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聶榮臻傳 | 上頁 下頁
五五


  聶雖然不承認,但他是這一切的首腦和推動力。他長相不那麼引人,但眼睛充滿了智慧,嘴上的線條顯現堅強的決心。他曾在法國學習過三年,像許多法國官員那樣把軍帽戴得稍歪一點。」

  周立波則是這樣描寫當時的聶榮臻的:

  在工作這樣開展的愉快的環境之下,聶榮臻同志顯得比以前年輕,一點也看不出他有三十九歲的模樣……他斯文穩重,但他款侍客人的早餐,卻帶著軍隊的簡單和粗豪的樣式,也有點四川菜肴的口味。他是四川人。這位長征過來的將領,現在成了邊區青年信賴的一個對象。他每次演說的前後和中間,群眾常常報以熱烈的鼓掌。

  隨著邊區的日益擴大與鞏固,這位精明能幹的南方人,就日益博得北方軍民熱烈的敬愛,而他也更加謹慎,更加盡力於邊區民族統一戰線的確立。①在一個朔風呼嘯、天寒地凍的夜晚,聶榮臻在他那間掛滿作戰地圖,生著火爐的辦公室裡,用阜平特產的糖果、梨、棗、花生和他自己特有的微笑,接待這位遠道而來的賓客。聶榮臻親自提著馬燈,站在凳上或炕上,指著牆上的五萬分之一或十萬分之一的地圖,用洪亮的聲音向卡爾遜講述晉察冀的敵我態勢。圖上插著許多紅色和白色的三角形小紙旗。從圖上可以看出,在每一面小白旗的周圍,幾乎都被許多小紅旗包圍著。卡爾遜是位訓練有素的軍官,當然清楚這意味著什麼。聶榮臻接著講述他作戰的三重任務:防止敵人佔領這一地區,騷擾敵人的交通線;逐步把影響和控制擴大到鄰近的還沒有建立起抗日政權的地區。聶榮臻繼續對卡爾遜說:「敵人在華北的兵力非常空虛,如果我們的武器裝備好一點,把敵人趕出河北去並不是難事。」

  ①《周立波文集》(4),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年8月第1版,第76頁。

  卡爾遜說:「我正要問你,槍械和彈藥怎樣補充的呢?」

  「很困難。我們正在收集國民黨撤走時拋棄的槍支。河北農民大抵有槍,那是抗日戰爭前為抵禦盜匪而自衛用的。最近,因為不堪敵人的壓迫,農民紛紛拿出自己的武器,組織遊擊隊,但供不應求。我們這個區域有1000多萬人口,兵員補充不成問題,困難的就是槍支彈藥。」

  「能夠從敵人那裡繳獲來補充嗎?」

  「繳獲了一些,但不十分多。敵人因為不懂中國話,怕做俘虜,不肯繳槍,有時寧可人槍俱毀。現在不同一點了,我們的部隊學了幾句日語口號,使敵人知道我們不殺俘虜,他們也就不像以前那樣頑抗了。」

  「最近高陽有個日軍分隊長投降過來了。」在座的司令部一位參謀補充說。

  「是的,最近在高陽有個日軍分隊長自動投降過來了。問他為什麼過來?

  他說他覺悟了,打中國人民是錯誤的。」

  「你們相信他的話嗎?」

  「我們考慮過,如果他是個壞蛋,他到了我們這裡是決不能活動的,因為中國人民都痛恨日本侵略軍。據這個日本人說,他們那裡自戰爭開始以來已經徵兵11次了,華北的日軍都很疲倦,而且都想家。」

  「日軍正在大量組織漢奸部隊,用中國人來打中國人。對此,閣下怎麼看?」

  「華北的漢奸也很恐慌,『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這個漢奸組織已經成立很久,但能組織起來的正規偽軍很少。華北的『順民』實在少。最近日軍正在搜羅大煙鬼、地痞流氓充當偽軍。又在極力收編土匪。由這些人組織起來的軍隊,你想我們會害怕嗎?」

