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糾「左」的努力(3)


  經過兩天討論,對《十五年社會主義建設綱要四十條》初稿又作了補充修改。八日,送毛澤東審閱,他略有修改,交鄧小平閱辦。

  九日上午,會議在河南省委招待所繼續進行。毛澤東主要就綱要四十條問題發表意見。經過七天的討論,毛澤東糾「左」的思路越來越明顯了。他講了幾個重要問題。

  第一,家庭問題。針對公社化運動中在一些地方出現的拆散家庭的極左做法,他主張在綱要裡寫進這樣的話:「廢除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不合理的家長制。在住宅方面,注意使住房適宜於每個家庭的男女老幼的團聚。」

  第二,商品問題。他說:「許多人避而不談商品和商業問題,好像不如此就不是共產主義似的。人民公社必須生產適宜於交換的社會主義商品,以便逐步提高每個人的工資。在生活資料方面,發展社會主義的商業;並且利用價值法則的形式,在過渡時期內作為經濟核算的工具,以利逐步過渡到共產主義。」「列寧曾經大力提倡發展商業,因為蘇聯那時城鄉商品流通有斷流的危險。我們在一九五О年也曾有過這種危險。現在運輸情況不好,出現半斷流的狀態。我看要向兩方面發展:一是擴大調撥,一是擴大商品生產。不如此,就不能發工資,不能提高生活。」

  第三,資產階級法權問題。他說:「一部分必須破壞,如等級森嚴,居高臨下,脫離群眾,不平等待人,不是靠工作能力吃飯,而是靠資格,靠權力。這些方面,必須天天破除。破了又生,生了又破。又說:我們要恢復供給制,但要保留適當的工資制,保留一部分多勞多得還是必要的。」對資產階級法權問題,毛澤東自有他的見解。在這次講話中,他對這個問題採取了分析的態度,沒有全盤否定。

  第四,高指標問題。綱要中提出,到一九六七年要達到年產四億噸鋼。毛澤東就問:「許多問題,我不清楚你們是根據什麼這樣提的。工業方面為什麼搞四億噸鋼?到一九六二年搞多少噸?(有人答:一億噸鋼。)五年就增長三億噸,怎麼增法?」他說:「現在有些問題相當混亂。不僅在公社方面,就是在中央、省、地這三級裡頭,都相當混亂。鋼、機床、煤、電四項高指標嚇人,四十條發到哪一級,要做政治考慮。」毛澤東對四十條裡的高指標越來越懷疑了。

  第五,工作方法問題。他說:「第四十條,一大堆觀點,使人看了不滿意。中心是要解決實行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不要捆人、打人、罵人、辯人,罰苦工,動不動「辯你一傢伙」。要提倡實事求是,不要謊報。《人民日報》最好要冷一點。要把解決工作方法問題當成重點,党的領導,群眾路線,實事求是。」

  講完了四十條,毛澤東把話題轉到斯大林《關於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一書。他要求省委常委、地委常委以上幹部都要研究其中的第一、二、三章。他強調指出:「必須肯定社會主義的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還有積極作用。調撥的產品只是一部分,多數產品是通過買賣進行商品交換。」「現在有一種偏向,好像共產主義越快越好。實行共產主義是要有步驟的。山東範縣提出兩年實現共產主義,要派人去調查一下。現在有些人總是想在三五年內搞成共產主義。」①

  在九日這天,毛澤東寫了《關於讀書的建議》這封信,提議大家都讀兩本書,一本是斯大林的《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另一本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共產主義社會》。他提出:「要聯繫中國社會主義經濟革命和經濟建設去讀這兩本書,使自己獲得一個清醒的頭腦,以利指導我們偉大的經濟工作。現在很多人有一大堆混亂思想,讀這兩本書就有可能給以澄清。有些號稱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的同志,在最近幾個月內,就是如此。他們在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時候是馬克思主義者,一臨到目前經濟實踐中某些具體問題,他們的馬克思主義就打了折扣了。現在需要讀書和辯論,以期對一切同志有益。」他還建議:「將來有時間,可以再讀一本,就是蘇聯同志們編的那本《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大躍進和人民公社時期,讀這類書最有興趣,同志們覺得如何呢?」②

  這次鄭州會議起草的另一個文件《鄭州會議紀要》,十一月七日形成初稿。毛澤東改過兩遍,把文件名稱改為《鄭州會議關於人民公社若干問題的決議(草案)》。

  決議草案分六個部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什麼叫建成社會主義;公社問題;城市公社問題;要抓農業;工作方法;幾個具體政策問題。

  這個決議草案,儘管肯定了人民公社是實現由集體所有制到全民所有制、由社會主義到共產主義兩個過渡的最好的形式,強調要不斷提高公有化程度,提高產品國家調撥的比例,但畢竟在劃清社會主義同共產主義的界限這個問題上,邁出了糾「左」的一步,明確指出現階段仍處在社會主義社會,現階段的人民公社是社會主義的集體所有制。

