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建黨初期的實幹家(2)


  日記幾次出現「找真同志」的字眼。可以看出毛澤東積極慎重、注意質量的建團方針。北京、上海一些地方在建團時,由於缺乏經驗,忽視質量,成員複雜,以至不得不在一九二一年五月宣佈解散。湖南的團組織避免了這段彎路。它在一九二一年一月十三日,即新民學會新年大會結束後十天正式成立,毛澤東任書記。成立時有團員十六人,到七月份發展到三十九人。其中有毛澤東的小弟弟毛澤覃。

  當時,毛澤東已父母雙亡,他先後把小弟弟毛澤覃和從小在他家裡長大的堂妹毛澤建接來長沙讀書,只留大弟毛澤民在家理事。毛澤東把自己獻給了革命,對家庭也有了新的想法。

  一九二一年二月,他帶著毛澤覃回韶山過春節。年三十晚上,毛澤東和弟妹們圍著火塘守歲。毛澤民告訴哥哥,家裡起了一次火,修屋用了不少錢,前些時候又遭敗兵勒索和壞人搶劫,家事已是一年不如一年。毛澤東聽後開導說,國亂民不安生,要舍家為國,走出去幹點事。家裡的房子可以給人家住,田地可以給人家種。我們欠人家的錢一次還清,人家欠我們的就算了。那幾頭牛,還是讓別人去喂,要春耕了,人家用得著。剩下的穀子,春耕時糶給上下屋場的人吃。

  過完春節,毛澤民隨毛澤東離開韶山到了長沙,被安排在一師附小做校務,同時在工人補習學校學習。從此,毛澤東全家投身革命活動,毛澤建、毛澤覃、毛澤民先後為革命獻出了生命。

  毛澤東對個人的思想修養和改造一直十分認真地對待,在一九二一年一月二十八日給彭璜的信中對自己性格中的長處和弱點作了坦率的剖析:「天下惟至柔者至剛,久知此理,而自己沒有這等本領,故明知故犯,不惜反其道而行之,思之情栗!略可自慰者,立志真實(有此志而已),自己說的話自己負責,自己做的事自己負責,不願犧牲真我,不願自己以自己做傀儡。待朋友:做事以事論,私交以私交論,做事論理論法,私交論情。」青年毛澤東的這種性格,在他以後的日子裡仍多少可以看得出來。

  長沙共產主義小組成立後,採納蔡和森此前「事須秘密」,「潛在運動」⑥的建議,常以群眾團體和文化書社、俄羅斯研究會名義,從事馬克思主義宣傳活動。毛澤東還時常向長沙《大公報》推薦馬克思主義文稿。該報主筆龍兼公是他的朋友。毛澤東還通過第一師範工人夜校,在工人中展開工作。一九二〇年五月一日,長沙工人和學生數百人冒雨舉行了慶祝國際勞動節遊行。據李達回憶:在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期間,代表們在住所交換各地工作經驗,「北京小組在長辛店做了一些工人運動,武漢方面,京漢鐵路工人運動及其他各工廠的工人運動也是剛剛開始。長沙小組,宣傳與工運都有了初步的成績。看當時各地小組的情形,長沙的組織是比較統一而整齊的。」⑦

  毛澤東是一九二一年六月接到赴上海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通知的。六月二十九日下午六點,他和何叔衡一道在長沙小西門碼頭,乘著暮色,登上開往上海的小火輪。旅費由新民學會會員熊瑾玎協助籌集。他們走得很突然,也沒有讓親友送行。當時和何叔衡同在《湖南通俗報》工作的謝覺哉在日記裡寫道:「午後六時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潤之,赴全國〇〇〇〇〇之招。」⑧這五個圓圈,謝覺哉後來解釋說是「共產主義者」,當時他知道這是件大事,怕洩露,只能以圈代意。

  這確是中國歷史上一件大事。參加這次會議的有國內外七個共產主義小組派出的十二位代表。他們是:李達、李漢俊(上海)、張國燾、劉仁靜(北京)、毛澤東、何叔衡(長沙)、董必武、陳潭秋(武漢)、王盡美、鄧恩銘(濟南)、陳公博(廣州)、周佛海(日本)。會議原定由陳獨秀主持,但他因廣州公務繁忙不能抽身,特指派包惠僧與會。與會的還有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尼科爾斯基。

  這是一次年輕人的會議。最年長的何叔衡不過四十五歲,最年輕的劉仁靜只有十九歲。十五位與會者的平均年齡二十八歲,正巧是毛澤東的年齡。以後改變整個中國面貌的中國共產黨,最初就是由這樣一些年輕人成立起來的。他們或西裝革履,或身著長袍,是一色的知識分子。毛澤東在當時並不特別引人注目。

  代表們以「北大暑期旅行團」的名義住在上海法租界的博文女校,會址設在不遠處李漢俊的哥哥、同盟會元老李書城家裡,門牌是貝勒路樹德裡三號。七月二十三日正式開會,最後一天(三十一日)改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遊船上進行。大家推舉張國燾主持會議,毛澤東和周佛海做記錄。會議正式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並通過了黨綱,選舉陳獨秀、張國燾、李達組成中央局,陳獨秀為書記。關於党成立後的中心任務,會議確定要組織工會,領導工人運動。

  毛澤東除擔任記錄外,只作過一次發言,介紹長沙共產主義小組的情況。的確,毛澤東有著許多實際活動經驗,但他不像在座的李漢俊、劉仁靜、李達等精通外文,飽讀馬克思著作。共產黨的第一次會議上,不少人常常引經據典,涉及許多理論問題。毛澤東給與會者留下的印象是老成持重,沉默寡言,「很少發言,但他十分注意聽取別人的發言」⑨。他很注意思考和消化同志們的意見,常在住的屋子裡「走走想想,搔首尋思」,乃至「同志們經過窗前向他打交道的時候,他都不曾看到,有些同志不能體諒,反而說他是個『書呆子』『神經質』」⑩。

