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聶榮臻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四三


  與此同時,一師在龍溪回龍壩渡口組織強渡;稍晚半天,也成功了。一師一團任前衛,一月二日上午,指戰員不顧風雨交加,趕到了大烏江渡口。團長楊得志,政委黎林同志親自到渡口指揮。前衛營為一營,營長是孫繼先同志。前衛營一踏進河灘,守在對岸敵人的一個團就向我前衛營開火。楊得志同志立即組織火力壓制敵人。幾發炮彈就將敵人一座用破廟改成的據點轟飛到半空中去了。此處江面只有一百來米寬,可是兩岸也是懸崖陡壁。沒有渡河工具,別說木船沒有,就是木槳都被敵人早搜走了。他們紮制竹排,組織了八名泅水的勇士乘暗夜偷渡,因為風急浪高,竹排被沖到下游,很多同志都落水了,沒有成功。隨後再接再厲,組織了十幾名勇士,選擇下游水勢較緩的地方強渡,成功了。第二天上午十一時,一團勝利地渡過烏江。浮橋也搭成功了。我隨一師,渡過烏江,就向循潭進發,湄潭城外是開闊地,沒有敵軍防守,我們就順利地佔領了湄潭。後繼部隊也陸續安全地渡過了烏江。

  §打開遵義,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

  渡湘江之後,我的腳化膿了,住在一家壯族老百姓家裡,由前面提到的那個外號叫戴鬍子的醫生給我開了刀。這樣,我行軍就得坐擔架。坐擔架行軍,對頻繁作戰的軍團來說,不免增加累贅。於是,我有時就跟著中央軍委縱隊行動。

  坐擔架給了我思考問題的機會。顯然,自從一九三一年一月,我黨召開六屆四中全會以來,王明躍居中央最高領導的地位(當時名義上的總書記仍是向忠發)之後,王明路線越來越占上風。王明這個人,大革命時期在武漢我就認識他。他那時給共產國際派來的米夫當翻譯。此人愛誇誇其談,傲慢得很,教條氣十足,我那時就討厭他。但從路線上認識他,也經歷了一個過程。從白區到中央根據地,越是深入群眾,深入實際,就越是感到王明等人推行的這條路線是錯誤的。逐步形成了我的堅定認識:只要毛澤東同志的主張得勢,革命就大發展,反過來,如果王明路線占上風,革命就受挫折,紅軍和根據地老百姓就遭殃。事實都是擺在那裡的。中央根據地三次反「圍剿」以前,紅軍幾乎是連戰皆捷,根據地得到大發展。到第四次反「圍剿」,運用毛澤東同志的戰略戰術,仍然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可是,第五次反「圍剿」就不行了。第五次反「圍剿」固然敵情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從對敵鬥爭來說,根本問題還是個領導問題,路線問題。一九三三年初,臨時黨中央從上海遷到了中央根據地,軍事顧問李德一九三三年九月也進了根據地,一切指導思想,戰略方針都變得一反常態,變得特別「左」,特別不切實際。尤其是一九三四年六屆五中全會以後,王明「左」傾路線在中央根據地佔據統治地位,毛澤東同志在中央已經幾乎沒有發言權。「左」傾冒險主義者甚至胡說,第五次反「圍剿」的鬥爭「即是爭取中國革命完全勝利的鬥爭」。他們胡搞八搞,使紅軍蒙受巨大損失。渡過湘江,中央紅軍只剩下三萬多人。這都使我深為焦慮不安。

  我躺在擔架上冥思苦想,為什麼不能讓毛澤東同志出來領導?黎平會議雖然開始轉變了我軍戰略方向,不再往敵人佈置好的口袋裡鑽了,但領導問題不解決,我軍就難以徹底地由被動變為主動。這不只是我個人思考的問題,也是當時廣大紅軍指戰員思考的問題。這些問題已經提到中國革命的議事日程了!後來知道,由於從湘南起,毛澤東同志對李德以及博古同志的錯誤做法不斷有所鬥爭,為了解決黨內意見分歧,黎平政治局會議已經決定在適當時候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以便審查黎平會議的決定和總結第五次反「圍剿」以及長征以來軍事指揮上的經驗教訓。

