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
《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和整風反右(4) |
|
對王蒙寫的《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的圍攻和陳其通等人上述文章的發表,使一些知識分子感到党的「雙百」方針的貫徹,還處於一種好似乍暖還寒的早春天氣的狀況。稍後《人民日報》在三月二十四日刊登了費孝通的文章,題為《知識分子的早春天氣》,正是當時知識分子的這種心態的反映。費孝通從自己的切身感受,回顧了廣大知識分子是怎樣在「雙百」方針的感召下,從原先的「笑漸不聞聲漸消,多情卻被無情惱」,轉變為「春到人間,老樹也竟然茁出了新枝」的。但他認為,當前貫徹「雙百」方針的狀況,可以用「草色遙看近卻無」來形容,反映出一種憂慮的心情。 毛澤東當時所要做的,主要是批評在「雙百」方針問題上的教條主義、宗派主義傾向,以適應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的需要。 二月十六日,毛澤東在頤年堂召集中央報刊、作家協會、科學院和青年團的負責人開會,談文藝思想問題,共二十八人參加,其中有幾位黨外人士。周恩來、鄧小平等也參加了。毛澤東想把近來思索的一些問題,先在小範圍裡講一講,吹吹風,看看反映,然後再到大會上去講。這是他一貫的做法。 毛澤東講話一開頭就說:王蒙最近寫了一篇《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這篇小說有缺點,需要幫助他。對待起義將領也要幫助,為什麼對青年人不採取幫助的態度呢?王蒙寫正面人物無力,寫反面人物比較生動,原因是生活不豐富,也有觀點的原因。有些同志批評王蒙,說他寫得不真實,中央附近不該有官僚主義。我認為這個觀點不對。我要反過來問,為什麼中央附近就不會產生官僚主義呢?中央內部也產生壞人嘛!並且說:用教條主義來批評人家的文章,是沒有力量的。 毛澤東當時之所以抓住陳其通等四人發表的文章和一些人對王蒙小說的批評這樣兩件事,著重加以分析,是因為這兩件事具有典型意義,用毛澤東自己的話來說,它們反映出「我們對人民中的錯誤採取如何處理的方針,有大量的人是沒有弄清楚的」。④這個問題,正是在新的歷史時期,出現了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的條件下,毛澤東想要著力研究解決的一個課題。 毛澤東反復強調「雙百」方針,因為他認為:屬精神世界的問題,屬意識形態領域裡的鬥爭,只能用說理的方法和爭鳴的方法來解決,決不能用壓制的辦法來解決。他說:列寧是怎麼寫《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的?是以大量的材料充分說理。 他提出批判胡適的問題,說開始批判胡適的時候很好,但後來就有點片面性了,把胡適的一切全部抹煞了,以後要寫一兩篇文章補救一下。對康有為、梁啟超也不能抹煞。又說:對思想上有嚴重錯誤的人,有敵對思想的人,也要團結他們,改造他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貫徹「統籌兼顧,各得其所」。應該從團結的願望出發,經過批評,以便在新的基礎上達到新的團結。應該貫徹「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筆下也是如此。 他說:片面的打,不能鍛煉出真正好的文學藝術。只允許香花,不允許毒草,這種觀念是不對的。香花是從和毒草作鬥爭中出來的。香花與毒草齊放,「落霞與孤鶩齊飛」。斯大林的教條主義不是兩點論,而是一點論,我們的同志看事物應該是兩點論。同時,一點裡面又有兩點。 他又說:我們要充分收集材料,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要有準備才有說服力。有這麼多小資產階級出身的人,我們要靠少數人教育多數人。開除很簡單,但這絕不是好辦法。應該懂得壞分子裡面也有兩重性。一是不好,一是可以當「教員」。一些事物都有它的產生、發展和滅亡,都有始有終。如果馬列主義叫永恆的真理,就不叫馬列主義。馬克思沒有看到社會主義,列寧也看得不久。蘇聯有成績,也有問題。社會主義的時間不長,還沒有充分的經驗,許多問題要創造,要發展。不要怕交鋒,真理是越鬥越明。我們的同志應該記住,我們要警惕採用簡單化。⑤ 毛澤東的這次講話,主題就是一個,如何在思想領域,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開展積極健康的學術爭鳴和思想交鋒,在爭鳴和交鋒中堅持馬列主義、發展馬列主義,在爭鳴和交鋒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發展。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思考,在總結一年來國際國內發生的重要事件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思想逐漸成熟。在他看來,這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指導全域工作,解決國內政治的、經濟的、思想文化等領域的一切問題的總方針。他要在全黨,在全社會進行廣泛宣傳,造成輿論,使廣大幹部和群眾(首先是各級領導幹部和黨外人士)都能懂得,都能接受和掌握它。毛澤東選擇了召開最高國務會議擴大會議的方式,正式發表他的意見,宣傳他的主張。這是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到三月一日在中南海懷仁堂召開。會議的規模是空前的,出席會議的各方面人士共有一千八百多人。 毛澤東在二十七日下午的會上,以「如何處理人民內部的矛盾」為題發表講話,從下午三時講到將近七時。党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除了劉少奇外出考察外,都出席了這次會議。 