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14) |
|
毛澤東沒有在全體會上講話,在中央常委擴大會議上講了幾次話。關於經濟形勢,他認為,問題暴露出來了,將走向反面,現在是退到穀底了,形勢到了今年,是一天天向上升了。達於極點,天下大亂,要轉向治了。困難是暫時的,會逐步好轉的。我們碰了釘子,有了經驗,這是最寶貴的,現在向好的方面轉化了。他說:「這次會議搞了幾個好文件,如《工業七十條》、《高教六十條》等,證明我們的經驗比較多了。」① 毛澤東認為,經濟形勢一九六一年到了穀底,從此一天一天向上。這是他對經濟形勢的基本估計,並且一直堅持這個估計。後來在這個問題上黨內發生過分歧。 這次廬山會議的氣氛同第一次廬山會議迥然不同,總的說大家的心情比較輕鬆,也比較敢於批評和議論工作中的問題和失誤。會議中間有些不同意見的爭論,也有過批評,但都屬正常的討論。 毛澤東的心情也比較輕鬆,有閑遊覽廬山含鄱口、仙人洞等名勝。九月九日,賦詩一首《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仙人洞,在廬山佛手岩下,牯嶺之西,高約兩丈,深廣各三四丈,傳說為唐朝仙人呂洞賓所居,因而得名。凡遊廬山者,大都要到此一遊。 這首詩既是寫景,更是抒情,寫景是為了抒情。「亂雲飛渡仍從容」,「無限風光在險峰」,這些含有哲理的詩句,相當深刻地反映了毛澤東的精神世界,也可以說是他那不平凡經歷的藝術概括。 九月十六日,會議閉幕那天,毛澤東又書寫李白《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一詩中的四句,贈廬山管理局黨委諸同志:「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這很能反映此時此刻的毛澤東是怎樣的一種心情。 中央工作會議結束後,毛澤東離開廬山,九月二十一日到了武昌,準備在那裡會見蒙哥馬利元帥。這是他們第二次相見,也算是老朋友了。 二十三日下午,他們在武昌東湖第一次談話,然後共進晚餐。二十四日上午第二次談話,仍在東湖,並共進午餐。下午,毛澤東約蒙哥馬利游泳,蒙哥馬利不會游泳,坐在船上觀看。上岸後,毛澤東到蒙哥馬利住處勝利飯店,同他進行第三次談話。蒙哥馬利見毛澤東喜歡抽煙,送給一盒三五牌英國香煙。毛澤東則書寫他在一九五六年六月第一次游長江時寫的《水調歌頭·游泳》一詞,回贈蒙哥馬利。 蒙哥馬利向毛澤東提了兩個問題:「主席對解放十二年後的中國的看法如何?以及主席現在考慮的是哪些問題?」毛澤東說:「我們對搞社會主義沒有經驗,包括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要取得經驗需要一個過程。我們過去搞反帝反封建,或者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也沒有經驗,後來才有了經驗。我們搞社會主義,情況也大體相同。」毛澤東向蒙哥馬利大致地介紹了中國民主革命(包括孫中山領導的革命)的情況。 蒙哥馬利又問:「在一九四九年,你們所面對的問題主要是什麼?主席當時主要考慮的是哪些頭痛的問題?」毛澤東說:「一九四九年,全國很困難,首先是恢復經濟的問題。那時候,革命的性質由民主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蒙哥馬利進一步提問:「當時按照輕重緩急來說,哪些問題占首要地位?」毛澤東說:「首先必須解決土地問題;還有經濟恢復問題,其中包括工業;掃除帝國主義的殘餘問題。就是這些問題。怎麼幹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我們沒有幹過,沒有經驗。過去那一套我們會辦的事情沒有了。