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聶榮臻傳 | 上頁 下頁 |
一二四 |
|
※第六十六章 簽訂中蘇國防新技術協定 1956年10月以後,國際形勢有了變化,蘇聯明顯地對中國熱情起來。 聶榮臻感到,這是爭取蘇聯援助的好時機。 1957年新年伊始,蘇聯方面同意從留蘇的理工科高年級學生中,抽出70多人改學導彈新技術專業,這無疑是個好消息。於是,聶榮臻與宋任窮(主管發展核工業的三機部部長,1958年後改稱二機部)聯名給正在莫斯科訪問的周恩來發電報,建議他向蘇方提出在原子能研究方面援助中國的問題。 以後,蘇聯在新技術援助方面,對中國的態度日益鬆動。 看到蘇聯對中國的友好態度,1957年夏初的一天,周恩來總理剛從機場回來,聶榮臻就給他打電話。聶榮臻在電話中說:蘇聯現在對我們表示友好,我們是不是再提一下國防新技術援助的事?周恩來表示同意。他對聶榮臻說:「你可以先找阿爾希波夫談一談,我們再作下一步打算。」 1957年6月18日傍晚,一陣小雨剛剛灑過,路面濕漉漉的,聶榮臻和對外貿易部副部長李強一起,乘坐黑色吉斯型轎車,駛入東交民巷的一個院子裡。住在這裡的客人,是蘇聯駐中國經濟技術總顧問阿爾希波夫。他對中國是友好的。略事寒暄,聶榮臻就向阿爾希波夫試探性地提出了在國防新技術方面請求蘇聯援助的意思。聶榮臻的拜訪,事先並沒有說明來意。但阿爾希波夫估計,一定會有什麼事情,所以他保持著外交官特有的敏感,在專心地傾聽著那些禮節性言辭後面的意思。阿爾希波夫目不轉睛地看著聶榮臻,他聽得很認真。聶榮臻說完,阿爾希波夫顯得很熱心,對聶榮臻說:「您提出的問題我本人同意,待請示我國政府以後再予答覆。」 7月20日,阿爾希波夫就國防新技術援助事宜,答覆了聶榮臻,說是要約定時間面談。聶榮臻沒有想到,這麼快就得到了回音。按約定時間,聶榮臻又一次來到阿爾希波夫的寓所。在客廳裡,兩個人都顯得很高興。阿爾希波夫對聶榮臻說,「元帥閣下,您上次提出的國防新技術援助的問題,我國政府對中國政府的要求表示支持。我受權宣佈:蘇聯政府同意在適當的時候,由中國派政府代表團去蘇聯談判。」總顧問的外交辭令一板一眼,在聶榮臻平靜的笑容下面,是由衷的喜悅。 回到家中,聶榮臻立刻接通了周總理的電話。聶榮臻在電話中說:「今天,阿爾希波夫約見了我,蘇聯方面答覆,同意我們的要求,要我們派一個政府代表團去蘇聯談判。」周恩來聽了也挺高興:「這次還不錯,我馬上報告主席,你就著手考慮組織代表團吧!」 經過1個多月準備,去蘇聯談判的各項事宜已經商定。9月3日,赴蘇聯談判代表團召開全體會議。聶榮臻在會上宣佈:經毛澤東、周恩來等批准,代表團名稱為中國政府工業代表團。由他任團長,宋任窮、陳賡任副團長,成員有錢學森、李強、劉傑、萬毅、通信兵部主任王諍,二機部副部長張連奎、劉寅。此外還聘請了21名火箭、原子能、飛機、電子等方面的專家、教授當顧問(加上工作人員共40多人)。希望大家要遵守外事紀律和注意事項,力爭談判能取得圓滿成功。 1957年9月7日,一架蘇制伊爾-18專機從北京西郊機場起飛了。在機上,聶榮臻與錢學森議論起蘇聯的爾-2導彈。錢學森說,蘇聯的這種導彈是從德國的V-2火箭演化而來的。 聶榮臻問:「造它,你有把握嗎?」 錢學森說:「就看這次去蘇聯的結果了,只要他們肯提供有關的設備和火箭樣品,保證能行。」 聶榮臻沉思了一下,又問:「你覺得還有什麼困難嗎?」 