  那時,王稼祥同志(總政治部主任)因為在中央根據地第四次反「圍剿」後,被飛機炸傷,也坐擔架,我們就經常在一起交換意見。認為:事實證明,博古、李德等人不行,必須改組領導。王稼祥同志提出,應該讓毛澤東同志出來領導,我說我完全贊成,我也有這個想法。而這個問題,勢必要在一次高級會議上才能解決。

  一九三五年一月初,我軍渡過烏江,接著打開遵義,為召開這樣一次會議創造了條件。打遵義,二師六團是攻城部隊。渡過烏江以後,六團團長朱水秋、代理政委王集成同志就接受了攻取遵義的戰鬥任務。他們把一切攻堅的準備工作都做好了。這時,總參謀長劉伯承同志趕到了他們部隊,他當時對幹部講:「現在,我們的日子是比較艱難的。既要求仗打得好,又要傷亡少,還要節省子彈。這就需要多用點智慧羅!」後來隨著情況的發展,這次攻打遵義的戰鬥,實際上變成一次智取遵義的戰鬥。

  一月六日,六團離遵義還有半日行程。偵察員來報告說:離遵義三十裡地,有敵人的一個外圍據點。劉伯承同志指示六團:要先殲滅這股敵人,而且要保證不准有一個漏網;否則就會影響打遵義。於是當日下午三點,六團一營就以迅雷般的動作,冒雨對這個據點展開了奇襲,全殲了這股敵人,果然做到了無一漏網。並立即對俘虜兵做好了爭取工作。由一營營長曾寶堂帶著團偵察排,全部換成俘虜的衣服,化裝成敵軍,由俘虜兵帶路,全團跟在他們之後,向遵義前進。當時六團做了兩手準備。爭取詐開城門;如詐不開城門,就強攻上去。結果敵人真以為是從外圍據點敗退回來的自己人。一月七日淩晨我們二師進了遵義城,取得了智取遵義的勝利。

  打開遵義以後,我隨軍團部緊跟二師進了遵義城。遵義是黔北的首府,是貴州第二大名城。這裡是黔北各種土產的集散地,是漢苗黎各族商旅雲集之所,市面十分繁華,既有新城,又有老城,一條河流從中間穿過,是紅軍長征以來所經過的第一座繁華的中等城市。我和劉伯承總參謀長步入這座城市時,看到二師的部隊已經在準備宿營了。這可不行,軍委命令我們,乘勝追擊由北門逃跑的黔敵三個團,直到佔領婁山關、桐梓,就是說任務還很重!六團昨天是比較疲勞了,四團這個主力團還未怎麼使用哩。於是我們與二師領導商定,使用四團為先頭追擊部隊。

  當劉伯承參謀長給四團明確任務,要他們立即出發去佔領婁山關和桐梓時,他們雖然滿口答應,卻可以看出面有難色。這也不難理解,他們剛到遵義城,屁股還沒有坐熱又要出發了,政治思想工作的確難做哩。

  我對四團政委說:「楊成武同志,你是政委,要向同志們說清楚:任務緊急,不能在遵義停留。早飯也不能在這裡吃,到路上去吃乾糧,完成任務後,再爭取時間好好休息。」

  楊成武和該團團長耿飆都一致保證堅決完成任務。立即吹集合號,把部隊集合好就出發了。四團朝著去四川的孔道、兵家必爭之地的婁山關前進。一九三五年一月十日,四團快進到婁山關時,他們偷聽敵人的電話,知道了敵人在婁山關一帶的部署,就派了一支部隊,從板橋鎮繞小路插到了婁山關的側後,攻佔了婁山關。緊接著又打開桐梓縣城。一軍團的部隊集結在桐梓一帶休整。少共國際師即第十五師,這時撤銷番號併入了一軍團。這之後,四團又向前伸,先佔領了牛欄關,十四日在新站與敵人遭遇,擊潰敵人兩個團,乘勝追擊,十六日又佔領了松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