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過渡時期總路線(2)


  一九五二年十月,趁劉少奇率中共中央代表團去參加蘇共十九大的機會,毛澤東委託劉少奇就這個問題徵求斯大林的意見。劉少奇在十月二十日寫給斯大林的信中,根據毛澤東的意見,作了詳細的闡述。信中說:

  「中國現在的工業生產總值(不包括手工業),國營企業已占百分之六十七點三,私人企業只占百分之三十二點七。而在一九四九年國營只占百分之四十三點八,私人占百分之五十六點二。在商業中,全國商品總值的經營比重,國營加合作社經營現在也占百分之六十二點九,私人只占百分之三十七點一,但在零售商業中私人還占百分之六十七。……在工業和商業中,國營比重現已超過私營很多。此外,鐵路全部國營,銀行幾乎全部國營,出進口貿易私人經營者也極少,全國主要商品已由國家控制,生產手段的生產國營已占百分之八十二點八。這是現在的情形。

  我們估計:再過五年,即我們執行了第一個五年經濟計劃之後,在工業中國營經濟的比重將會有更大的增加,而私人資本主義經濟的比重則會縮小到百分之二十以下。再過十年,則私人工業會縮小到百分之十以下。私人工業在比重上雖將縮小,但在絕對數上則還會有些發展,因此,多數資本家還會覺得滿意,並和政府合作。

  在十年以後,中國工業將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國有的。私人工業不到百分之十,而這些私人工業又大體都要依賴國家供給原料、收購和推銷它們的成品及銀行貸款等,並納入國家計劃之內,而不能獨立經營。到那時,我們就可以將這一部分私人工業不費力地收歸國家經營。

  在徵收資本家的工廠歸國家所有時,我們設想在多數的情形下可能採取這樣一種方式,即勸告資本家把工廠獻給國家,國家保留資本家消費的財產,分配能工作的資本家以工作,保障他們的生活,有特殊情形者,國家還可付給資本家一部分代價。

  我們估計:到那時,中國的資本家可能多數同意在上述條件下把他們的工廠交給國家。」

  「這是我們設想的將來可能的一種工業國有化的方式。至於將來所要採取的具體的方式以及國有化的時機,當然還要看將來的情形來決定。

  在農業中,在土地改革後,我們已在農民中發展互助合作運動。現在全國參加這個運動的農民已有百分之四十,在老解放區則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並已有幾千個組織得較好的以土地入股的農業生產合作社和幾個集體農場。我們準備在今後大力地穩步地發展這個運動,準備在今後十年至十五年內將中國多數農民組織在農業生產合作社和集體農場內,再基本上實現中國農業經濟集體化。」

  「在中國,除開近代工業和農業外,還有廣大的手工業。現在手工業的生產量超過機器工業的生產量,人民必需的製成品大部還是由手工業供給的。對於這些手工業,我們準備用力幫助小手工業者組織生產合作社,並鼓勵手工作坊主聯合起來採用機器生產,還有一部分則會要被機器工業所擠垮。但我們在小手工業者中的情形和在農民中的情形不一樣,我們在農民反對地主的鬥爭中建立了或即將建立黨的組織,而我們在手工業者中則一般沒有黨的組織。因此,我們在改造手工業和組織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的運動中將會有更多的困難,而時間也可能需要更多。

  這就是我們所設想的怎樣過渡到社會主義去的大體方法。」①(①《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3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6月版,第367—371頁,第371頁注[1]。)

  劉少奇在信中特地說明:「這些問題還沒有在中共中央的會議上討論過,還只是若干同志的一種設想並在非正式的談話中談論過。」②(②《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3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6月版,第367—371頁,第371頁注[1]。)

  斯大林看了劉少奇的信,在十月二十四日會見中共代表團時,對中共的設想,作了肯定的評價。他說:我覺得你們的想法是對的。當我們掌握政權以後,過渡到社會主義去應該採取逐步的辦法。你們對中國資產階級所採取的態度是正確的。③(③劉少奇致毛澤東和中共中央電,手稿,1952年10月26日。)