  十一月十日上午和下午,毛澤東兩次講話,談他對這個決議的修改意見,和對斯大林《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一書的看法,著重批評混淆集體所有制同全民所有制的界限和取消商品的錯誤觀點。

  他說,大躍進搞得人的思想有些糊裡糊塗,昏昏沉沉。需要對一些同志作說服工作。

  他說:「現在仍然是農民問題。有些同志忽然把農民看得很高,以為農民是第一,工人是第二了,農民甚至比工人階級還高,是老大哥了。」「這樣看,是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有的同志讀馬克思主義教科書時是馬克思主義者,一碰到實際問題就要打折扣。」「於是謹慎小心,避開使用還有積極意義的資本主義範疇——商品生產、商品流通、價值法則等來為社會主義服務。第三十六條③的寫法就是證據,儘量用不明顯的詞句,來蒙混過關,以便顯得農民進入共產主義了。這是對馬克思主義不徹底、不嚴肅的態度。這是關係到幾億農民的事。」「我們沒有宣佈土地國有,而是宣佈土地、種子、牲畜、大小農具社有。這一段時期內,只有經過商品生產、商品交換,才能引導農民發展生產,進入全民所有制。」

  他又說:「現在,我們有些人大有要消滅商品生產之勢。他們嚮往共產主義,一提商品生產就發愁,覺得這是資本主義的東西,沒有分清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和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區別,不懂得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利用商品生產的作用的重要性。這是不承認客觀法則的表現,是不認識五億農民的問題。在社會主義時期,應當利用商品生產來團結幾億農民。我以為有了人民公社以後,商品生產、商品交換更要發展,要有計劃地大大發展社會主義的商品生產,例如畜產品、大豆、黃麻、腸衣、果木、皮毛。現在有人傾向不要商業了,至少有幾十萬人不要商業了。這個觀點是錯誤的,這是違背客觀法則的。」

  他還說:「商品生產不能與資本主義混為一談。為什麼怕商品生產?無非是怕資本主義。現在是國家同人民公社做生意,早已排除資本主義,怕商品生產做什麼?不要怕,我看要大大發展商品生產。」④

  毛澤東反復強調,生產資料是人民公社集體所有,因此產品也是公社集體所有,他們只願意用他們生產的產品交換他們需要的商品。只要存在兩種所有制,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就是極其必要、極其有用的。他批評了河南省提出的要四年過渡到共產主義,說他們馬克思主義「太多」了。

  毛澤東十日的講話,實際上是第一次鄭州會議的總結。在「劃線」問題上,在對待商品生產、商品交換問題上,毛澤東形成了更為鮮明、更為系統的思想。這是第一次鄭州會議糾「左」成果的集中反映。但是,第一次鄭州會議還只能說是糾「左」的開端。其他一些重要方面,如高指標問題,浮誇風問題,兩個「過渡」的時間問題,人民公社內部的諸多問題,都還沒有解決。毛澤東發動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由此引發的「共產風」和極左思潮,來勢猛烈,猶如一列急速行駛的火車,一時根本刹不住。而且毛澤東一直認為「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總的是正確的,強調成績是主要的,缺點錯誤是第二位的。因此,不能設想,通過這次會議就能把錯誤的東西都糾正過來。

  第一次鄭州會議結束了。按照毛澤東原先的意見,這次會議通過的《鄭州會議關於人民公社若干問題的決議(草案)》,在經過中央政治局確認後,就下發各地貫徹執行。然而,毛澤東很快就改變了主意。十一月十二日上午七時,毛澤東寫信給鄧小平,說:「想了一下,那個關於人民公社若干問題的決議(草案),還是稍等一下(大約兩個星期左右),帶到武昌會議上再談一下,得到更多同志的同意(可能有好的意見提出來,須作若干修改,也說不定),然後作為正式文件發出,較為妥當。這並不妨礙各省同志按照他們帶去的草案立即在幹部中傳達、討論和實行。是否如此,請你同北京同志們商量酌定。既然如此,鄭州會議就是一個為武昌會議準備文件的會議,因此不要發公報。」⑤

  毛澤東改變主意,說明會議雖然散了,但他還是放心不下,腦子裡一直在思考著人民公社的一些問題。正如他所說:「因為這是一個大問題」。⑥

  ①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記錄,1958年11月9日。
  ②《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432、433頁。
  ③指《十五年社會主義建設綱要四十條(1958-1972)》第一次修正稿修改時重新改寫的第36條,內容是:「人民公社應當根據必要的社會分工發展生產,既要增加自給性的產品,又必須增加用以交換的產品。產品的交換,除了在公社相互之間可以繼續採取合同制度以外,在國家和公社之間,應當逐步地從合同制度過渡到調撥制度。」
  ④《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436-439頁。
  ⑤毛澤東給鄧小平的信,手稿,1958年11月12日。
  ⑥毛澤東給各省、市、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和各協作區負責人的信,手稿,1958年11月12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