  卡爾遜頻頻點頭。他說:「來這裡經過貴軍第一二九師師部時,我曾分析過,幾個世紀以來,日本人還沒有遭受過大的失敗。這次可是不同了,它正在遭受從來沒有的危機。『盧溝橋事件』爆發時,日軍在滿洲有30萬,在華北是20萬,上海只有5萬,它是想用陰謀手段,使中國不戰而降。但幾個月來沒有達到目的,只好在滿洲、華北增兵至100萬,而且正在動員第二個100萬。開始時他們用於中國的是戰鬥力較弱的部隊,但當山西的戰事久拖不決,而且攻陷南京,中國仍繼續抗戰時,他們就不得不動員那些留著以防範更強大的敵人的第一級兵了。」

  「日軍的兵還分為幾級?」聶榮臻問。

  「是的。據我瞭解,第一級兵是30歲以下的青年人,第二級是35歲左右的,第三級是35歲至45歲的人。」

  「與中國比,日本雖強但人口少,兵力不足是它侵略中國的最大弱點。」

  「是這樣。請問聶將軍,要是日本派10萬精兵來攻打你們,你可以支持嗎?」

  「我們可以保持華北。不但是我這樣認為,而且我們的每個戰士和遊擊隊員都這樣認為,都有很高的信心。因為在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下,我們每天都有小的勝利。事實告訴人們,日軍不是不可戰勝的。他派10萬兵力來進攻我們,我們也有擊退他的辦法。不但要擊退,還要擴大我們的區域。敵人不是幾次要想佔領紫荊關,以扼住我們向東北方向發展的道路嗎!但直到現在,紫荊關仍在我們手裡。」聶榮臻接著說:「現在天氣太冷,我們衣著單薄的部隊難以到察哈爾北部去活動。淶源以北,是恒山山脈的大雪山,氣候奇冷,我們在那一邊活動的部隊,許多人凍壞了腳。等到春天天氣轉暖,我們在察哈爾的活動會有大的開展。到了青紗帳起的時候,我們要在整個華北燃起激烈的抗日的火焰。」

  「什麼叫青紗帳?」

  「到了夏天,田野裡的莊稼長高了,就可以掩護我們軍隊的行動。這就叫青紗帳。」周立波不待聶榮臻開口,就直接用英語回答了卡爾遜的提問。

  聶榮臻點點頭。卡爾遜贊許地點頭微笑著。

  話題又轉到了後勤供應和軍官補充等問題上。聶榮臻說:「我正在考慮軍區要辦軍工廠,自己解決武器彈藥問題。生產一些子彈、手榴彈、地雷、步槍、手槍等,技術上並不太複雜。設備、人才、原材料相信都會慢慢解決的。」「至於軍官,我們這裡叫幹部,來源確實是個大問題,部隊在不斷發展,最難辦的是缺幹部,到處來向我要,我向哪裡要?這次從延安來了些幹部,一路上的困難,你們是經歷過的。不過,軍區最近剛成立了一所軍政學校,幹部也自己培養,還可以從優秀士兵中選拔。」說到這裡,聶榮臻顯得非常興奮。周立波後來寫道:在許多新的設施中,他最得意的,是創建軍政學校。

  「想不到在這裡還會辦學校。」他這樣地說。他是個很持重的人,說這句話時,卻快活得像個孩子一樣,跳躍起來。對於軍事家,這的確是一種巨大的快事。他學到的一切,他們在十年艱苦鬥爭中經過的一切,通過這學校,可以傳給華北許多愛國的青年與志士,使他們在中華民族解放運動中,得盡最大的心力。「聚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實在是以天下為心的英雄的樂事。

  「而那時候」,旁邊有人插嘴說,「我們覺得一切都沒有把握,聶司令的組織能力真不小,不久,一切都有了頭緒」。

  接著聶榮臻又向卡爾遜介紹了邊區臨時政府、各種抗日救國的群眾組織、邊區法院、邊區郵局、軍區辦的《抗敵報》、「抗敵劇社」,以及還準備成立的「邊區銀行」、發行邊區貨幣等等設想。說這些的時候,聶榮臻如數家珍。整個晚上的談話,聶榮臻的精闢分析,極富感染力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卡爾遜聽得津津有味,通過周立波的翻譯,不時「OK、OK」地邊說邊笑邊翹大拇指卡爾遜後來說,「這些計劃如果實現,勢必使侵略者頭疼。我懷疑這些計劃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實行。6個月之後我再次訪問聶時,親眼看到這些計劃並非紙上談兵。」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