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
中蘇論戰(5) |
|
二月十五日,毛澤東批示陳伯達:「請再打清樣,送給我看。」① 十五日下午,陳伯達將毛改稿的清樣送來。毛澤東把第二部分的標題改為「這一次各國共產黨人大爭論的性質是什麼?」次日早晨在寫給陳伯達的批語裡關切地問道:「以下各章改的情況如何?請打清樣即送我看。」② 十七日,陳伯達送來了第八部分(最後一部分)的初稿。毛澤東又加寫了一大段話,著重剖析一種現象,就是給別人扣上「教條主義者」、「宗派主義者」、「分裂主義者」、「民族主義者」、「托洛茨基主義者」的帽子的人,卻懼怕別人的答辯文章,嚴密封鎖。其中有這樣一段話:「你們既然肯定我們的文章是錯誤的,何不將這些錯誤文章通通發表出來,然後,逐條予以批駁,以便在你們自己國內的人民中間能夠引起痛恨,痛恨那些被你們稱之為教條主義、宗派主義、反馬克思主義的邪魔外道呢?你們為什麼不敢這樣做呢?為什麼要封鎖得鐵桶一般呢?你們怕鬼。一個『教條主義』亦即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巨大幽靈在全世界徘徊著,這個幽靈威脅著你們。你們不信任人民,人民不信任你們,你們脫離群眾,所以你們害怕真理,害怕的情況達到那樣可笑的程度。先生們,朋友們,同志們,好樣的,站出來,在全國全世界人民面前公開辯論,雙方互登對方一切批評自己的文章。我們希望你們學習我們的榜樣,我們就是這樣做的。我們敢於全部全文地登載你們的東西。在登載你們一切痛駡我們的『偉大』作品以後,然後逐條地或者扼要地駁斥你們,當作我們的回答。有時我們只登載你們的錯誤文章,我們一個字也不作回答,讓讀者們自己去思考。③」毛澤東對這場論戰充滿自信,表現出中國共產黨人道理在手、以理服人的雄渾氣勢和魄力,這種氣勢和魄力加上犀利的筆鋒、雄辯的邏輯,使得中國共產黨在這場論戰中屢占上風。 過了一天,毛澤東對第八部分又作了一次修改。他改用《共產黨宣言》結尾的口號「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作為這部分的小標題。並以三句口號作為全文的結束:「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一切被壓迫人民和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一切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團結起來!④」這樣就更增強了這篇文章在當時的震撼力和號召力。 二月二十日上午,毛澤東最後審閱了引文和第八部分。他在批語中,寫了少有的滿意評價:「改得很好,很完整,再也沒有遺憾了。」⑤ 《再論陶裡亞蒂同志同我們的分歧》這一長篇文章,是自一九六〇年四月發表《列寧主義萬歲》等三篇文章以來,最為系統也最有分量的理論文章,全面闡明了中國共產黨在那個時期對時代主題和國際局勢的基本看法,以及對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一些重大理論問題的基本看法。名義上是批駁陶裡亞蒂,鋒芒所向實際上是對著赫魯曉夫等人。 文章一共討論了七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這一次各國共產黨人大爭論的性質是什麼」?文章認為:目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正在理論問題、根本路線問題和政策問題上展開一場大規模的論戰。論戰中的思潮,歸根到底,一種是革命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潮,一種是反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潮。當前這場爭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同現代修正主義者的國際規模的論戰。 第二個問題是關於當代世界的矛盾。文章重申了毛澤東在一九四六年同美國記者斯特朗談話中提出的「中間地帶」理論,列舉了十六年來世界形勢的重要變化,指出:「美帝國主義者的奴役政策同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矛盾,美帝國主義者向全世界的擴張政策同其他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矛盾的焦點。這種矛盾,特別表現為美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同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國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之間的矛盾,表現為新老殖民主義者之間爭奪這些地區的矛盾。」 第三個問題是關於戰爭與和平。文章重申列寧關於戰爭與和平的基本原理和「戰爭是政治的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的論斷,提出:「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主張依靠社會主義國家力量的團結和發展,依靠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的鬥爭,依靠國際無產階級的鬥爭,依靠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的鬥爭,來保衛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戰爭。」 第四個問題是關於國家與革命。文章重申馬克思、恩格斯根據一八四八年到一八五一年經驗和一八七一年巴黎公社經驗總結出來的關於摧毀資產階級國家機器和用什麼代替被摧毀的國家機器的有關論述,重申列寧提出並為俄國十月革命證實了的無產階級戰略原則,著重批駁了「結構改革論」,實際上是批駁蘇共二十大提出的「和平過渡」理論。 第五個問題是關於「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文章重申毛澤東關於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論斷,強調要「敢於藐視敵人,敢於鬥爭,敢於勝利」,反對「畏懼敵人,不敢鬥爭,不敢勝利」的改良主義或投降主義思想。 第六個問題是關於反對現代修正主義。文章闡明如何正確地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如何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和本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如何正確地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等問題,認為「現代修正主義是國際工人運動中的主要危險」,並試圖劃清同修正主義和教條主義的界限。 第七個問題是關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內部團結。文章重申一月二十七日《人民日報》社論的基本論點,強調在莫斯科宣言和莫斯科聲明基礎上的團結。 這篇文章在中蘇論戰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其中許多觀點,是多年逐步形成的,可以說是對中蘇兩黨分歧和爭論的一個初步總結。這些觀點,後來都被吸收到中國共產黨《關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總路線的建議》中,而且進一步地理論化和系統化。 三月八日,發表了第七篇答辯文章:人民日報社論《評美國共產黨聲明》。 從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到一九六三年三月八日,作為第一輪論戰,中國共產黨先後共發表七篇答辯文章。這些文章都沒有對蘇共領導人進行指名道姓的批評,以留有餘地。 七篇答辯文章發表以後,中蘇兩黨之間的論戰暫時平息了下來。這是雙方準備下一輪兩黨會談的共同需要。實際上,這種暫時的寧靜,又在醞釀和準備著更加激烈的一輪爭論。 還在一九六三年三月初《再論陶裡亞蒂同志同我們的分歧》一文剛剛發表不久,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就在考慮如何進行中蘇兩黨會談的問題。 在三月五日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百一十一次會議上,鄧小平傳達了毛澤東的意見。他說:在主席那裡談,還有個想法,就是如果兩黨會談、起草委員會會議在莫斯科開,我們就提出國際會議在北京召開。反之,如果國際會議在莫斯科開,兩黨會談、起草委員會會議就在北京開。這個問題,將來兩黨會談再說。劉少奇提出:兩黨會談,一次可能談不好。可能去兩個禮拜、三個禮拜談不完,然後第二階段到北京來談。可以輪流談嘛。⑥ ①毛澤東對《再論陶裡亞蒂同志同我們的分歧》修改稿的批語,手稿,1963年2月15日。 ②毛澤東對《再論陶裡亞蒂同志同我們的分歧》修改稿的批語,手稿,1963年2月16日。 ③毛澤東對《再論陶裡亞蒂同志同我們的分歧》的修改稿,手稿,1963年2月。 ④毛澤東對《再論陶裡亞蒂同志同我們的分歧》的修改稿,手稿,1963年2月。 ⑤毛澤東對《再論陶裡亞蒂同志同我們的分歧》的批語,手稿,1963年2月20日。 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11次會議記錄,1963年3月5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