要辦的是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而我們沒有經驗。」 蒙哥馬利又問:「主席能否告訴我,在什麼時候你們才開始看到『黎明』?」毛澤東回答十分乾脆:「一開始就看到了。」蒙:「我用的是一句英國成語,意思是在什麼時候你們才感到前途明朗了,找到一條道路了?」毛:「對我們來說,前途一直是明朗的,至於道路,那是人走出來的。小路是人走出來的,大路也是人開闢出來的。逐步取得經驗,逐步看到光明。」蒙:「我想,那個過程就好比在一條黑暗的隧道裡摸索,只能看到隧道出口處的一點亮光。在摸索前進的過程中,你們什麼時候才開始感到走上了正確的道路。」毛:「沒有那麼黑暗。大局是光明的,但是擺在面前的困難很多,遇到許多過去沒有遇到的事,如一九五四年這裡的大水災,漢口都幾乎淹掉了。還有最近幾年的大旱。」 毛澤東說:「你問我對中國怎麼看法。我要說,我對前途樂觀。對於搞社會主義,我們已積累了十二年的經驗。……我們搞經濟的經驗還不很充分。同英國相比,我們還沒有像你們那樣會辦工廠的經驗。」蒙哥馬利問,一九四九年著手恢復經濟的時候,有沒有足夠數量有能力的人。毛說,根本沒有。蒙說,但你們得到蘇聯的技術幫助。毛澤東說:「我們第一靠國民黨留下來的工程師、知識分子、技術工人,第二靠蘇聯幫助。我們講蘇聯幫助,指的是新建的工廠,上海就沒有靠蘇聯,蘇聯專家沒有去過,全部是靠國民黨留下來的人,辦學校也要靠國民黨留下來的人,我們自己沒有大學教授。我們連唱戲也不會,要靠國民黨留下來的人。這批人對我們來說是寶貝。」 毛澤東回答蒙哥馬利提出的第二個問題。他說:「你問我的第二個問題,我主要考慮的有哪些問題?首先是國內問題,其次才是國際問題。」蒙:「你說的國內問題是哪些?是不是關於糧食問題,住房問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問題?」毛:「就是這些,無非是人民的吃飯、穿衣、住房、走路、生活用品。」 在談到革命問題的時候,蒙哥馬利說:「中國革命勝利已經十二年了。你們做了很多工作,但不可能在十二年內把兩千年遺留下來的暴虐一掃而光。」毛澤東說:「對,多少還要遺留下去。」蒙:「你們的工作做得不錯。」毛:「做了一點,還不夠,要有幾十年到一百年的時間,比如五十年到一百年。一個世紀不算長。你們英國的發展用了兩三個世紀。」蒙:「你們在十二年內所做的工作就已經很可觀了。各方面都在行動,人民對祖國感到自豪。再過五十年,你們就應該很不錯了。」毛:「可能好一點。但是我看不到共產主義了。」 共進午餐之後,繼續談話。蒙哥馬利說想跟毛澤東談談三原則問題。所謂三原則,就是「一個中國,兩個德國,各國把武裝部隊撤回各自的國土。」他說,在德國和中國問題上,西方完全缺乏常識。西方的人民越來越強烈地要求一個和平的世界,但除非各國把武裝部隊撤回各自的國土上,就不可能有一個和平的世界。他說,這三個原則,多年來都單獨提過,這一次要一攬子提出。毛澤東表示支持,說「提得對,提得好」。② 在第二次會見中,蒙哥馬利問毛澤東的繼承人是誰。毛澤東說:「很清楚,是劉少奇,他是我們黨的第一副主席。我死後,就是他。」蒙問:「劉少奇之後是周恩來嗎?」毛:「劉少奇之後的事我不管。」 蒙哥馬利又問毛澤東對核武器怎麼看。毛澤東說:「我對核武器不感興趣。這個東西是不會用的,越造得多,核戰爭就越打不起來。要打還是用常規武器打。打常規武器還可以講點軍事藝術,什麼戰略、戰術,指揮官可以臨時按照情況有所變化。用核武器的戰爭就是按電鈕,幾下子就打完了。」蒙:「劉主席告訴我,因為美國、英國、法國、蘇聯都有,你們也要搞一點。」毛:「是,準備搞一點。哪年搞出來,我不知道。美國有那麼多,是十個指頭。我們即使搞出來,也只是一個指頭。這是嚇人的東西,費錢多,沒有用。」③ 第三次談話是在毛澤東游長江上岸之後,游泳便成為賓主之間的一個話題。蒙哥馬利問毛澤東:「為什麼不去游泳池裡遊?」毛澤東說:「哪裡能修那麼多游泳池,要利用江水河水。