  斯大林的表態,對毛澤東無疑是一種思想理論上的支持。

  關於十年到十五年實現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意見,毛澤東開始是在很小的範圍內講的。當時的公安部長羅瑞卿卻在相當的範圍內傳達了。被中央發現後,羅瑞卿作了檢討並請求處分。為此,毛澤東給十幾位中央領導人寫了一封信,自己承擔了責任。他說:「此事因為我過去說時,沒有如同在十一月十二日的會議上那樣,明確說明此種意見的性質(尚不是決議),傳達範圍和什麼人不要傳達,故有些同志在相當範圍內傳達了。此事不應由他們負責,應由我負責。羅瑞卿同志因此事請給處分,應無庸議。」①(①毛澤東給周恩來、朱德、陳雲、薄一波、鄧小平、鄧子恢、高崗、譚震林、彭德懷、黃克誠、劉瀾濤、羅瑞卿、楊尚昆、習仲勳、胡喬木、陳伯達、安子文的信,手稿,1952年11月13日。)從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當年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在決定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是很慎重的。

  毛澤東在醞釀形成一個新的思想,提出一個重大決策時,總是集中在這個問題上,不停地想,反復地講,一方面宣傳自己的觀點,一方面看看別人的反映,使自己的想法更恰當更完善。自從一九五二年九月二十四日他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提出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問題後,又多次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講這個問題。

  例如:

  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三日,他提出:要消滅資產階級,消滅資本主義工商業,但是要有步驟:一要消滅,一還要扶持一下。

  一九五三年一月三十一日,他說:對資產階級,還有幾個問題沒有徹底解決:一、稅收,二、勞資,三、商業調整,四、資金短絀。要解決。

  一九五三年二月一日,他表示不贊成一個文件上所寫的我國「社會經濟結構已經大規模地改組」的提法。他說:只是國營工業、運輸業、批發商業已經改組了,其他並沒有改組呀!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商業、資本主義工業才剛開始改組,工業還遠未完成,商業零售面逐漸擴大(指我)。農業,說農民從地主方面拿到土地,從封建所有制變為個人所有制是改組;但從個人所有制變成小集體所有制,則正在開始。②(②以上均見薄一波給田家英的信,手稿,1965年12月30日。)

  經過幾個月的醞釀,毛澤東對於向社會主義過渡問題的思考,已經比較成熟。但他感到還需要下去做些調查,聽聽地方和基層幹部的意見,同時也向下面一定範圍的幹部通通氣,做些宣傳。另外,在財經工作方面,這一時期以來他收到下面一些反映。為了弄清情況,也需要作些調查。

  一九五三年二月十五日,農曆正月初二,毛澤東離開北京,乘專列沿京漢線南下。這是毛澤東進北京城後第二次外出視察工作。這一天上午,專列路過河北,他想找一位縣委書記瞭解農村互助合作的情況。邢臺縣委第二書記、縣長張玉美被邀請到專列上。專列奔馳在一望無垠的華北大平原上。北方的二月,天氣比較寒冷。但車廂會議室裡卻春意融融,坐著毛澤東、羅瑞卿、楊尚昆、馬國瑞(中共河北省委副書記)和張玉美。毛澤東向張玉美詳細詢問邢臺縣的農業互助合作發展情況。當瞭解到全縣入社、入組的農戶已占總農戶的百分之八十七時,毛澤東又高興又驚訝,問原因是什麼。張玉美答:第一,邢臺縣是老解放區,互助合作已有十多年的歷史;第二,黨中央關於互助合作的方針、原則和辦法符合民意,得到廣大農民的擁護。接著她介紹了兩個村辦合作社的情況。其中一個叫東川口,有七十戶,一個多月的時間,全村就實現了合作化,一九五二年建社的當年,糧食增產百分之十二。毛澤東聽了十分興奮,說:「是啊,多數農民是願意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因為這是一條由窮變富的道路,關鍵是我們領導採取什麼態度。這兩個村群眾辦社的熱情很高,思想發動工作搞得也不錯。」

  毛澤東又問辦社中有哪些困難和問題,要求張玉美一個一個地具體回答。

  晚飯後,專列快到鄭州車站,談話就要結束了。毛澤東最後說:「看來,農業不先搞機械化,也能實現合作化,中國不一定仿照蘇聯的作法。」張玉美請求對邢臺縣的工作給予指示,毛澤東說:「邢臺是個老區,合作化可以提前。在合作化問題上,一定要本著積極、穩妥、典型引路的方法去辦。」①(①《領袖在河北》,中共黨史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64—75頁。)

  這是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向基層幹部調查農村互助合作情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