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東移西柏坡(4)


  這是對重大戰略決策所作的關鍵性的變動。它對此後南線作戰的整個進程,包括豫東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為第一線高級指揮員的粟裕,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敢於實事求是地大膽地對中央重大戰略行動部署提出不同意見,是難能可貴的。作為最高統帥的毛澤東,能實事求是地重視並採納部屬的不同意見,根據實際情況果斷地調整重大戰略部署,也表現了高度的智慧和勇氣。對需要高度集中的軍事指揮來說,這可以說是決策民主化和科學化的典範。

  城南莊決策,為中原會戰擂響了戰鼓!

  五月三十日,粟裕率領一、四、六縱及兩廣縱隊(相等于一個師)、特種兵縱隊南渡黃河,同中原野戰軍(由晉冀魯豫野戰軍改稱)第十一縱隊會合。六月三日,第三、第八縱隊在陳士榘、唐亮指揮下從漯河地區東越黃泛區,前來會合。六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華東野戰軍發起開封戰役,一舉攻克中原名城、河南省會開封,殲滅守軍約四萬人。接著,又在六月二十七日至七月六日乘勝發起睢杞戰役,在中原野戰軍主力策應下,殲滅國民黨軍隊的區壽年兵團主力和黃百韜兵團一部五萬四千多人,活捉兵團司令區壽年。開封、睢杞這兩個戰役,通常合稱豫東戰役,共殲滅國民黨軍九萬多人,是繼東北冬季攻勢以後殲滅國民黨軍隊最多的一次戰役。

  豫東戰役的重要意義,不但在於殲滅了中原國民黨軍隊的大量有生力量,打破了中原戰場上的僵持局面,而且證明人民解放軍依託老解放區和中原新解放區的支援,已經有可能在這個地區大規模殲滅國民黨軍隊的有生力量,徹底解決中原問題。七月十一日,毛澤東要周恩來為中共中央、中央軍委起草賀電,指出:這個戰役的勝利「正給蔣介石『肅清中原』的囈語以迎頭痛擊,同時,也正使我軍更有利地進入了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第三年度」。七月十三日,毛澤東又為中共中央起草電報,明確地告訴中原局和粟陳唐:「粟兵團應在現地區作戰至明年春季或夏季,殲滅五軍、十八軍等部,開闢南進道路,然後南進。」並且斬釘截鐵地寫道:「不殲滅五軍、十八軍不走。」⒀

  在豫東戰役前後,其他幾個重要戰場的人民解放軍在毛澤東通盤籌劃下展開的強大攻勢作戰,也相繼取得重大勝利。

  在華東戰場,為了配合豫東作戰,許世友、譚震林指揮山東兵團在濟南和徐州之間進行了歷時五十天的津浦鐵路中段戰役,全殲整編第十二軍等部六萬多人,完全孤立了由國民黨軍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據守的山東省會濟南。韋國清、陳丕顯、吉洛(姬鵬飛)指揮蘇北兵團在蘇北北部發動攻勢,殲滅國民黨軍隊一萬多人,完全打通了蘇北同山東的聯繫。

  在晉中戰場,徐向前指揮華北軍區第一兵團發起了歷時四十天的晉中戰役,殲滅太原綏靖公署主任閻錫山所部約十萬人,完全孤立了山西省會太原城。

  在中原戰場,中原野戰軍在七月二日至十六日發起襄樊戰役,攻克襄陽、樊城,殲滅國民黨軍二萬人,活捉第十五綏靖區司令官康澤。

  在華北北部戰場,華北軍區第二兵團在楊得志、羅瑞卿、楊成武指揮下,先後在保定以北和冀東地區發動攻勢,共殲滅國民黨軍三萬四千人,使河北省會保定陷於孤立。

  中國人民解放軍夏季作戰的巨大勝利,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全國的戰局。這五個作戰方向上取得的重大勝利,被合稱為「五路大捷」。新華社在一九四八年七月二十六日發表的《祝五路大捷》的社論指出:「解放戰爭進入第三年的時候,敵人在黃河以北,除了平綏、平錦兩條鐵路及在這兩條路上的城鎮外,只有瀋陽、長春、承德、保定、太原、安陽、新鄉、焦作等稀稀落落的幾個據點了。」在黃河以南,山東和陝甘寧解放區超過了戰前規模,其餘各解放區都在發展或恢復之中。中原戰場上的形勢,早已不利於蔣介石。「人民解放軍在戰爭中奪取了敵人成千門的大炮之後,就建立了具有強大威力的人民的炮兵,從此,人民解放軍不獨在運動的野戰中是無敵的,就是在陣地戰中也是無敵的了。一年來我們攻克了石家莊、運城、臨汾、寶雞、濰縣、兗州、洛陽、開封、襄陽、遼陽、鞍山、四平街等堅固的設防地帶與設防城市,這就表現了人民解放軍的戰術,特別是攻堅戰術,有了長足的進步。從此,已經沒有什麼國民黨的設防城市打不開的了。」⒁

  ⒀中共中央致中原局,並告粟陳唐電,1948年7月13日。
  ⒁《祝五路大捷》,《時事學習材料》,蘇南新華書店1949年6月版,第217、218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