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聶榮臻傳 | 上頁 下頁
八四


  我們目前正處在歷史的最緊要的關頭……我們必須堅決地進入鬥爭中去,以不懈怠的繼續鬥爭,來鞏固與擴大我們的勝利。」這次會議,是對晉察冀黨政軍民的思想動員。

  第三,在軍隊部署上,因接收和佔領大城市已不可能,遂將力量轉向解放中小城鎮。8至10月份,先後解放60多座中小城鎮,殲滅日偽軍3萬多人。第四,遵照中共中央9月21日關於編組野戰軍、以適應高度機動作戰的指示,集中整編部隊。這是他在延安一直到歸途中縈繞於懷的最為重大的課題。在很短的時間內,他把冀察、冀中、冀晉、冀熱遼軍區的主力部隊各編2個縱隊,共8個縱隊、23個旅,約20萬人,分屬第一野戰軍和第二野戰軍。

  第一野戰軍下轄4個縱隊,由他直接統轄,西出綏遠反擊傅作義的進犯;第二野戰軍,下轄4個縱隊,加上準備進入東北而留在熱河地區的晉冀魯豫第一縱隊,共5個縱隊,著重向北作戰,以確保華北與東北戰略區的陸上通路。

  他還將冀中、冀晉、冀察、冀熱遼軍區的地方部隊編成獨立團或縣大隊共10萬多人,負責各所在地區的作戰。

  這一切都進行得迅速而有效。但新整編的部隊不少指戰員還穿著便衣,缺乏訓練,武器龐雜不一。三縱隊司令員楊成武回憶說:數百股遊擊隊從冀中平原上集中起來了,他們甩掉頭上的白毛巾,丟下自行車,走入了長長的隊列,在進軍途中改換了軍裝,補充了輕重機槍和迫擊炮,以營或連為單位按口徑調整了步槍,通過教育批評了家庭地域觀念和遊擊習氣,樹立了不怕遠征、不怕進山、不怕吃苦的思想。

  在戰略轉變的歷史時刻,把這樣一支部隊上升為主力部隊,需要花很多氣力。那一陣子,聶榮臻忙得不可開交。他對指揮員要求尤其嚴格。在一次遠征作戰中,有兩個旅的主官留在根據地,叫副職率領部隊上前線,他對這種不盡職守的行為毫不客氣,批准了對這兩個主官的處分。儘管他們都是老紅軍,過去立過不少戰功,但聶榮臻沒有留一點情面,向遊擊習氣濃厚的幹部敲了警鐘。

  ※第四十六章 出征綏遠

  1945年9月11日,聶榮臻回到晉察冀的第三天,接到中央軍委關於「各戰略區粉碎蔣軍進攻的部署」的電報。電報說:「綏遠傅作義部奪我歸綏、武川、陶林、豐鎮、集寧五城後,於六日又奪我興和,逼近天鎮、柴溝堡,有向張家口進攻模樣……我必須立即組織察、綏戰役,消滅傅作義部,解放綏遠,收復歸綏……晉察冀軍區必須立即集結二萬五千以上兵力……協同晉綏軍區轉向傅頑進攻。」規定整個戰役由聶榮臻統一指揮。

  聶榮臻當即決定,晉察冀抽調3個縱隊出征綏遠,與晉綏軍區的5個旅,共15個旅5.3萬人執行戰役任務。傅作義的兵力約4.7萬人,連同雜牌部隊和大同閻錫山的部隊共約9.7萬人。在兵力上普察冀與晉綏兩軍區不佔優勢。

  10月15日,聶榮臻發佈了綏遠戰役命令,隨即率部西進。18日、19日各部隊展開了進攻:冀察縱隊取隆盛莊;冀中縱隊取張皋鎮、三水嶺、官村;冀晉縱隊一路向聚樂堡,一路向紅砂壩、豐鎮。很快攻佔上述各點。與此同時,晉綏軍區部隊佔領了涼城、新堂、陶林等地,向卓資山疾進。

