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聶榮臻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九六


  §艱苦的一九四二年

  一九四二年,在日本侵略軍加緊「掃蕩」、「蠶食」和全面進攻的情況下,晉察冀邊區在各個方面,尤其是在經濟生活方面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時期。

  日本侵略軍在一九四一年秋季大「掃蕩」中,瘋狂地實行「三光」政策,對山區根據地的破壞和摧殘是極為嚴重的。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侵華日軍為維持更大規模的侵略戰爭,對我國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了更加瘋狂的掠奪。華北是其掠奪的重點,華北各敵後抗日根據地,自然是其重點的重點。據不完全統計,一九四二年頭四個月中,他們就從華北抓走青壯年多達四十二萬人。這年十一月,又令華北大漢奸王揖唐,在各地搶糧二千萬擔。正是為支持其太平洋戰爭,日本侵略軍對晉察冀邊區根據地,接連發動了第四、第五次「治安強化運動」。

  不僅對冀中,而且對冀東、平西、平北和北嶽區的其他許多地方,都進行了大規模的反復「掃蕩」,使各根據地的面積顯著縮小,製造了許多無人區。敵人所到之處,房屋被燒,莊稼被毀,村莊搶掠一空,只剩一些殘垣斷壁。一九四二年,邊區又發生了罕見的大旱災。所有這一切,都給我們造成了空前的困難。人民群眾吃的、住的都發生了嚴重問題,許多地方的群眾吃樹皮、樹葉。不少青壯年被敵人抓走,大量牲畜農具遭敵破壞,許多土地荒蕪,生產大幅度下降。部隊食糧不足,油鹽菜蔬缺乏,不得不以黑豆、麥麩充饑。一個時期,瘧疾、痢疾、回歸熱等多種疾病在邊區許多地方蔓延流行,不少部隊發生了夜盲症,各種藥品和生活日用品也十分短缺。

  困難是嚴重的,而且日甚一日。但是,在黨中央正確方針的指引下,在邊區各級黨組織的領導下,根據地的軍民並沒有被困難所壓倒,大家鬥志昂揚,緊密地團結一致,向困難進行了頑強的鬥爭。

  這一時期,黨中央對敵後抗戰連續發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中央指出,目前形勢正處於黎明前的黑暗時期。在敵後抗日根據地敵我鬥爭更加劇烈的階段,我們的總方針應當是堅持長期的鬥爭,要採取一切鬥爭方式(從激烈的武裝鬥爭到敵佔區革命的兩面政權)同敵人周旋,力爭保存自己的實力(不但是武裝實力,而且是群眾實力),以待有利時機。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我們的總方針仍舊是長期堅持遊擊戰爭,準備將來反攻。目前一年內,中心任務是積蓄力量,恢復元氣。對敵偽以政治攻勢為主,遊擊戰爭為輔。如敵人進行「掃蕩」,應堅決反抗。為利於堅持長期戰爭,準備將來反攻,要堅決實行精兵簡政,節省民力,休整兵力,訓練幹部和發展經濟。加強地方武裝和人民武裝的建設。中央還號召在敵後的全體同志,咬緊牙關,度過今後兩年最困難的階段。

  對困難的形勢,我們是有所準備的。當一九四一年秋季反「掃蕩」結束,嚴重的困難剛一出現,晉察冀分局和軍區就對邊區軍民進行了愛護根據地、發揚艱苦奮鬥光榮傳統的教育。一九四二年,當困難愈來愈嚴重的時候,我們根據中央的指示,一方面抓緊反「掃蕩」鬥爭,另一方面又大力動員和組織幹部戰士,利用戰鬥空隙,幫助群眾重整家園。為解決住房問題,幫助群眾因陋就簡,蓋了一些茅草棚。在農業生產方面,適時地開展搶種搶收運動,能種什麼就種什麼,能收的積極搶收,儘量做到顆粒歸倉。機關部隊普遍制定了節約糧食計劃,所有脫產人員,除傷病員外每人每天節約一至二兩糧食。夏裝由每人兩套改為一套,棉衣能拆洗重穿的就不發新的,儘量減輕群眾的負擔,同時還撥出一部分軍糧救濟缺衣少穿的群眾。