錢學森說了句輕鬆的比喻:「不是說,困難就像老鼠,聽見腳步聲就……」聶榮臻大笑起來,然後說:「去年10月開會的時候,你說過,如果沒有外援,依靠我國現有的技術力量,可以在7至8年內,研製出像美國『誠實約翰』一類無控制火箭。我把你的意見報告給總理。後來中央叫我們7年內搞出自己的導彈。我比較樂觀,大概只用5年,最多7年就行。這次能爭取到蘇聯的幫助,就可以提前製造出比『誠實約翰』性能更先進的火箭武器來。」 錢學森說:「也許不用5年,在元帥領導下,大家幹勁足得很喲。」 聶榮臻說:「如果這樣,那就是世界的一個奇跡了。」 錢學森停頓了一下,說:「我有個預感,因為,我們的制度能使科研力量高度集中,意志高度統一,這比自由化的美國更適合搞火箭工程。」 聶榮臻非常贊成這句話。他的目光落在了錢學森寬闊的前額上,想起了周恩來在錢學森歸國不久的囑咐:「要好好待他,科學家是我們國家的精華,他是科學家的一個代表。」 當天下午,莫斯科時間6點鐘,專機對準了莫斯科努契科伏國際機場的跑道,迅速降落下來,緩緩地在停機坪停下。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別爾烏辛與中國駐蘇大使劉曉在離飛機不遠的地方,等待歡迎中國政府代表團的到來。機艙門打開了,聶榮臻站在舷梯上揮了揮手,就疾步走下舷梯。別爾烏辛及眾人走上前去,與聶榮臻握手擁抱。聶榮臻在與別爾烏辛握手時,感到了一種俄羅斯式的熱烈。這似乎是此行的一個好兆頭。 在莫斯科,聶榮臻下榻在奧斯特洛夫斯基大街一座別墅式的小樓裡。第二天,他起得很早。北京和莫斯科有6個小時的時差,聶榮臻平時極有規律的生活節奏被打亂了。他在院子裡散步,李強也出來活動。李強對莫斯科非常熟悉。抗戰爆發前,他在這裡住了6年半。他對聶榮臻說:「聶老總啊,1925年你從蘇聯回國,在莫斯科待了多少時間呀?」「我那時歸國心切,在莫斯科待了10個來月。昨天坐車,我看這裡變化挺大。」聶榮臻又問李強:「錢學森同志他們住的蘇維埃旅館,離這裡有多遠?」「蘇維埃旅館離這裡還挺遠的,他們那裡是莫斯科市中心的正北,我們這裡是西南。富春同志來談156個項目時就住在那裡,它的對面是個跑馬常」李強是外貿部副部長,俄文很好,又懂電子、機械,建國後中國對蘇聯的經濟、貿易、科技方面的重要談判,差不多他都參加了。這次,他又來參加國防新技術談判,聶榮臻很高興。 談判從9月9日開始,10月15日簽協定,共進行了35天。在這段時間裡,中蘇兩國代表團人員進行了內容廣泛的談判。談判的進展較為曲折,不過,這也正如估計的那樣,蘇聯方面不會無保留地把一切新技術都交給中國,聶榮臻對此是有思想準備的。整個國防新技術談判,分為若干部分:導彈、原子能、飛機及其基地建設等方面各自分頭進行。每個方面,可以說是一點一點地取得進展。所幸的是,代表團各個方面的準備都比較充分,有的要求非常具體。在談判桌上,蘇聯人總的來說是友好的,別爾烏辛甚至對聶榮臻說,有些項目你們提出的型號性能已經落後了,可以提出更新一些的型號。但有的技術項目也有保留,不是只給資料,就是只給樣品。經過20多天的談判,9月底,雙方終於達成了協定草案。 聶榮臻看了草擬的協定,心裡輕鬆了許多。如果蘇聯政府能夠認真地執行協定,中國在突破導彈、原子彈、現代作戰飛機等尖端技術方面,就有把握得多了。聶榮臻派人立即把草案送回北京,交周恩來總理,等待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審批。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