  八月中旬,毛澤東回到長沙。因身體不舒服,便住在船山學社,以養病為主。他抓緊時間讀了些書,特別「把英文作為主課,每天多少必讀幾句,誠已曉得非讀不可了」⑾。

  他的心情是愉快的。要做的事情很多,怎樣開展工作?黨的「一大」會議並沒有提供具體的辦法。各地黨組織的工作,一般從兩方面著手:一、利用職業關係進行宣傳和發展黨員;二、想法接近工人,組織工人運動。毛澤東也是這樣開始他建黨初期的活動的。

  回湘不久,他被聘為湖南第一師範的國文教員,隨即辭掉一師附小主事職務,推薦何叔衡接任。他們覺得党需要有一個加強理論學習和宣傳的公開場所,便利用船山學社的社址和經費,創辦了一所湖南自修大學。

  創辦自修大學是毛澤東的夙願。早在一年多以前他就設想過。毛澤東先後起草了自修大學的《組織大綱》和《創立宣言》。裡面說「自修大學為一種平民主義的大學」,採取自學為主的方法,研究各種學術,並注意勞動,「求知識與勞力兩階級之接近」,是「取古代書院的形式,納入現代學校的內容,而為適合人性便利研究的一種特別組織」。學校發出的《入學須知》中申明:「我們的目的在改造現社會。我們的求學是求實現這個目的的學問」。九月開學時,入校者只有一人,即後來著名的共產黨員夏明翰。到一九二三年十一月,省長趙恒惕以「所倡學說不正,有害治安」的罪名封閉了湖南自修大學。這時,自修大學及附設補習學校已經培養了來自湖南三十四個縣和外省四個縣的二百多名青年。

  在創辦湖南自修大學的同時,毛澤東著手組建湖南地方黨組織。十月十日,湖南省的共產黨支部成立,毛澤東任書記,成員有何叔衡、易禮容等。

  支部租了小吳門外清水塘二十二號一處平房,作為秘密活動機關。清水塘在城郊,地方比較偏僻,所住多為菜農,菜畦裡有兩口水塘,上塘水濁,下塘水清,由此得名。門前有一條路直通小吳門,人來人往不大引人注意。毛澤東和楊開慧從一九二一年十月搬到清水塘,一直住到一九二三年四月離開長沙。

  湖南黨支部成立後,毛澤東著手在工人和學生中發展黨員,建立党的基層組織。為了接近工人,他脫下長衫,換上粗布短褂,赤腳穿了草鞋,到工人聚集的地方去,同他們做朋友。先後在第一紗廠、電燈公司、造幣廠、黑冶煉廠,以及泥木、縫紉、印刷等行業中吸收一些先進分子入黨。在學生中,首先是在自修大學、第一師範、商業專門學校、第一中學、甲種工業學校等基礎較好的學校發展黨員,有的學校還建立了支部。毛澤東還兩次到衡陽省立第三師範,建立黨支部。兩次到安源煤礦瞭解情況,並於一九二二年二月成立了中共安源支部,由李立三任書記,是湖南黨組織領導的最早的產業工人黨支部。夏曦、郭亮、陳昌、夏明翰、蔣先雲、毛澤民、黃靜源、楊開慧等,都是在這個時期入黨的。

  到一九二二年五月,湖南(包括江西萍鄉安源)已有中共黨員三十人。毛澤東和何叔衡在中共湖南支部的基礎上建立了中共湘區委員會,毛澤東任書記。委員有何叔衡、易禮容、李立三等,後來增加郭亮。區委機關仍設在清水塘二十二號。楊開慧實際上擔任區委的機要和交通聯絡工作。

  這個期間,毛澤東還以中共湘區委員會書記身分兼任社會主義青年團長沙執行委員會書記,領導湘區團組織建設工作。一九二二年六月七日至十五日,他連續三次給當時在團中央機關工作的張秋人寫信,報告和聯繫團務。六月十七日,毛澤東主持召開長沙地方團員大會,在團執行委員會下面,特設立了學生運動、勞工運動、社會教育運動、婦女運動、政治宣傳等七個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政黨。十分自然,中共「一大」閉幕後,便把發展工人運動作為自己工作的重點所在。一九二一年八月中旬,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作為公開領導工人運動的機關。十月,在長沙成立了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毛澤東任主任。

  儘管毛澤東在一師時辦過工人夜校,但從事工人運動對他仍是件缺乏經驗的陌生事情。他辦事歷來不尚空談,而是腳踏實地,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把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

  在湖南從事工運,首先遇到的問題,是如何爭取湖南勞工會。這是個在湖南工人中較有基礎而又受無政府工團主義影響的工人團體。它只作經濟鬥爭,組織原則是「剷除領袖的合議制」,絕對打破領袖觀念和男女界限,一九二〇年十一月二十日在長沙成立。主要創始人是黃愛和龐人銓,會員約七千人。

  ⑥ 蔡和森致毛澤東信,1920年8月13日。
  ⑦ 李達:《中國共產黨的發起和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會經過的回憶》(1955年8月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現代史研究室、中國革命博物館黨史研究室選編:《「一大」前後》(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頁。
  ⑧ 《謝覺哉日記》上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9頁。
  ⑨ 劉仁靜:《回憶黨的「一大」》(1979年3月14日、17日),《「一大」前後》(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5頁。
  ⑩ 李達:《中國共產黨的發起和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會的回憶》,《「一大」前後》(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頁。
  ⑾毛澤東致蕭子升信,1921年9月28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