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聶榮臻傳 | 上頁 下頁
一〇四


  為此,他在1950年5月召開的參謀會議上提出,今後各種槍炮要以步乒師為單位逐步統一口徑,以便組織零配件和彈藥生產。編制上,步兵以師為基本單位,直接受大軍區供應及指揮,使師一級能單獨作戰,也可以進行聯合兵種作戰。①有解放臺灣和剿匪任務的步兵師、團,分別編配炮兵營、連。大口徑火炮編成獨立的炮兵師、團,屬各大軍區,作戰需要時可配屬到有關的步兵部隊。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各單位按此原則進行整編,使人民解放軍武器裝備和編制上的雜亂狀況有了較大的改觀。聶榮臻還非常重視充分發揮技術裝備的優勢。1952年8月,他在主持研究鐵道兵編制問題的會議上說:擬議中的鐵道兵師的編制人數由6000多人增加到12萬多人,增加的人數太多,說明我們對使用技術裝備的重要性還認識不足,只想依賴人力的優勢去完成任務,今後應該改變這種思想。

  ①《聶榮臻軍事文選》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329頁。

  軍隊現代化建設很重要的一條,是軍官軍政素質的提高。在聶榮臻的建議下,新建了某些軍事院校。各軍區也都籌辦了步兵學校或高級步兵學校,用於培養初、中級軍政幹部。南京成立了軍事學院和總高級步兵學校,培養高、中級軍政幹部。這些院校由軍委統一規定教學內容和計劃。軍事學院戰役系的學員,由52名將軍組成,如後來擔任總參謀長的楊得志,擔任國防部部長的秦基偉和擔任國防大學校長、軍委副主席的張震,都是那個班的學員。

  除了組建各類專業人才的軍事院校外,聶榮臻對全軍的文化教育也極為關心。他在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上的軍事報告中曾提出,人民解放軍今後要努力提高文化水平。當時部隊的主要成份是翻身農民,幹部戰士大部分是文盲。聶榮臻清醒地認識到,這是建設現代化軍隊的一大障礙,必須下大力開展群眾性的掃盲工作。他提出在三年之內,改變部隊中的文盲和半文盲狀態,使全體戰士達到高小畢業的程度。從1950年起,軍隊各大單位都辦起了文化補習學校或補習班,有的單位還辦了速成中學或小學,部隊招收了一批知識青年到營、連當文化教員,全軍掀起了向文化大進軍的高潮。1952年,石家莊第二高級步兵學校文化教員常青以高度為工農兵服務的精神,創造了「常青速成寫作教學法」,取得優異成績,聶榮臻以華北軍區司令員名義,通令嘉獎並給予記特等功和晉級獎勵,號召全軍向常青學習。部隊戰士們經過3年的文化學習普遍達到了高小以上文化程度,有些達到中學或更高的程度,為掌握現代化技術裝備和開展軍事科學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矗在逐步開展各軍、兵種以及院校建設的同時,精簡整編也在同步進行。

  1950年,解放戰爭後期作戰任務的完成使人民解放軍的建設進入了一個新時期。550萬步兵顯得過於龐大。根據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的指示,軍委和各大軍區協商,最後確定軍隊保留總人數為400萬人,以便省下經費來加強海軍、空軍和技術兵種的建設。①一次裁軍150萬,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史上的第一次。為了領導全國大規模的復員工作,由中央軍委、政務院共同組成了中央復員委員會,周恩來任主任,聶榮臻任副主任。中央復員委員會擬定了復員工作大綱,以中央軍委主席和政務院總理的名義頒佈了復員工作條例。地方各級也成立了復員委員會,具體負責復員戰士的安置工作。

  ①《聶榮臻軍事文選》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341頁。

  這次大規模復員的原則是:幹部不復員;對每一個復員戰士,務使各得其所,儘量做到讓人人滿意。

  在全軍參謀會議上,聶榮臻就復員工作進行了動員,希望各單位切實重視,把復員工作當做大事來抓,要做好復員戰士的思想工作,切實注意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聶榮臻提出,在復員工作中既要防止完全從政治出發,把老戰士都留下來,又要防止完全從精壯出發,把久經戰火考驗的老戰士都復員。要求保持新老成份的適當比例,以保持部隊的戰鬥力。

