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聶榮臻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六九


  這個問題提交給我,要我最後表態,我到籌備處專就這一問題作了發言。我說,我同意黃敬、鄧拓同志他們的意見。他們的看法是正確的,和尚和喇嘛也是中國人,他們雖然出了家,但並沒有出國。在民族革命統一戰線之中,我們應該和各民族各階層緊緊的攜手,不分彼此,共同抗日。我們不能因為和尚和喇嘛的宗教信仰不同,便把他們排斥在抗日的門外。一切不同信仰,不同民族的人們,應該有堅強的團結。只要誰不甘心當亡國奴,我們就應該團結他共同抗日,不能存有任何歧視的心理。我們要消滅各民族各階層間的隔閡,爭取中華民族的徹底解放。

  後來,籌備處統一了意見,一致贊同和尚和喇嘛作為正式代表出席軍政民代表大會。當和尚和喇嘛的代表走進大會會場的時候,與會的全體代表熱烈鼓掌,還呼了歡迎的口號。和尚和喇嘛們對這一決定很受感動,相當一部分有愛國心的僧侶參加了抗日工作,還有一些年輕的僧人加入了抗日的部隊。五臺山寺院在全國僧侶界是很有影響的,新華社還為此發出快訊,說五臺山的和尚也參加抗敵了,動員的口號是:「我們出了家,但並沒有出國。」這一消息在全國僧侶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軍政民代表大會開了五天,一月十五日結束。會議通過了統一全區的軍事、行政、財政經濟、文化教育、民運工作等各種決議案,用民主選舉的方法產生了晉察冀邊區政府——晉察冀邊區臨時行政委員會,推舉宋劭文、胡仁奎、劉奠基、張蘇、呂正操、孫志遠、李傑庸、婁凝先和我共九人為邊區政府的委員。宋劭文為主任委員,胡仁奎為副主任委員。

  胡仁奎同志在抗戰之初是盂縣的縣長。一九三〇年,我在順直省委工作的時候,就知道他的名字,他那時也在天津,曾幫助我們做過工作。但當時只知道有胡仁奎這個人,始終沒見過面,沒想到,在抗日前線卻碰到一起了。

  劉奠基是閻錫山搞的「山西人民監政會」的秘書長,他屬￿國民黨改組派,在閻錫山那裡並不吃香。太原失守前,他來到晉東北,後來留下了,作為國民黨方面的代表,參加邊區政府的工作。

  呂正操同志是冀中人民自衛軍的司令員,孫志遠同志是人民自衛軍政治部主任。

  李傑庸和婁凝先是屬￿山西「犧盟會」方面的。

  考慮到國共兩黨在抗戰中的統一戰線關係,晉察冀邊區臨時行政委員會的成立,還得到了國民黨第二戰區的同意,並報國民黨中央政府批准。說起這一段,還有一個插曲哩!為成立邊區臨時行政委員會,由宋劭文出面,連續給閻錫山發了七個電報,閻錫山一直不作答覆。胡仁奎對閻錫山的心思摸得比較准,他問宋劭文:「電報是怎麼寫的?」宋劭文說:「我講這樣做有利於抗日,有利於大局。」胡仁奎搖搖頭說:「怪不得,閻錫山不答覆,他對這一套不感興趣,依我看,你得講對山西有利,可以擴大山西的地盤,擴展到河北和察哈爾去。」宋劭文在重新修改電報時,加上了對山西有利這樣的內容,還提到九個委員中山西方面的人就占了多一半。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邊區九個委員中有五個與山西有關(宋劭文、胡仁奎、劉奠基、李傑庸、婁凝先)。果然,閻錫山複電很快,表示同意,並說已由他的秘書長電告中央政府行政院,進行備案。過了一段時間,行政院長孔祥熙還派人來到邊區,進行聯絡。為了使抗戰工作順利進行,也只好這樣做。邊區政府雖然爭取到閻錫山的同意,但也不能過分指望他們,大片國土都讓他們丟光了,他能給你什麼支持?同時,他那個牌子也並不香。要使邊區政府真正能起作用,還得靠我們自己努力。

  對於成立晉察冀邊區政府,在我們黨內,也有人持反對態度。當時負責中共中央長江局工作的王明,就極力反對成立晉察冀邊區政府。一九三八年一月二十八日,他曾以「長江局」的名義致電中共中央書記處和八路軍總部,反對成立邊區政府,聲稱晉察冀這樣做會「刺激」國民黨,「對全國統一戰線工作,將發生不良影響」。這個原來推行「左」傾冒險主義的王明,在民族危亡關頭,一下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又跌入了右傾投降主義的泥坑。他的無理態度,理所當然地受到了黨中央的拒絕和批評。

  晉察冀邊區政府的成立,是我們黨正確地執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全邊區政權系統、政策法令得到了統一。有了政策法令的依據,老百姓就可以照這些去辦,社會秩序開始穩定下來。老百姓是信服統一的抗日政府的,有了政府,他們就覺得有了靠山,什麼事情,都通過政府來解決。

  邊區政府成立後,制定和實行了統一的政策。財政方面,由原來合理負擔原則下各自籌糧籌款,改為「統籌統支」制度。這個條例是很重要的,不能軍隊在這裡也籌款,在那裡也籌款,那就把群眾搞亂了,必須實行財政的統籌統支。一九三八年三月,成立了晉察冀邊區銀行,發行了邊幣。全邊區一切脫離生產的工作人員,一律按供給制待遇,大家都過著一樣的戰時艱苦生活。在農業建設方面,公佈了《墾荒暫行條例》,制定了《興辦農田水利暫行辦法》。在抗戰勤務方面,改善了支差的混亂現象,公佈了代雇車騾辦法、徵用人畜辦法,建立了軍用代辦所管理戰爭勤務。

  在党的領導下,邊區軍、政、民各方面,既有密切的聯繫,又有嚴格的分工。党的領導作用,集中表現在對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具體執行上。軍、政、民各方面,又各有自己的工作範圍。這種党領導下的軍、政、民各方面一盤棋的組織結構,就是党的統一領導的表現。就我個人來講,我雖然兼任邊區黨、政、軍三方面的領導工作,但是,始終注意不去包辦代替。有一回,國民黨行政院院長孔祥熙派聯絡員到邊區來,要求同我商量關於邊區政權工作的事情。我雖然是邊區政府的委員,但是,政權方面的工作主要由邊區政府宋劭文主任負責。所以,當聯絡員提出要見我的時候,我請他到邊區政府同宋劭文主任商量。後來,他們給我轉送來兩支鋼筆,上面還刻著「孔祥熙贈」的字樣。

  我一直沒有在邊區政府辦公。邊區政府由宋劭文和胡仁奎、張蘇他們主持,政府的工作,都由他們出面來搞,我不隨隨便便做什麼決定。當然,重大的問題需要大家一起開會商量,我作為邊區政府委員之一,當然要發表意見。

  晉察冀邊區政府的成立,使我們在華北堅持敵後抗戰有了一個堅強的依靠。邊區數十縣的人民,獲得了政治上的領導,重新得到政府的關懷和愛護。邊區政府成立之後,逐漸結束了各地群眾團體、各級「動委會」和「救國會」等機構在過渡時期代替政權的現象,建立了統一的地方政權。它的政治影響,大大超過了邊區的界限,使邊區政府的政令實施,甚至擴及到敵偽所統治的區域去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