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
中蘇論戰(6) |
|
三月上半月,在劉少奇二月二十五日在中央工作會議上的報告基礎上,由毛澤東和幾位常委共同修改,形成了一個指導性的文件,題為《關於反對現代修正主義的鬥爭問題》。這個文件表明,在中蘇論戰的強烈影響下,中國的國內工作和國際鬥爭,逐步走上以反修防修為中心的軌道。 三月九日,中共中央發出對蘇共中央二月二十一日來信的覆信,贊成停止公開論戰,舉行兩黨會談,宣佈從三月九日起,暫時停止發表論戰文章。中蘇兩黨會談的準備工作正式啟動。就在準備工作抓緊進行當中,三月三十日,蘇共中央又致信中共中央,詳細地提出了蘇共關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總路線問題,並且建議以他們來信中關於這個問題所闡述的一系列觀點作為中蘇兩黨會談的基礎。四月二日,這封信通過蘇聯駐華大使契爾沃年科當面交給了周恩來和鄧小平。 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和中共中央決定,既然蘇共中央在來信中明確提出了總路線的問題,我們就要起草一封覆信,全面闡明中國共產黨對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總路線的基本觀點。四月四日,中央書記處討論了起草覆信的問題。從此,中蘇兩黨會談的準備工作,就轉向起草關於國際共運總路線的覆信。 幾個月以後,鄧小平談到關於中央作出這個決定的時候說:「我們得感謝他們的來信。因為他們的來信給我們出了個題目,給了我們一個啟發,我們感覺到確實需要解決總路線的問題了。」⑦ 這封覆信的起草工作相當艱難。據主持這項工作的鄧小平講:「這個文件,恐怕是搞文件以來最費力的一篇東西。⑧」他不久又說:「我們這篇覆信從那個時候就開始動手寫了,一直搞到現在,將近七十天。這個文件,常委很多同志親自參加,主席親自參加,少奇同志親自參加,北京也平行作業。總理主持開小組會修改。」⑨ 覆信先在北京起草,逐漸形成共二十條的一個比較成熟的提綱,在這個基礎上寫出初稿。 四月七日,毛澤東離開北京,前往杭州、上海等地。 四月十七日晨四時,毛澤東在杭州批示秘書林克,請鄧小平、康生、陸定一、陳伯達四同志于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來杭州,討論對蘇覆信。 四月二十一日,鄧小平等四人來到杭州。毛澤東在杭州、上海多次主持討論覆信稿。周恩來陪同外賓到上海時,也參加了部分討論。 在毛澤東主持下經過集體討論後,四月二十七日鄧小平在北京主持召開中央書記處會議,討論和修改了一次。以後又經過多次修改。 從五月二日到十二日這個期間,毛澤東在杭州主持起草《關於目前農村工作中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即「前十條」),召開了一個小型會議,討論這個決定草案。他的精力主要放到那上面了。待會議結束後,又集中精力修改覆信稿。 在五月十九日稿上,毛澤東增寫了兩段內容。一處是在講和平共處政策的地方,寫道:「因為在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之間實行和平共處,根本不允許也完全不可能觸動共處國家的社會制度的一根毫毛,而階級鬥爭,民族解放鬥爭,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那些都是為了改變社會制度的激烈的你死我活的革命鬥爭,這是另一回事,同和平共處是風馬牛不相及的。」(這段話後來又作過補充。)另一處是在講應當有一個什麼樣的無產階級政黨的地方,寫道:「如果不是自己能夠思索、能夠自己動腦筋,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工作,深知本國各階級的準確動向,善於應用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本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而只是人云亦云,不加分析地照抄外國經驗,跟著外國某些人的指揮棒團團打轉,那就是修正主義和教條主義樣樣都有,成為一個大雜燴,而單單沒有馬列主義原則性的黨」。⑩ 在五月二十一日稿上,毛澤東又作了修改,主要是一些文字上的潤色和增補。 對六月五日稿,毛澤東作最後一次修改,把覆信的題目正式定名為「關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總路線的建議(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對於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一九六三年三月三十日來信的覆信)」。 ⑦鄧小平同藏原惟人的第二次談話記錄,1963年8月3日。 ⑧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13次會議上的講話記錄,1963年6月12日。 ⑨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13次會議上的講話記錄,1963年6月12日。 ⑩毛澤東對中共中央給蘇共中央覆信稿的修改,手稿,1963年5月。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