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7) |
|
兩種平均主義的提法,是對人民公社體制和分配弊端的重要概括。此前,毛澤東在二月六日杭州談話中,繼而又在二月十一日、十二日長沙談話中,多次提出反對平均主義的問題,指出在一個基本核算單位裡,生產小隊有富、中、貧之分,統一分配,就是搞平均主義,群眾就不滿意。廣東調查組得知毛澤東的談話內容後,表示同意毛澤東關於把生產小隊一律改稱生產隊,生產隊一律改稱生產大隊的意見。陳伯達在二月十九日報送毛澤東的《廣東農村人民公社幾個生產隊調查紀要》中說:「我們同意主席的意見,把現在所稱的『生產小隊』,一律改稱生產隊。現在的基本核算單位,有的地方叫做生產大隊,有的地方叫做生產隊,有的地方叫做管理區,以後也一律改稱生產大隊。」「現在有的生產大隊把富村和窮村勉強地合在一起,作為一個基本核算單位,原來收入較多的社員意見很多,可以根據不同的經濟條件、自然條件和群眾意見,劃分為不同的基本核算單位。」③廣東調查組調查的結果,同毛澤東的意見是完全一致的。同時,《調查紀要》提出:「公社各級的關係,在解決了自上而下的刮『共產風』問題以後,似乎應當注意更適當地解決隊與隊之間、社員與社員之間在分配問題上的某些平均主義。」廣東調查組的這個意見,受到毛澤東的重視。他明確而完整地提出了兩個平均主義的問題。這個問題成為即將召開的廣州中央工作會議的指導思想,也是制定人民公社工作條例的指導思想。毛澤東對人民公社的認識,正沿著糾「左」的方向繼續發展。 毛澤東指定,工作條例起草工作,陶鑄掛帥,陳伯達為副帥,廖魯言、田家英執筆。要求三月十日寫出初稿。 三月五日,毛澤東在廣東省委三號樓,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出席會議的有:周恩來、朱德、林彪、鄧小平、彭真、陳伯達、胡喬木、陶鑄。由周恩來彙報工業生產和市場供應等情況,毛澤東著重談了人民公社體制問題。 會議開始時,毛澤東講了一段話,回顧鄭州會議以來的這一段歷史,帶有反思和總結的性質。他說: 「在廬山會議之前,我們對情況的瞭解還是比較清楚的,但在廬山會議之後就不大清楚了。因為廬山會議之後一反右,有人講真實話,講困難,講存在的問題,講客觀實際情況等等,都被認為是右的東西。結果造成一種空氣,不敢講真實情況了。相反就產生了另外一種情緒,不講實際了,例如河南本來糧食產量只有二百四十億斤,他們說有五百多億斤,這都是反右反出來的。右是要反的,也不得不反,不反,對我們工作就不利。廬山會議是要反右的,但是接著就在群眾中反右,這就壞了。鄭州會議的召開,是為了反『左』。凡是貫徹鄭州會議精神比較徹底的省,工作就比較實一些。從三月到六月只反了四個月的『左』,如果繼續反下去,那就好了。誰知道彭德懷在中間插了一手,我們就反右。右是應該反的,反右是正確的。但是帶來一個高估產、高徵購、高分配。這個教訓值得我們吸取,這件事也教育了我們,反『左』中間插了一個反右,在群眾中間一反,結果就反出一個浮誇風。廬山會議反右這股風把我們原來的反『左』割斷了。」 「看來十二條下去以後,現在我們比較摸底了,糧食產量也落實了。去年北戴河會議以後,各省都注意安排生活了,那時就提出低標準、瓜菜代的方針。可是有些省就抓遲了,如安徽就抓遲了,山東就抓遲了,河南就抓遲了,甘肅就更抓得遲了,結果問題就多。這些省都抓得太晚了,對自己本省的問題估計不足。」 「反革命復辟、掌權,這也是一個經驗教訓。」 「還有幾千萬人搞工業,是個大問題。」 說到這裡,毛澤東問周恩來,今年的鋼產量能不能搞到去年的水平。 周恩來接著彙報鋼、煤的生產情況和市場供應問題。正在彙報中間,毛澤東突然轉到食堂問題:食堂可以搞多種多樣,有長期的;還可以辦農忙食堂;另外一些人可以讓他去家裡單獨吃,但是這一種我們不提倡。 周恩來繼續彙報。毛澤東的心思好像不在這裡。他對鋼的生產情況,只問了一句,別的什麼話也沒有說,這同當年義無反顧地抓大煉鋼鐵的情況,真有天壤之別了。他的興奮點和關切點早已轉到農業方面,轉到人民公社問題上。毛澤東總是這樣,當他抓住一個在他看來帶有戰略意義的、具有全域性的問題時,他就必定是全神貫注,鍥而不捨,非抓出成果不可,別的在他看來次要的工作可以暫時擱在一邊。他認為,這時的農業問題、公社問題就是這樣性質的問題。他在會議上,一開口就講公社問題、食堂問題、工作條例問題。當周恩來彙報市場供應問題時,他又講起公社問題,說:「我這次出來之後,沿途和河北的同志談了一下,和山東的同志談了一下,和浙江的同志談了一下,也和江西、湖南的同志談了一下。他們所反映的問題和你們瞭解的情況差不多。他們普遍感到社、隊大了,要求劃小一點。我們搞了三個調查組,目前他們正在這裡起草一個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初稿已經寫出來了,準備讓幾個省來幾個同志參加討論修改。修改後再廣泛徵求意見,然後提交中央工作會議。」 