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
為恢復國民經濟而鬥爭(3) |
|
關於軍費開支問題,毛澤東說:在現在的預算中,建設費只占百分之二十四,文教衛生費只占百分之四點一,軍費則要占百分之三十八點八,行政經費占百分之二十一點四。所以,實際上這還是一個戰爭預算。這個預算沒有滿足財經委員會、文教委員會等部門的要求,但是軍政費用再要減少就不行了。又說:要讓大家知道,部隊的生活特別苦,有的部隊沒有菜吃喝鹽水,吃的糧食也不能滿足要求。各位省主席、市長,中央部長,都得知道,就可以向大家解釋。 他認為,解決問題的出路在於軍隊要逐步轉向生產建設。準備到一九五一年,軍隊和政府可以有三百萬人轉入生產。「飛鳥盡,良弓變」,我們是變為搞生產,而不是「良弓藏」。① 全國政協會議後不久,十二月五日,毛澤東以中央軍委主席名義發佈了《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關於一九五〇年軍隊參加生產建設工作的指示》。這個指示提出:要「使我人民解放軍不僅是一支國防軍,而且是一支生產軍,藉以協同全國人民克服長期戰爭所遺留下來的困難,加速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建設」。 一九五〇年,人民解放軍各部隊在完成追殲殘敵、平叛剿匪的作戰任務後,相繼開展了大規模的生產建設運動。新疆軍區部隊,有十萬多官兵投入生產,發揚「南泥灣精神」,全年開墾荒地八十五萬畝,糧食、蔬菜基本達到自給,給全軍樹立了一個榜樣。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日,毛澤東召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討論並通過一九五〇年國家財政收支概算草案。 毛澤東在這次會議的講話中指出:「國家的預算是一個重大的問題,裡面反映著整個國家的政策,因為它規定政府活動的範圍和方向。」 關於當前國家財政狀況,毛澤東用了三句話來概括:「有困難的,有辦法的,有希望的。」他說:「我們的財政情況是有困難的,我們必須要向人民說明我們的困難所在,不要隱瞞這種困難。但是我們同時也必須向人民說明,我們確實有辦法克服困難。我們既然有辦法克服困難,我們的事業就是有希望的,我們的前途是光明的。」② 這三句話,簡明有力,如實地反映了國家的財政經濟狀況,同時又指出了光明的前途,給人們以希望,在人民中產生巨大的影響,成為動員千百萬群眾投入到克服困難、恢復經濟的偉大鬥爭中去的精神力量。 這時,毛澤東最關注的兩大國內問題,一個是土地改革工作,一個是財政經濟工作。他在離京赴蘇的前兩天,十二月四日,專門召開一次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這兩個問題。毛澤東是帶著許多問題去訪問蘇聯的,其中就包括這兩個問題。 一九五〇年三月四日,毛澤東回到北京。四月,全國的財政情況已開始好轉,貨幣收支接近平衡,國家手裡掌握了比較充裕的物資。平抑物價和統一財經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績。但是,在工作進行中,由於銀根抽緊,物價下跌,稅收偏重,致使許多民族資本工商業和個體工商業發生嚴重的資金困難。 一九五〇年春夏之交,全國出現了市場蕭條、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增多等新的經濟困難。總的情況是,大城市重於小城市,工業重於商業,上海又重於其他城市。在上海,大米和棉紗批發市場交易額,四月份比一月份分別下降百分之八十三和百分之四十七。到四月下旬,上海倒閉的工廠有一千多家,停業的商店兩千多個,失業工人在二十萬以上。全國十六個較大的城市中,半停業的商店近萬個。全國失業人數超過百萬人。當時的上海,人心浮動,謠言四起,不斷發生吃白食、分廠、分店、打警察、請願等現象。民主人士慨歎人心喪失,工商業者惶惶不安。這種狀況,當時在上海被稱作「四月危機」。 上海是全國第一大工業城市,又是民族資產階級特別是大資本家最集中的地方,它的一舉一動都牽動全國其他各大城市。而上海私人資本所遇到的困難,公私之間所出現的矛盾,又顯得更為突出。因此,毛澤東十分注意上海的動向。 三月中旬至四月初,毛澤東接連三次收到上海市市長陳毅的電報,反映上海工商業的困難和黨內部分同志的錯誤傾向。在三月十二日的第一份電報裡,陳毅提出,上海工商業在「三、四、五三個月尚有可能更嚴重的停閉」,建議中央對上海的稅收「在步驟上應作詳細考慮」,適當放寬期限。在三月二十四日的第二份電報裡,詳細反映了上海工商界對改進稅收等的具體意見。四月四日的第三份電報又反映:「三月來,由於工商業倒閉增多,又加重債稅任務,不僅黨外人士叫苦,認為暗『共產』,亦反映到黨內幹部,認為社會主義實際提前。」電報提出:「在不妨害中財部部署的條件下,考慮一些必要鬆動和協助的步驟,這很重要。