長江就等於幾萬個游泳池,多遊幾次膽子就放大了。」然後又問蒙哥馬利,英吉利海峽有多少公里寬?水有沒有長江這麼急?他還說,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一大河,想去遊一次,還有亞馬遜河,不過恐怕不好遊,太熱。④ 游泳,是毛澤東的一種特殊愛好。他特別喜歡到大江大河大海中去游泳。全國幾條著名的大江,長江、湘江、珠江、邕江、錢塘江都遊過了;黃河想游而沒有游成。在他的詞作中,以游泳為主題的就有兩首。在海裡游泳,他更喜歡有狂風巨浪的天氣。與大自然挑戰,對他來說好像是一種滿足。他從一九五四年第一次在北戴河游泳之後,年年游泳,幾乎沒有間斷過。一九七四年在長沙,當時已是重病纏身,走路都要由人攙扶,但到游泳池一下水,卻又恢復了那種自如的體態,看不出是一個重病人。那是他一生中最後一次游泳。 第二次廬山會議雖然主要討論工業等方面的問題,但毛澤東著重關心和注意的仍在農業方面,在「六十條」。他在會議期間也批示印發過工業等方面的材料,如陳伯達、田家英率領的天津調查組關於工業問題的調查報告等,但都沒有寫批語。寫批語的只有一個材料,那就是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關於各地貫徹執行「六十條」的情況簡報。批語寫道:「此件很好,印發各同志。並帶回去,印發省、市、區黨委一級的委員同志們,開一次省委擴大會,有地委同志參加,對此件第二部分所提出的十個問題,⑤作一次認真的解決。時間越早越好,以便在秋收、秋耕、秋種和秋收分配時間,政策實行兌現,爭取明年豐收。」⑥毛澤東後來一直稱讚這個文件。 毛澤東在第二次廬山會議的第一天,同各大區第一書記談話時,曾講到,不要迷信廣州會議、北京會議搞了一套,認為徹底解決問題了;不要以為有了一個「六十條」,一切問題都解決了。是這樣的。在他看來,至少基本核算單位問題,「六十條」就沒有解決,而他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念念不忘。九月二十一日到武昌,同王任重又談到這個問題。據王任重九月二十六日的日記記載:「二十一日主席到了武昌,下午我去看了他,除了談災情以外,著重談了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的問題。主席是主張生產隊核算的。二十二日下午又找我去談了這個問題。」「二十三日晚給主席送了關於生產隊改為(基本)核算單位的三份材料。二十四日午後,主席對我說:按照這兩份材料辦就很好,沒有話說。主席接見了書記處書記和地委第一書記,主席表示了他的看法。」⑦ ①王任重日記,1961年。 ②毛澤東同蒙哥馬利的談話記錄,1961年9月23日。 ③毛澤東同蒙哥馬利的談話記錄,1961年9月24日上午。 ④毛澤東同蒙哥馬利的談話記錄,1961年9月24日下午。 ⑤十個問題,指(一)許多地方群眾留糧和國家徵購的數字都不能落實。(二)退賠普遍不徹底。(三)一部分地區沒有按規定給社員留足自留地。(四)平均主義思想依然存在。(五)在生產力破壞嚴重的地區,相當一部分幹部和群眾對集體生產喪失信心,以致發展致到「按勞分田」、「包產到戶」、「分口糧田」等。(以經營管理方面出出了一些錯誤做法。(七)有的地方在分社、分隊中,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八)在改造三類社、隊中,錯排隊、錯劃成分、幹部處分面過寬等問題,也未處理。(九)幹部思想認識和作風上的問題還很多。(十)群眾對「六十條」熱烈擁護,但普遍存在怕變的心理。 ⑥毛澤東對各地貫徹執行農業六十條情況簡報的批語,手稿,1961年9月6日。 ⑦王任重日記,1961年。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