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
總結歷史經驗(5) |
|
毛澤東在讀《辯證法唯物論教程》的批註中寫道:「辯證法的本質即對立的統一法則。」⒀他的另一篇重要哲學著作《矛盾論》就是著重闡明了事物的對立統一的法則是唯物辯證法的最根本的法則。 《矛盾論》一開始就論述了辯證法和形而上學這兩種宇宙觀的根本對立。在人類的認識史中,人們不僅以其對物質與意識何者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被劃分為唯物論和唯心論兩大陣營,而且還以其對世界發展的不同回答被劃分為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兩大陣營。形而上學宇宙觀把世界上一切事物看成是永遠彼此孤立和永遠不變化的;如果有變化也只是數量上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其原因不在事物的內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由於外力的推動。和形而上學相反,唯物辯證法主張從事物的內部,從一事物對他事物的關係去研究事物的發展,即把事物的發展看做是事物內部的必然的自己的運動,而每一事物的運動都和它的周圍其他事物互相聯繫著和互相影響著。「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內部,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他得出結論:「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矛盾論》對對立統一規律的闡述,是從分析矛盾的普遍性開始的。他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或絕對性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二是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沒有什麼事物不包含矛盾的。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 文章著重論述了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關係,就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的關係。矛盾的特殊性,構成一事物區別於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質。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必須對具體的事物作具體的分析。不同質的矛盾,只能用不同質的方法才能解決。從人類認識運動的秩序來看,總是由認識個別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擴大到認識一般的事物,人們總是首先認識了許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質,然後才有可能更進一步地進行概括工作,認識諸種事物的共同的本質。當著人們已經認識了這種共同的本質以後,就以這種共同的認識為指導,繼續地向著尚未研究過的或者尚未深入研究過的各種具體的事物進行研究。教條主義者不懂得必須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拒絕對於具體事物做艱苦的研究工作,不用腦筋具體分析事物,不瞭解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不同的矛盾。因此,他們在領導中國革命中,不分析和研究中國國情,把共產國際的決議和蘇聯的經驗生搬硬套於中國革命。他們把一般真理看成是憑空出現的東西,把它變成為人們所不能夠捉摸的純粹抽象的公式。結果,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 在《矛盾論》中,毛澤東還分析了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他指出:在複雜的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定有一種是主要的矛盾,它對事物起主導的、決定的作用,其他矛盾則處於次要的和服從的地位。當然,這種地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過程階段的推移,主要矛盾可能降為次要的,次要矛盾也有可能上升為主要的。「研究任何過程,如果是存在著兩個以上矛盾的複雜過程的話,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萬千的學問家和實行家,不懂得這種方法,結果如墮煙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決矛盾的方法。」 他又指出:矛盾著的兩個方面,其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即在矛盾中起主導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質,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也不是固定的。由於事物發展過程中矛盾的雙方鬥爭力量的增減,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可以互相轉化。如果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了變化,事物的性質也就隨著起著變化。 對於矛盾的各種不平衡情況的研究,說明在領導革命時一定要堅持從實際出發的原則,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實際情況變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就會隨之變化,共產黨人的政策和策略也必須隨之改變。 《矛盾論》還進而論述了關於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的問題。毛澤東指出:對立面的同一性有兩重意義:「第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種矛盾的兩個方面,各以和它對立著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第二、矛盾著的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各向著相反的方面轉化。這些就是所謂同一性。」他又指出:所謂矛盾的鬥爭性,就是說處於統一體中的矛盾雙方自始至終進行著互相排斥、互相鬥爭,並且促進這一事物向他一事物轉化。對抗是矛盾鬥爭的一種形式,而不是矛盾鬥爭的一切形式。對抗性矛盾和非對抗性矛盾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互相轉化。 《實踐論》和《矛盾論》在毛澤東思想的發展進程中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這兩篇論文從理論和實踐的統一上,論證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為日後系統地提出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奠定了理論基礎。這兩篇論文又從思想方法論的高度指出黨內發生「左」傾和右傾錯誤的原由,為延安整風,特別是對教條主義的批判作了重要準備。 ⒀《毛澤東哲學批註集》,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年3月版,第6頁。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