  為了節約經費,一張紙一個信封都要正反兩面用。醫院裡的紗布經過洗滌消毒後反復使用。沒有炕席,各部隊和機關自己動手打草簾子。為了節省民力,邊區政府制定了《晉察冀邊區抗戰勤務動員辦法》,規定只有縣團級以上的機關才有權動員民力。機關、部隊一般都自己背糧食、打柴、背煤。有的部隊,還時常出去一百多裡,通過敵人封鎖線,到溝外甚至冀中平原上去背糧、背布,一旦同敵遭遇,就邊打邊走,許多同志為此流血犧牲。

  為了與疾病作鬥爭,我們還發動大家,廣泛採集中草藥,自力更生製作了許多簡單的醫療器械,滿足了戰時的需要。為度過難關,我們還組織邊區軍民開展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在最緊張的農忙季節,機關、部隊、學校都停止工作,突擊生產。男女老少,甚至連醫院裡的許多傷病員,都到地裡勞動。那年春天,久旱無雨,都是靠擔水播種。除支援群眾生產外,軍區還要求部隊平均每人生產五十斤糧食,一百斤菜,並且規定不能佔用群眾的土地和增加人民負擔,完全靠自己開荒解決。邊區軍民的大生產運動,為我們戰勝困難,創造了條件。

  在最艱苦的歲月裡,邊區軍民團結、官兵團結的光榮傳統,經受了考驗,得到新的發展。一九四二年邊區財政會議期間,研究部隊給養供應問題時,我曾作過一次發言。我講到,部隊給養困難,但是,人民群眾的生活更困難,為了度過難關,部隊要想方設法減輕人民的負擔。講到這裡,我想起了老百姓三五成群捋樹葉、剝樹皮的情形,想起了被饑餓折磨的孩子,細長的身子頂著個大腦袋,出外討飯的場面。講著講著,心中一酸,再也講不下去了。

  平時大家都說我是一個「能夠控制感情的人」,但是,那一次,我怎麼也控制不住,流了淚,許多同志也流了淚。會場上,一片哽咽聲。邊區政府的同志講,一定要保證部隊的供應,我們的部隊要打仗啊!戰士們餓著肚子怎麼行呢!那個時候,軍民之間就是這樣的緊密團結,同舟共濟!幾十年後回想起這些事來,心裡還感到熱乎乎的。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八路軍不愧為人民的子弟兵,他們更加熱愛人民,更加英勇作戰,處處維護群眾利益。同樣,人民群眾也更加熱愛自己的軍隊,寧肯自己少吃,打下糧食也要先交公糧。邊區的廣大婦女克服重重困難,一針一線地給部隊趕做了大批軍鞋。軍愛民,民擁軍的佳話,到處傳誦。

  一九四二年春天,青黃不接,群眾和部隊都發生了糧荒。入春後,楊樹、榆樹長出了嫩葉,老百姓就把樹葉當成了主要的食糧。我們部隊有的伙食單位請示能不能採集樹葉,我曾要求軍區政治部為此發了訓令,部隊所有飲食單位都不能在村莊附近採摘楊樹葉、榆樹葉,要把它留給群眾吃。全邊區部隊嚴格執行這個訓令,寧可餓著肚子,也不與民爭食。

  廣大群眾得知這個訓令後,很激動。他們找到軍區,找到邊區政府,找到我,要求收回訓令,說得十分懇切。群眾說,抗戰以前,我們窮人沒有吃樹葉的權利,因為,山上的樹,都是屬￿地主的,地主不准窮人捋樹葉。八路軍來了,實行了減租減息,窮人才能上山捋樹葉了。可是,眼下鬧饑荒,為我們爭得民主權利的八路軍,自己卻不能上山捋樹葉,這怎麼行呢!我向群眾解釋我軍的紀律,同時告訴他們,我們正在想辦法解決部隊的糧食問題。

  在我們軍隊內部,各級領導也更加關心、愛護戰士,與戰士同甘共苦,各級幹部帶頭參加生產自救。為了保證戰士健康,軍政首長親自管理伙食。在嚴重的困難面前,共產黨員們把戰場上「衝鋒在前,退卻在後」的精神,變成了「勞動在前,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實際行動。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教育和感動了全體同志。這對克服當時的困難,起了巨大的作用。

  根據地軍民團結一致,艱苦奮鬥,開展起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為我們戰勝一九四二年的嚴重困難,提供了保證,創造了條件。到後來,許多部隊已能做到不用買菜,每人每日平均可以吃到三錢鹽、二錢油。這在當時是很不簡單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