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大決戰的日日夜夜(5)


  一場大仗很快就要開始了。

  十一月四日,華東野戰軍下達淮海戰役攻擊命令。六日傍晚,華野向徐州東側新安鎮地區的黃百韜兵團出擊,淮海戰役開始。第二天,毛澤東致電粟裕等,表示完全同意他們的攻擊部署,並說:「望你們堅決執行,非有特別重大變化,不要改變計劃,愈堅決愈能勝利。在此方針下,由你們機斷專行,不要事事請示,但將戰況及意見每日或每兩日或每三日報告一次。」⒂華東野戰軍發動攻擊後,黃百韜率領所轄五個軍慌忙西撤,企圖退往徐州。八日下午,國民黨軍第三綏靖區副司令官何基灃、張克俠(都是地下黨員)率第五十九軍全部、七十七軍大部二萬三千余人在賈汪、台兒莊地區起義,使徐州的東北大門敞開,解放軍得以迅猛地直插徐州以東,並造成國民黨軍上下混亂。劉峙不得不把原在徐州以東掩護黃兵團的李彌兵團撤回,並急調邱清泉、孫元良兩兵團,共同守衛徐州。

  十一月十一日,解放軍切斷黃百韜撤往徐州的退路,將黃百韜兵團合圍于以碾莊圩為中心的狹小地區內。同一天,蔣介石一面命令黃百韜固守待援,一面派杜聿明到徐州指揮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東援。邱、李兩兵團在飛機、坦克、榴彈炮掩護下,向解放軍陣地發動猛攻,但沒有估計到華東野戰軍「用一半以上兵力」來打援,攻勢得不到進展。二十二日,黃百韜兵團在解放軍總攻下,全部被殲。

  當華東野戰軍主力正在圍殲黃百韜兵團時,中原野戰軍主力根據中央軍委十一月九日和十日的電令在十六日攻佔宿縣。宿縣是徐州至蚌埠間鐵路線上的重鎮,是徐州「剿總」的重要補給基地。攻克宿縣,就一舉切斷徐蚌線,完成了對徐州的包圍。這是一個大舉動,不僅有力地保障了圍殲黃百韜兵團的作戰,並且為下一步淮海戰役的全面勝利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毛澤東立刻敏銳地看出:戰場上的形勢已發生巨大變化。他在十一月十四日為新華社所寫的評論指出:「這樣,就使我們原來預計的戰爭進程,大為縮短。原來預計,從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約需要五年左右時間,便可能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政府。現在看來,只需從現時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能將國民黨反動政府從根本上打倒了。」⒃兩天后,他為中央軍委起草了關於成立中共淮海前線總前委的電報,明確地指出:「此戰勝利,不但長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國局面亦可基本上解決。望從這個觀點出發,統籌一切。統籌的領導,由劉、陳、鄧、粟、譚五同志組成一個總前委,可能時,開五人會議討論重要問題,經常由劉、陳、鄧三人為常委,臨機處置一切,小平同志為總前委書記。」⒄

  全殲黃百韜兵團,標誌著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的勝利結束。下一步的主攻方向指向哪裡?還在十一月七日,毛澤東曾預計第二仗是打從河南趕來淮北的黃維兵團。但一切作戰都將依戰場實際情況而定。到十一月十六日至十八日期間,戰場的情況是:圍殲黃百韜兵團的戰鬥正在緊張地進行,由徐州東援的邱、李兩兵團被阻于林佟山、東賀村一線,劉汝明、李延年兩兵團位於蚌埠地區,黃維兵團正由阜陽沙河以西東進。據此,毛澤東同劉、陳、鄧和粟裕經過磋商預定:在殲滅黃百韜兵團後,就勢轉兵殲滅邱、李兵團,將它打得不能動彈;或以華野一部南下協同中野打黃維兵團。十一月十九日,黃百韜兵團仍未殲滅,而黃維兵團已進抵蒙城東西地區。在這種情況下,劉伯承、陳毅、鄧小平於十九日致電中央軍委,提出:「我們決心先打黃維」。當天,毛澤東複電,同意中原野戰軍以主力殲擊黃維;華東野戰軍除繼續圍殲黃百韜兵團並阻擊邱、李、孫外,抽出必要兵力對付李延年兵團,以求殲滅至少阻止李延年兵團,保障中原野戰軍側翼不受威脅。二十三日,劉、陳、鄧又向中央軍委報告:李延年、劉汝明兩兵團遲遲不進,黃維兵團遠道疲勞,孤軍冒進,態勢突出,「殲擊黃維時機甚好」,決心在澮河以北佈置袋形陣地誘敵深入,聚殲黃維兵團。第二天,毛澤東複電:「(一)完全同意先打黃維;(二)望粟陳張遵劉陳鄧部署,派必要兵力參加打黃維;(三)情況緊急時機,一切由劉陳鄧臨機處置,不要請示。」⒅這樣,淮海戰役第二階段殲擊黃維兵團的作戰方針便確定下來了。