如是才能使上海工商的維持獲得實際辦法。」 這樣,一個兩難的問題擺在毛澤東和中央人民政府面前:既要穩定物價,又要維持生產、適當減緩稅收、解決私營工商業的資金困難問題。用陳雲的話來說:「現在政府挑的是『兩筐雞蛋』,不要碰破一頭」。③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呢?毛澤東認為有,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實行土地改革以恢復農業,調整公私關係以恢復工業,整頓幹部以執行政策。 從三月二十七日到四月六日,中共中央召開有各大區負責人參加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主要討論財政經濟、土地改革和軍事等問題。在這次會議上,毛澤東根據各方面的意見和反映,特別是根據上海的情況,作出調整工商業的決策。 毛澤東在政治局會議上說:「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以後,主要是抓了一個財政問題。目前財政經濟的好轉還只是財政的好轉,並不是經濟的好轉;財政的好轉也只能說是開始好轉,根本好轉需要完成土地制度的改革。目前財政上已經打了一個勝仗,現在的問題要轉到搞經濟上,要調整工商業。」他針對黨內一部分幹部中存在的要擠垮私營工商業的錯誤傾向指出:「和資產階級合作是肯定了的,不然《共同綱領》就成了一紙空文,政治上不利,經濟上也吃虧。『不看僧面看佛面』,維持了私營工商業,第一維持了生產;第二維持了工人;第三工人還可以得些福利。當然中間也給資本家一定的利潤。但比較而言,目前發展私營工商業,與其說對資本家有利,不如說對工人有利,對人民有利。」他還進一步提出:「我們是一個大黨,策略上要特別注意。尤其是我們現在勝利了,要鞏固勝利,更要注意,要反對『左』的思想和『左』的做法。」④ 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周恩來反映,在第一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的工商組討論會上,有人在私營工商業政策上發表了錯誤而混亂的意見。他經過瞭解發現,持這種觀點的,在黨內不是個別人,有一定的代表性。四月十二日,他便把這份發言記錄稿送給毛澤東和劉少奇,並囑咐葉子龍⑤立即送毛澤東閱。從保存下來的這份檔案來看,毛澤東讀得非常仔細,又畫、又圈、又點,在打問號的地方,密密麻麻地寫了大段大段的批語。這些批語主要是針對那種打擊民族資產階級、要擠垮私營資本的「左」傾的思想的。 發言記錄稿中談到,「今天鬥爭對象,主要是資產階級」。毛澤東的批語是:「今天的鬥爭對象主要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殘餘,而不是民族資產階級。對於民族資產階級是有鬥爭的,但必須團結它,是採用既團結又鬥爭的政策以達團結它共同發展國民經濟之目的。」 在發言記錄稿中談到對私營工商業的限制和排擠的地方,毛澤東的批語是:「應限制和排擠的是那些不利於國計民生的工商業,即投機商業,奢侈品和迷信品工商業,而不是正當的有利於國計民生的工商業,對這些工商業當它們困難時應給以扶助使之發展。」 發言記錄稿中提出,「國營經濟是無限制地發展」。毛澤東的批語是:「這是長遠的事,在目前階段不可能無限制地發展,必須同時利用私人資本。」毛澤東還寫道:「除鹽外,應劃定範圍,不要壟斷一切。」「只能控制幾種主要商品(糧布油煤)的一定數量,例如糧食的三分之一等。」 發言記錄稿中還說到,我們的政策,是要與資產階級「爭利」。我們就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毛澤東在旁邊粗粗地畫了一道杠,寫了一句話:「完全錯誤的說法。」⑥ ①毛澤東在全國政協一屆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上的講話,1949年11月29日。 ②《毛澤東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24頁。 ③《陳雲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91頁。 ④轉引自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修訂本)上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103頁。 ⑤葉子龍,當時任毛澤東的機要秘書。 ⑥《毛澤東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49、50頁。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