  全國性的大規模復員工作是很複雜的。一方面是復員軍人和部隊的關係,另一方面是軍隊和地方的關係。在這些問題上,聶榮臻看得很遠,想得很細。他特別強調,這不僅僅是100多萬軍人復員的問題,如果做得不好,就要影響社會的安定。他在復員工作會議上說:不久以前,由於河北遵化對殘廢軍人問題處理不當,結果造成榮譽退伍軍人和地方對立起來。100多萬人回到農村,生活不安定,對社會秩序的影響是不堪設想的。搞不好的話,還會使青年人對參軍服兵役寒心,直接影響到部隊的鞏固和國防軍的建設。

  這個工作是麻煩的,但這是歷史給我們的麻煩,這個任務必須負擔起來,不應該怕麻煩,必須努力把工作做好。國民黨軍隊的兵員來源靠的是抓壯丁,打完仗,推出軍隊完事。這些人為生活所迫,就去搶老百姓,到工廠、商店要錢,成為社會上的破壞力量。而人民解放軍是人民的子弟兵,只要工作做到家,復員戰士就會成為建設國家的積極力量。過去天下是他們打的,現在還需要他們來建設。聶榮臻反復說明,戰士復員不是軍隊不要他們,而是需要在新的條件下去發揮他們的作用。離開部隊以前,一定要開好歡送會。在評功、入黨、入團等問題上優先考慮復員軍人,給他們以政治上的榮譽感,一定要使他們積極愉快地走上新的崗位。在物質上要給以一定的報償,發給一定數量的小米和布匹作為安家費用。有病有傷的要給予治療,臨走沒完全治好的要給他們帶上藥品。

  這次復員工作地方政府配合得很好,許多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員敲鑼打鼓到部隊駐地去歡迎,詳細地向復員戰士介紹當地有關生產、治安,民兵等情況,把復員戰士當作可信賴的骨幹使用,甚至連幫助他們找對象的問題也想到了。如此過細地做工作,使復員軍人減少了顧慮。

  戰爭時期,都是戰鬥減員,極少有復員。在一些復員軍人心中,對於離開部隊是有很多想法的。現在地方政府把復員戰士當骨幹使用,優先安置,把他們作為有功之臣厚待,使復員軍人們很感動。毛澤東曾經說過,我們不能像國民黨那樣過河拆橋。參加新中國工作的原國民黨人士也很激動,他們搞過多少次復員,從沒有見過這樣的處理。傅作義和張治中曾對比國民黨軍隊和共產黨軍隊的復員工作,感歎地說:同樣是復員,這樣大的差別,國民黨怎麼會不垮,共產黨怎麼能不勝。

  曾經在中央復員委員會任秘書長的雷英夫說:「那時工作效率很高,各軍區和地方復員委員會的電報,一般幾個鐘頭就處理完了。重要的問題請示聶總,他馬上就抓,或做新的指示,或留待晚上請周總理審定,當天晚上就發走了,從不過夜。」

  聶榮臻和各級復員委員會做了一系列工作,使復員軍人高高興興,沒有復員的軍人也高高興興。地方青年一看,復員軍人回鄉這麼光榮,也踴躍報名參軍。許多老人說:「過去國民黨用抓、買的方法搜羅壯丁,造成社會動盪不安。而現在自願送孩子參軍,還這麼難,比選個女婿還難。」

  聶榮臻在全國民政工作會議上作的《關於軍隊整編復員工作的報告》中指出:在復員工作上不搞一刀切,要針對各地的不同情況區別處理,有的地區災荒嚴重,有些新解放區還有土匪,社會秩序不安定,有些解放戰士覺悟程度還不高,平時表現不好,這些暫時部可以不復員,以減少地方負擔。在老區,有些解放戰士沒分到土地,無家可歸,也可以暫不復員。他特別指出,在西北地廣人稀的地方,可以把全部復員軍人組織起來,集體轉業到生產戰線上去,把復員經費轉成生產經費,東北也準備這樣做。今天我們的困難是條件不許可我們把幾百萬人完全集體轉業,大部分還是分散回鄉生產。過去開墾是失敗的,政府未用很大的財政和技術來支持。現在我們採用集體轉業的形式,用很好的幹部帶去。開墾和移民同時進行,是能夠實現這個計劃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