  先打黃維兵團的決心確定下來後,毛澤東稍稍松了一口氣。二十四日他給清華大學教授吳晗寫了一封信說:「兩次晤談,甚快。大著閱畢,茲奉還。此書用力甚勤,掘發甚廣,給我啟發不少,深為感謝。有些不成熟的意見,僅供參考,業已面告。此外尚有一點,即在方法問題上,先生似尚未完全接受歷史唯物主義作為觀察歷史的方法論。倘若先生于這方面加力用一番功夫,將來成就不可限量。」⒆吳晗對毛澤東在指揮戰略決戰的緊張時刻,還讀完了他所寫《朱元璋傳》的修改稿,並且提出使他在理論上得到啟發的意見,十分感動。

  黃維所率領的第十二兵團,轄有四個軍和一個快速縱隊,大部分為美械裝備,是蔣介石的精銳兵團。其中的第十八軍是陳誠的嫡系部隊,有很強的戰鬥力。淮海戰役開始時,他們被中原野戰軍一部牽制在豫西山區奔波不息,人馬疲憊。以後,因為淮海戰場局勢危急,未及休整,匆忙東調。他們帶著大量重武器,闖入河流縱橫的淮北,遭到解放軍小部隊和地方武裝的不斷襲擊,行動遲緩,先頭部隊到十一月下旬才進至蒙城地區,企圖同由徐州南下的邱、孫兩兵團和從蚌埠北上的李、劉兩兵團,重占宿縣,恢復徐州和蚌埠之間的交通,但彼此還隔有相當的距離。

  圍殲黃維兵團的作戰,從十一月二十三日(全殲黃百韜兵團之日)開始。二十五日,中原野戰軍將黃維兵團合圍於雙堆集地區。第二天,毛澤東致電總前委:「黃維被圍,有殲滅希望,極好極慰。但請你們用極大注意力對付黃維的最後掙扎。」⒇兩天后,又向他們提出下一步的任務:「淮海戰役的第三階段是解決徐蚌兩處之敵,奪取徐、蚌。」(21)中原野戰軍在得到華東野戰軍一部的加強後,經過激戰,至十二月十五日全殲黃維兵團,勝利地結束了淮海戰役的第二階段。

  正當圍殲黃維兵團的戰鬥還在激烈地進行時,十一月三十日,杜聿明鑒於徐州已陷於孤立無援狀態,經同蔣介石磋商後,慌忙放棄徐州,率領前進指揮部和邱、李、孫兵團共三十萬人向西南的永城方向撤逃。毛澤東在二十八日已要求總前委注意:須估計到徐州之敵有向兩淮或向武漢逃跑可能。十二月二日,又致電華東野戰軍:「敵向西逃,你們應以兩個縱隊,側翼兼程西進,趕至敵人先頭堵住,方能圍擊,不要單靠尾追。」(22)四日,華東野戰軍將撤退中已混亂不堪的杜聿明集團合圍於徐州西南六十五公里的陳官莊地區。孫元良兵團在單獨突圍時被殲。解放軍採取南面阻擊、東西北三面攻擊的方針,逐步縮小包圍圈。

  十二月十六日,黃維兵團被殲的第二天,淮海戰役進入第三階段。這時平津戰役已經開始,為著不使蔣介石迅速決策海運在平津地區的國民黨軍隊南下,毛澤東指示在南線留下杜聿明集團,暫時不作最後殲滅的部署。由於殲滅杜聿明已不成問題,人民解放軍在戰場上就地休整,並加強政治攻勢。毛澤東為中原、華東人民解放軍司令部起草了《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向被圍困的國民黨軍隊陣地反復廣播,它劈頭就指出:「你們現在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黃維兵團已在十五日晚全軍覆沒,李延年兵團已掉頭南逃,你們想和他們靠攏是沒有希望了。你們想突圍嗎?四面八方都是解放軍,怎麼突得出去呢?你們這幾天試著突圍,有什麼結果呢?」廣播稿最後要求他們:「立即下令全軍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本軍可以保證你們高級將領和全體官兵的生命安全。只有這樣,才是你們的唯一生路。你們想一想吧!如果你們覺得這樣好,就這樣辦。如果你們還想打一下,那就再打一下,總歸你們是要被解決的。」(23)

  ⒂中央軍委致粟陳張鐘劉,並告陳鄧,華東局及王譚電,1948年11月7日。
  ⒃《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361頁。
  ⒄中央軍委致劉陳鄧,並粟陳張,告譚王韋吉,華東局,中原局,豫皖蘇分局,蘇北工委,華北局電,1948年11月16日。
  ⒅中央軍委致劉陳鄧,並告粟陳張電,1948年11月24日。
  ⒆《毛澤東書信選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10頁。
  ⒇中央軍委致劉陳鄧,並告粟陳張譚王電,1948年11月26日。
  (21)中央軍委致劉陳鄧,並告粟陳張譚王韋吉電,1948年11月28日。
  (22)中央軍委致粟陳張譚王,並告劉陳鄧電,1948年12月2日。
  (23)《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369、1370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