  聶榮臻還以身作則,積極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幹部年輕化的戰略決策。為了讓更多年富力強的同志進入党和國家的領導崗位,1980年8月8日,他給中共中央寫信,請求辭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職務。1982年9月,在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過程中,他於9日看望解放軍代表團時說:我已經83歲了,應該交班了,我請求交班。1985年8月23日,他寫信給中共中央,請求退出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委員會。1987年10月,在中共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他請求辭去了黨內外一切職務,並高興地與許多領導人合影留念。11月1日,出席大會閉幕式後回到家中,顯得特別高興,並囑咐秘書寫下了以下的話,以資存念:「自我黨七次代表大會至十三次代表大會,已歷時42年,我也將近90歲了。此時不交班更待何時。現在全黨選出的較年輕的接班人都是經過這些年改革工作考驗過的,給中央領導層增添了新鮮血液。我深信他們能夠貫徹十三大所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為實現我國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而努力奮進!」

  ※第八十一章 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1992年5月14日22時43分,聶榮臻的心臟停止了跳動,參與締造新中國的最後一顆帥星隕落了!

  50年代初,聶榮臻在代總參謀長崗位上身體累垮了以後,經過一段時間休息,健康有所恢復。1960年,他的心臟病再次發作,以後高血壓、失眠、胃腸功能紊亂、前列腺炎、糖尿並皮膚病等多種疾病接踵而至。從此,他與病魔進行了頑強搏鬥。

  聶榮臻堅持每天散步,鍛煉體質。工作太累了,就抽空去釣魚,使大腦得到休息。在生活上除了開會或執行任務而外,他始終堅持晚上10點左右睡覺,早上6點半左右起床。飲食清淡適量,不抽煙,很少喝酒。對生命的延續,他始終抱樂觀科學的態度。這些,幫助他一次次地戰勝病魔,成為一直保持清醒頭腦而又長壽的元帥。

  1968年,聶榮臻犯了嚴重的心臟病,心房撲動達60多個小時。1970年以後,心房撲動頻繁發作,最多的一次持續72個小時。對這種心律失常,大部分用藥物糾正,嚴重時就用電刺激轉複。對治病,如何用藥、採取什麼治療措施,他一直請醫生大膽決定,從不提個人要求,也不讓家屬提不同意見,一切聽從醫生的。他常說:中國醫學方面的專家與外國專家比,醫術精湛上有過之無不及,為我看病的醫生、專家都是一流的,不相信他們相信誰。

  1981年11月,多種嚴重疾病同時向聶榮臻襲來。偽膜性腸炎令他腹瀉不止,最多時一天瀉肚15次,這種病當時的死亡率高達70%;肺炎產生的胸水壓迫心臟,導致心力衰竭、心房撲動,高燒又不斷在削弱他的體質;前列腺肥大引起嚴重尿瀦留,隨時有誘發腎功能衰竭的危險。這些都危及他的生命安全,各級領導和醫生都非常著急。聶榮臻卻處之泰然,安慰大家,要醫生別急,每次會診,不要請太多的專家,人多了意見不好統一;要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醫生的治療方案或提出使醫生為難的要求。他說,我已經82歲,萬一不行,也不算短命了。由於解放軍總醫院領導和院內外醫生、專家和護理人員的努力,聶榮臻的密切配合,經過4個多月的精心治療,他竟奇跡般地轉危為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