會上,有的人對劃小社、隊規模,起草人民公社工作條例,還有些顧慮,主要是怕公社搞小了,對各方面是否會有影響;怕現在變動,影響生產,因為正是春耕季節;同時還考慮到國際影響問題。 毛澤東堅持公社要劃小。他說:「我的家鄉湘潭,原來是二十一個都。以前對那個都還嫌大,分成了上七都、下七都。如果一個都一個公社,也要二十一個公社,但現在只有十三個公社。你們看,河南只有一千二百個公社,湖北只有六百個公社,都太大了。總而言之,要適合群眾的要求,要反映群眾合情合理的要求。食堂也是一樣。田家英同志在浙江調查了一個生產大隊(當時叫和合生產隊。——引者注),二百多戶。這個大隊領導了十一個生產小隊,這十一個小隊裡面有富隊,有中等隊,也有窮隊,在分配的時候統統拉平,這麼一來就發生問題了。現在他們建議將這個生產大隊分成三個大隊,把經濟基礎差不多的小隊分在一起。這樣,分配上就不拉平了,使得經濟情況都差不多。這是隊與隊之間的拉平問題。還有一個隊裡面人與人之間的拉平問題,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了,就可以調動起群眾的積極性。」 他說:「過去我們老是要數字,什麼東西種了多少,產了多少,今天積了多少肥,明天又搞些什麼,天天統計,天天上報,統計也統計不及。橫直就是那樣,你瞎指揮,我就亂報,結果就浮誇起來了,一點也不實在。包括我們中央發的文件在內,也是那樣。今後不要搞那麼多文件,要適當壓縮。不要想在一個文件裡什麼問題都講。為了全面,什麼問題都講,結果就是不解決問題。不要批文件過多,過去我也是熱心家,也批了許多文件。我就批了貴州關於食堂問題的那個文件,結果對各省影響很大。又比如,每年到春耕時,中央就要發指示,國務院就要發命令,今年不搞了好不好?我說這都是多餘的。」 毛澤東這些切中時弊的話,對幾年來盛行的形式主義作風作了尖銳的批評,同時也作了自我批評。 最後,毛澤東再次強調,公社規模要劃小。他說:「這個原則是肯定了的,今年不劃小,明年得劃小,明年不劃小,後年一定得劃小,橫直是要劃小就是了。④」這是毛澤東的性格,凡是他認定的事情,非堅持到底不可,誰都難以改變。 根據毛澤東的意見,人民公社工作條例的起草工作,吸收了幾個省的負責人參加討論和修改,湖北來的是王任重。三月七日,毛澤東在雞頸坑單獨與他談了一次話,瞭解湖北農村情況。 談話一開始,毛澤東就問王任重:「你們的自留地到底交下去了沒有?看來,一個自留地,一個退賠,一個指揮權,這是三個重要問題。」 毛澤東又談起食堂問題,說:「參加食堂也是要大家願意。如果不願意就搞農忙食堂,不願意吃食堂的也可以讓他在家裡吃。」但他又說:「我們辦食堂這個制度是肯定了的。」王任重說:「食堂不辦不行,肯定還是要辦,因為婦女要參加勞動,還有一部分貧農確實要吃食堂。但有一部分中農也確實不願意吃食堂,因為不如家裡吃得好。」毛澤東說:「城市裡頭吃食堂的人才占百分之四十,農村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吃食堂就行了。」王任重說:「河南他們還是肯定吃食堂,現在就是一個燒柴問題。好多人去拾柴供應食堂,結果沒有多少勞動力去搞生產。有的拆房子燒,有的拆橋燒,有的甚至把修好了的水閘拆了當柴燒。」毛澤東說:「那就非得改變不可!」 看來,徹底解決食堂問題,還要有一段路程要走。中央緊急指示信明文規定,要堅持食堂制度,毛澤東也講要堅持食堂制度。在幹部中間,有的人依然主張辦食堂;有的人並不贊成食堂,但受思想禁錮,不敢對食堂有所非議。 毛澤東告訴王任重,要搞一個公社工作條例。公社沒有一個章程,原來有的都廢掉了。王任重說,十二條算一個。毛澤東說:「十二條解決了一些問題,就是不具體,並沒有規定生產隊這一級管些什麼事,生產大隊這一級管些什麼事,公社這一級管些什麼事。」 毛澤東又問王任重:「你看有什麼辦法保證不瞎指揮?」瞎指揮,這是造成農業連年減產的最大禍害之一,而且很頑固,令人頭痛。毛澤東總想把這個問題弄個水落石出,從根本上消除這個弊病。王任重說:「瞎指揮主要是公社和縣這兩級,來源是省、地兩級。有的是屬錯誤的指揮;有的屬一般是對的、但對個別地方是不對的,到了縣、社就分不清了,結果就瞎指揮了。比如我們旱地改水地,總的說是對的,但執行中不是因地制宜,統一佈置任務,就瞎指揮起來。」他沒有提到中央。毛澤東說:「你們省、地這一套就不要再搞了。你們吃了旱地改水田的虧,浙江吃了連作稻的虧,心是好心,想多打糧食,但不因地制宜,瞎指揮,結果減產就很厲害。」⑤ ③中央廣東調查組《廣東農村人民公社幾個生產隊調查紀要》,1961年2月17日。 ④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記錄,1961年3月5日。 ⑤毛澤東同王任重談話的簡要記錄,1961年3月7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