  在兩個軍區部隊的聯合進攻下,傅作義急忙收縮,采勸一第四十六章出征綏遠觸即退」的戰法,迅速向大本營歸綏集中。由於傅部撤退迅速,晉察冀與晉綏作戰部隊未能將敵人的退路切斷,聚而殲之。敵人集中重兵於堅城之內,造成攻堅上的巨大困難。

  10月22日,在集寧的敵三十五軍軍部和一〇一師成了孤軍。傅作義起家的老本錢便是三十五軍,這是當年張學良給他的番號。而三十五軍的主力又是一〇一師。如果把這股力量消滅掉,將是對傅作義的沉重打擊。聶榮臻抓住了這個戰機,當即決定以冀察、冀中兩個縱隊聚殲該敵,令冀察縱隊立即進佔集寧以西的十八台,切斷敵人退路;令冀中縱隊佔領集甯以南的榆樹灣、腦包山,從南、西南對集寧發起進攻。23日,冀中縱隊佔領了榆樹灣、腦包山,擊潰一〇一師的1個團,並以一部兵力前出到集寧以西。敵三十五軍軍部和一〇一師乘夜棄城西逃。24日,晉察冀軍區部隊佔領集寧。25日,晉綏軍區獨立第一旅曾將集寧逃敵堵截在魁盛莊西北,但因後續部隊未及時趕到,敵我兵力過於懸殊,經激戰,敵人還是逃跑了。

  10月25日,晉綏部隊在卓資山打了一個漂亮仗,全殲敵新編第二十六師4000餘人。聶榮臻立即發佈命令,號召晉察冀軍區部隊向兄弟部隊學習。

  20日,聶榮臻的指揮所前移至隆盛莊。26日,他與晉綏野戰軍司令員賀龍相會。他們一起到了卓資山。兩區部隊會合了。27日,中央軍委在給聶、賀的電報中強調:「此次作戰,必須達成殲滅傅頑主力之目的,應將我主力運動到傅頑陣地背後去,由西向東打,方可聚殲。」據此,聶榮臻與賀龍、李井泉一起確定了下一步的作戰部署:針對敵人約6個師撤進歸綏,決定先肅清外圍,合圍歸綏,再行攻城;另派一部分兵力趨向包頭,切斷傅部西逃之路,孤立歸綏。

  10月底,兩區部隊完成了對歸綏的合圍。11月中旬,晉綏2個旅、冀察縱隊1個旅開始攻打包頭。

  聶榮臻在陶卜齊設立了指揮所,指揮攻城作戰。歸綏守敵6個師2.4萬多人,糧彈儲備充足,決心固守。而聶榮臻所部全屬初建,沒有大兵團作戰和攻堅的經驗,又缺乏大炮,屯兵堅城之下,陷於僵持局面。不久,又從西線報來戰況:攻擊包頭受挫,寧夏馬鴻逵的一個騎兵師前出到臨河,逼近包頭。在這種情況下,11月13日他從陶卜齊繞到歸綏城西與賀龍、李井泉會晤,再次商議下一步的決策。

  聶榮臻和賀龍感到:我軍兵力在歸綏、包頭雖略佔優勢,但勞師遠征,供應困難,難為久計,且兩區再要增兵都有很大困難,嚴冬即至,帶來了更多不便,能拿下包頭再回師歸綏當然最好,否則不宜久滯堅城之下。他們決定由賀龍、李井泉率晉綏部隊西進增援包頭,晉察冀部隊繼續圍困歸綏。以上部署向中央軍委作了報告。中央軍委11月16日回電,令聶榮臻率晉察冀部隊與晉綏部隊一同西進,在歸綏只留少數部隊控制要點,作彈性圍困。如果包頭不能迅速攻佔,晉綏部隊西進消滅馬鴻逵援兵,奪取五原、臨河、陝壩;晉察冀部隊主力控制包頭至歸綏中間地區,隔斷歸綏、包頭敵人的聯繫,相機攻取包頭,引敵出來,求得野戰;晉綏部隊完成任務後,留一部分部隊控制五原、臨河、陝壩,主力回師東進,與晉察冀部隊再攻歸綏。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