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廬山會議後的一年四個月(6)


  因為吃了高指標的苦頭,毛澤東對八大定的計劃指標,頗有些留戀,強調作計劃要留有餘地。這次講話,壓了水利建設的指標、開荒的指標、土鐵路的指標;對糧食指標,心裡還不踏實;但對鋼產指標,不但沒有壓縮,而且還要求一九六〇年無論如何要超過一千八百萬噸,希望搞到二千萬噸。毛澤東確實想留有餘地,但實際上即使按照當時留有餘地的要求作出來的計劃,仍然是脫離實際的高指標。

  這個講話,強調把產品質量、規格、品種放在第一位,把數量放在第二位。這是毛澤東在指導工業生產方面認識上的一個重要突破。但在高指標的硬任務下面,這個要求在實際上也是難以做到的。

  這個講話,提出大後方的問題,包括全國的、各大區的以及各省的。這可以看作是後來提出三線建設佈局的先聲。

  這個講話,從回顧中國共產黨近四十年的歷史,說明總結經驗的重要性,並開始考慮如何總結建國以來十年的經驗問題。

  按照這個講話的思路,毛澤東的認識在繼續深化。

  十二月三日起,杭州會議討論國際問題。這天淩晨三時,毛澤東致信劉少奇、周恩來、彭真:「為了討論國際形勢及我們的對策,擬請林彪、陳毅、康生、稼祥、賀龍、譚政、陳伯達七同志到此一談。十二月三日(即今日)下午到杭州。林彪、陳毅四日到杭。請酌處。」①

  十二月四日晚,毛澤東專就國際形勢問題發表講話。這次講話沒有正式記錄,但有毛澤東親筆寫的一份講話提綱。

  「敵人的策略是什麼?

  (1)和平旗子,大造導彈,大搞基地,準備用戰爭方法消滅社會主義。這是第一手。

  (2)和平旗子,文化往來,人員往來,準備用腐蝕、演變方法消滅社會主義。這是第二手。

  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是基本原則。

  有時和解,有時緊張;這裡和解,那裡緊張;歐洲和解,亞洲緊張;爭取機會主義,孤立馬列主義。

  修正主義是否已經成了系統,是否就是這樣堅決幹下去?

  可能是這樣;可能還可以改變。

  可能要堅持一個長時期(例如十年以上)

  可能只堅持一個短時期,例如一、二、三、四年。

  中蘇根本利益,決定這兩個大國總是要團結的。某些不團結,只是暫時的現象,仍然是九個指頭與一個指頭的關係。」

  毛澤東列舉了「一個指頭」的歷史事件,從一九四五年的「不許革命,但後來又贊成了」,直到一九五九年三月以來,「我們朋友與帝國主義、反動民族主義和鐵托修正主義組織一次反華大合唱」。

  他接著寫道:

  「中國將在長時期內,一方面被孤立,一方面得到世界許多共產黨、許多國家、許多人民的擁護。在這種困難局面下,中國將在八年內相當強大起來。

  八年內,中國完成工業體系的初步建設,完成尖端工業的初步建設;完成技術隊伍的初步建立;完成理論隊伍的初步建立;完成黨與人民政治覺悟的大提高。(或者三者都完不成,或者能完成。)

  謹慎小心,擺事實,說道理。

  學習蘇聯優點,擁護蘇聯一切正確主張。

  反動派大反華,有兩件好處:一是暴露了反動派的面目,在人民面前喪失威信;二是激起世界大多數人民覺醒起來,他們會看到反動的帝國主義、民族主義、修正主義是敵人,是騙子,是黑貨,而中國的大旗則是鮮紅的。

  全世界極為光明。烏雲越厚,光明越多。

  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大發展在中國,這是毫無疑義的。

  赫魯曉夫們很幼稚。他不懂馬列主義、易受帝國主義的騙。

  他不懂中國達於極點,又不研究,相信一大堆不正確的情報,信口開河。他如果不改正,幾年後他將完全破產(八年之後)

  他對中國極為恐慌,恐慌之至。

  他有兩大怕:一怕帝國主義,二怕中國的共產主義。

  他怕東歐各黨和世界各共產黨不相信他們而相信我們。

  他的宇宙觀是實用主義,這是一種極端的主觀唯心主義。他缺乏章法,只要有利,隨遇而變。

  蘇聯人民是好的,黨是好的。黨與人民中若干不好的作風,若干形而上學作風,若干資產階級自由主義,是歷史遺傳下來的。列寧早死,沒有來得及改造。

  這些自由主義,還有大國主義,總有一天走向反面,變得好起來。世界上一切事物沒有不走向反面的。我國也將走向反面,然後又走向反面之反面,即正面。

  不斷革命。

  共產主義競賽,不平衡是客觀規律,不依人的意志而存在。對表論②是反馬列主義的。提出對表論,表示了他們的極大恐慌。」③

  這個提綱,分析了帝國主義的對外戰略方針和基本原則;批評了赫魯曉夫的對外政策及其對中國的態度;歷數了中共同蘇共之間,特別是自一九五六年起同赫魯曉夫之間的分歧。中蘇之間的分歧,後來繼續擴大,演變成為中蘇兩黨公開論戰以至中蘇關係嚴重惡化。但此時毛澤東仍認為這些分歧,這些不團結,只是「一個指頭的問題」(毛澤東十月二日與赫魯曉夫會談時,也反復指明了這一點);對赫魯曉夫的政策如何發展沒有說死,還要看。毛澤東對全世界的和對中國的發展前途,是充滿信心的:就全世界而言,「極為光明。烏雲越厚,光明越多」;就中國而言,將在八年內相當強大起來。

  這個提綱,集中地反映了毛澤東這個時期對國際形勢的基本看法和基本估計,其中有一些觀點,是具有長遠和戰略意義的。

  從這個時候起,毛澤東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國際,特別是國際共運方面。

  杭州會議一結束,毛澤東開始了他的一段特殊的讀書生活。

  人們熟知,毛澤東酷愛讀書,讀書伴隨著他度過了一生,成為他不可須臾離開的東西。在古今中外的政治家、革命家當中,像他那樣酷愛讀書,讀過那樣多的書的,恐怕不多。他曾說過(那是一九三九年他四十六歲的時候):「年老的也要學,我如果再過十年死了,那末就要學九年零三百五十九日」。④毛澤東實踐了自己的諾言,直到一九七六年病危的時候,也沒有中止讀書。他最後讀書的時間,有記錄可查,是一九七六年九月八日晨,也就是臨終前一天的五時五十分,是在醫生搶救的情況下讀的,讀了七分鐘。⑤毛澤東離開人世間的那一刻,也就是他的讀書生活結束的那一刻。

  ①毛澤東給劉少奇、周恩來、彭真的信,手稿,1959年12月3日。
  ②赫魯曉夫1959年12月1日在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党第七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中說:「我們在明智地利用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優越性、全力加強世界社會主義陣營的同時,應當始終如一地、創造性地運用列寧關於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說,成為列寧主義的能手,不落後也不搶先,形象地說,就是互相對對表。如果這個或那個國家的領導人開始驕傲自大起來,這就會有利於敵人。」
  ③毛澤東關於國際形勢的講話提綱,手稿,1959年12月。
  ④毛澤東在十八集團軍延安總兵站檢查工作會議總結時的演講,1939年1月28日。引文中的「三百五十九日」,是按中國農曆算的。
  ⑤毛澤東病歷,1976年9月。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