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抗美援朝(18)


  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字,結束了歷時三年的朝鮮戰爭。全世界人民所渴望的朝鮮停戰終於實現了。當時擔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克拉克,後來在回憶錄裡說:「在執行我政府的訓令中,我獲得了一項不值得羡慕的榮譽:那就是我成了歷史上簽訂沒有勝利的停戰條約的第一位美國陸軍司令官。我感到一種失望的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麥克阿瑟與李奇微兩位將軍一定具有同感。」①

  連日來,中朝兩國人民沉浸在勝利的歡樂中。然而,毛澤東仍沒有放鬆應有的警惕。在朝鮮停戰協議簽字的兩天前,毛澤東就向人民志願軍全體指揮員指示說:「希望全軍指戰員防止驕傲,在停戰協定簽字並生效以後,仍應提高警惕,一面自己嚴格遵守協定,一面防止敵人可能作出破壞的挑釁。」②在這裡,毛澤東為全黨做出了榜樣:越是在取得重大勝利的時候,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

  一九五三年九月十二日,毛澤東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的講話中,對抗美援朝作了總結:

  「抗美援朝,經過三年,取得了偉大勝利,現在已經告一個段落。

  抗美援朝的勝利是靠什麼得來的呢?剛才各位先生說,是由於領導的正確。領導是一個因素,沒有正確的領導,事情是做不好的。但主要是因為我們的戰爭是人民戰爭,全國人民支援,中朝兩國人民並肩戰鬥。

  我們同美帝國主義這樣的敵人作戰,他們的武器比我們強許多倍,而我們能夠打勝,迫使他們不能不和下來。為什麼能夠和下來呢?

  第一,軍事方面,美國侵略者處於不利狀態,挨打狀態。如果不和,它的整個戰線就要被打破,漢城就可能落入朝鮮人民之手。這種形勢,去年夏季就已經開始看出來了。

  作戰的雙方,都把自己的戰線稱為銅牆鐵壁。在我們這方面,確實是銅牆鐵壁。我們的戰士和幹部機智,勇敢,不怕死。而美國侵略軍卻怕死,他們的軍官也比較呆板,不那麼靈活。他們的戰線不鞏固,並不是銅牆鐵壁。

  我們方面發生的問題,最初是能不能打,後來是能不能守,再後是能不能保證給養,最後是能不能打破細菌戰。這四個問題,一個接著一個,都解決了。我們的軍隊是越戰越強。今年夏天,我們已經能夠在一小時內打破敵人正面二十一公里的陣地,能夠集中發射幾十萬發炮彈,能夠打進去十八公里。如果照這樣打下去,再打它兩次、三次、四次,敵人的整個戰線就會被打破。

  第二,政治方面,敵人內部有許多不能解決的矛盾,全世界人民要求和下來。

  第三,經濟方面,敵人在侵朝戰爭中用錢很多,它的預算收支不平衡。

  這幾個原因合起來,使敵人不得不和。而第一個原因是主要的原因,沒有這一條,同他們講和是不容易的。美帝國主義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在朝鮮戰爭中,敵人傷亡了一百零九萬人。當然,我們也付了代價。但是我們的傷亡比原來預料的要少得多,有了坑道以後,傷亡就更少了。我們越打越強。美國人攻不動我們的陣地,相反,他們總是被我們吃掉。

  剛才大家講到領導這個因素,我說領導是一個因素,而最主要的因素是群眾想辦法。我們的幹部和戰士想出了各種打仗的辦法。我講一個例子。戰爭的頭一個月,我們的汽車損失很大。怎麼辦呢?除了領導想辦法以外,主要是靠群眾想辦法。在汽車路兩旁用一萬多人站崗,飛機來了就打信號槍,司機聽到就躲著走,或者找個地方把汽車藏起來。同時,把汽車路加寬,又修了許多新汽車路,汽車開過來開過去,暢行無阻。這樣,汽車的損失就由開始時的百分之四十,減少到百分之零點幾。後來,地下倉庫修起來了,地下禮堂也修起來了,敵人在上面丟炸彈,我們在下面開大會。我們住在北京的一些人,一想到朝鮮戰場,就感到相當危險。當然,危險是有的,但只要大家想辦法,並不是那麼了不起。

  我們的經驗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個比較正確的領導,就可以用我們的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的敵人。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偉大的,是有很重要意義的。

  第一,和朝鮮人民一起,打回到三八線,守住了三八線。這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打回三八線,前線仍在鴨綠江和圖們江,瀋陽、鞍山、撫順這些地方的人民就不能安心生產。

  第二,取得了軍事經驗。我們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陸軍、空軍、海軍,步兵、炮兵、工兵、坦克兵、鐵道兵、防空兵、通信兵,還有衛生部隊、後勤部隊等等,取得了對美國侵略軍隊實際作戰的經驗。這一次,我們摸了一下美國軍隊的底。對美國軍隊,如果不接觸它,就會怕它。我們跟它打了三十三個月,把它的底摸熟了。美帝國主義並不可怕,就是那麼一回事。我們取得了這一條經驗,這是一條了不起的經驗。

  第三,提高了全國人民的政治覺悟。

  由於以上三條,就產生了第四條:推遲了帝國主義新的侵華戰爭,推遲了第三次世界大戰。

  帝國主義侵略者應當懂得: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毛澤東在事先擬的講話提綱裡,還有這樣一句話:「一件事不做則已,做則必做到底,做到最後勝利。」④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又一次實踐了這句話。

  ①克拉克:《從多瑙河到鴨綠江》,英國哈拉普公司1954年版,第11頁。
  ②這是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1953年7月25日祝賀志願軍夏季反擊作戰勝利的電報稿上加寫的一段話,手稿,1953年7月。
  ③《毛澤東軍事文集》第6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353-355頁。
  ④毛澤東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講話提綱,手稿,1953年9月。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