毛澤東發表這樣重要的講話歷來是非常慎重的,事前都要在小範圍內先通通氣,透透風,然後逐步擴大範圍,使人們在思想上有所準備。 這以前,二十六日下午,毛澤東先在第十次最高國務會議上就人民內部矛盾的處理和解決問題、敵我矛盾與是非問題講了一次,參加會議的有三十七人。從一月會議到第十次最高國務會議,經過規模不等、成員各異的三次會議之後,毛澤東才在一千多人的最高國務會議上正式發表講話。 毛澤東在會前寫了一個講話提綱,題目是「如何處理人民內部的矛盾」,共十二個問題:(一)兩類矛盾:敵我階級之間,人民內部之間;(二)肅反;(三)社會主義改造——合作化;(四)資本主義改造;(五)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六)增產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七)統籌兼顧,適當安排;(八)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長期共存,互相監督;(九)如何處理罷工,罷課,遊行示威,請願;(十)鬧事,出亂子,都不好嗎?(十一)少數民族與大漢族民族問題,西藏問題;(十二)中國可能在三、四個五年計劃內,初步地改變面貌。⑥後來《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發表的時候,也就是這十二個問題,只是把第六、第十一兩個問題的次序對調了一下。 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的講話,基本上是照這個提綱展開的。 第一個問題是關於兩類矛盾。他指出:敵我之間的矛盾,人民內部相互之間的矛盾,是兩個問題。但今天重點要談人民內部的矛盾。因為現在我們所碰到的問題,人民內部的問題是一個重要問題,問題很多,占我們很多的時間。這兩類問題的性質不同,解決的方法也不同。敵我矛盾是對抗性矛盾,人民內部的矛盾是非對抗性的矛盾。專政就是對付敵我之間的,解決敵我之間的這個矛盾的,就是壓服敵人。只要不是敵人,那末就是人民,在這個範圍之內就不是專政的問題,不是誰向誰專政的問題。人民自己不能向自己專政,因為這些人有言論自由,有集會自由,有結社自由,有遊行示威自由。所有這些是憲法上寫了的,這是民主的問題。民主是有領導的民主,是集中指導下的民主,不是無政府主義的,無政府主義不是人民的要求。 他說:波蘭事件和匈牙利事件出來,有些人很高興,來一下大民主嘛!他們所謂的大民主,幾十萬人到街上去了。他們似乎高興這個事情。有一些同志,有一些黨外朋友,他們搞不清楚大民主是對付敵對階級的。另外有少數人是帶有敵對情緒的,他們希望用大民主把人民政府整那麼一下,學匈牙利那樣把共產黨整一下,就開心了。有些人不懂得世界上的具體情況,以為歐洲的民主自由很好,喜歡議會民主,說人民代表大會跟西方議會民主比要差,主張兩黨制,這一黨在上,那一黨在下,然後反過來。還要有兩個通訊社,唱對臺戲。有人提出早一點取消專政。有人說民主是目的。我們跟他們說,民主是手段,也可以說又是目的又是手段。民主是屬哪個範圍呢?屬上層建築,屬政治這個範疇。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的上層建築歸根結底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改善人民生活是它的目的。有人說外國的自由很好,我們這裡自由很少。我說,沒有抽象的自由,只有階級的自由,具體的自由,抽象的、一般的自由,世界上就沒有那個東西。 在兩類矛盾裡,民族資產階級的問題應該放在哪一類?他說:這個問題《再論》沒有提到。但是大家知道,民族資產階級是不放在第一類的,不放在敵我矛盾那一類的,是放在人民內部矛盾這一類的。因為民族資產階級有兩面性,民族資產階級願意接受憲法,願意接受社會主義改造,願意走向社會主義。因為這樣的理由,民族資產階級跟帝國主義不同,跟封建主義不同。工人階級跟民族資產階級是對抗性的兩個階級,但是對抗性矛盾如果處理得當,可以轉變為非對抗性的矛盾。如果我們處理不當,不是爭取、團結、幫助、教育這樣的方針,勢必會走向對抗。 他說:如何處理人民內部的矛盾,是一個新問題。《再論》主要是說國際方面的問題,很少說國內方面的事,並且關於人民內部的矛盾究竟如何解決,沒有詳細的分析,只有一個原則的說明。歷史上,馬克思、恩格斯對於這個問題談得很少。列寧簡單地談到社會主義社會對抗消滅了,矛盾存在著。所謂對抗消滅了,就是說資產階級被打倒了,沒有敵對階級了,但是人民之中還有矛盾。列寧已經說人民之間還有矛盾,但還來不及全面地分析這個問題。至於人民內部的矛盾,有沒有可能由非對抗性的矛盾轉化成對抗性的矛盾,應該說是有可能的。但是列寧那個時候還沒有可能來詳細觀察這個問題,只有那麼短的時間。在斯大林時期,他在很長的時期內把這兩類矛盾混淆起來了。這兩類矛盾本來是容易混淆的,我們也混淆起來過。我們在肅反工作中,也曾經並且常常容易把好人當作壞人去整,把本來不是反革命的懷疑他是反革命。這個問題,從前有,現在還有。但是我們有一條,反革命一個不殺。有了這麼一條,就保證在萬一錯了的時候,有挽回的餘地。 毛澤東回顧了團結—批評—團結這個公式的由來。他說,後來我們把這個公式逐步推廣到黨外。我們勸過民主黨派也採用這個公式,民主黨派也明白了,工商界也明白了。對民族資產階級採用這個方法是可能的,這是完全證實了的。犯錯誤的人,有各種小資產階級思想、資產階級思想的人,有唯心論的人,有形而上學思想的人,都可以用這個方法,發展到整個人民內部。六億人口裡頭可以發展到解除武裝的敵人。沒有解除武裝以前,就是兵對兵,將對將,你死我活。一經解除武裝,我們就用另外一種態度對待他們了,改造他。改造他就要從團結的願望出發。 ④毛澤東在中央報刊、作家協會、科學院、青年團負責人會議上的講話記錄,1957年2月16日。 ⑤毛澤東在中央報刊、作家協會、科學院、青年團負責人會議上的講話記錄,1957年2月16日。 ⑥毛澤東:《如何處理人民內部的矛盾(講話提綱)》,手稿,1957年2月。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