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
一四六 |
|
尾聲 儘管有諸多過失,但毛澤東有幸使中國有了新的開端。毛澤東是20世紀富有魅力的政治家。 當然,如果毛澤東不在20世紀30年代成為領袖,那麼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就不可能掌權。一場沒有毛澤東的共產主義運動肯定會遜色不少,它將失去其應有的、區別於其他國家共產主義運動的特色。 是什麼使他成功地掌握黨政權力,取得最偉大的成就?那就是他特有的火一般的熱情。沒有這個,就沒有人能像毛澤東那樣隨著中國末代王朝的衰落來點燃他的時代。他很自信,也堅信他的農民軍隊最終會勝利。這——不僅僅是對權力的渴望——賦予他堅如磐石的意志。 這種改變大國政治秩序的個性特徵的力量,並不是獨立的,而是與時代的社會特徵緊密相連的。毛澤東生長於動亂年代,那時人們呼喚一隻可以拯救他們的強有力的手。在那個激烈動盪的年代,那些意欲擁護像毛澤東這樣的決意反傳統者遍地皆是,可謂空前絕後。 那也是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年代,中國像是準備了百場節目的狂歡場地,待演的節目都在謀求公眾的允諾以便隨時登場。共產黨人、國民黨人、軍閥、土匪、教徒、外國探險家以及冠以其他名稱的人物,全都旋轉著擁擠在一起。興起、敗落、曇花一現的聯盟,方生方死的新行動計劃,在這種環境中,一個意志堅決的人,有著千載難逢的良機與世爭雄,變革社會。 與這狂歡場地上的其他人物一樣,毛澤東也以身相搏,並且氣運亨通。有三四次,毛澤東以毫髮之差避過了滅頂之災。長征結束後,他之所以贏得中國共產黨的指揮權,部分原因就在於他的主要競爭對手在掙扎著通過西藏時時運不濟。 在諸多混亂的大事件中,日本進攻中國的時間選擇對毛澤東大為有利——這挫敗了蔣介石的計劃。在一群身居中國共產黨領導者地位的冷靜而又富有謀略的人中,毛澤東因與莫斯科及第三國際保持一定距離而免遭毀滅。然而,幾乎每一位贊同蘇聯拙劣建議的中國領導人,都因此在中國共產黨內失去了立足之地。毛澤東是在巧妙消除不適應中國的克里姆林宮策略過程中倖存下來的。 毛澤東的秘訣在於他深知暴力的必要性,實際上他也樂於此道。毛澤東拿起槍走向農村,走在了別人的前面,他離開了那些待在上海的人。 在戰爭中,毛澤東憑藉兩個長人之處而得心應手:靈活機動的策略和使下屬領會其策略的能力。 毛澤東曾自稱為中間偏「左」派。這也是他的方法。他確實在農村對父親發出過絕妙的最後通碟,確實經常靈活地利用「統一戰線」孤立過主要敵手;確實有意放縱過「左」派的那些好鬥的傢伙,並在他們能量耗盡、成為多餘之物時制服他們。 他的共產主義目標和對右派的嫉恨每每使他躍向左邊,但極左不是他精神上的迷戀之處。他喜歡這種騎牆的姿勢。當他願意的時候,用一支諷刺的利箭或一劑現實主義的苦藥,他就可以反駁右傾,而且又抑制「左」傾。他常說「兩條腿走路」。這種天然的均衡性——有點像古代中國人信奉的陰陽剛柔相濟的二重性——在毛澤東的全盛時期,對毛澤東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他博覽群書,足智多謀,而且他來自中國的內地。這兩個因素都同樣重要。在革命的熱潮中,他能冷靜明智地駕馭群眾的激情。 毛澤東也曾為一些過激行為興奮激昂——如許多人在行將滅亡的舊中國面前所表現的那樣——然而他又能持超然之態分析自己所獲的經驗。 最後,不能撇開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特點來解釋毛澤東的品格。索馬裡能產生一位毛澤東這樣的人物嗎?新西蘭能嗎?我們不能僅僅從其個體心理特質來說明毛澤東的成功。舊中國產生了堅定的、反叛的、神奇的毛澤東,正像毛澤東締造了新中國一樣真實而合乎邏輯。 在中國和世界歷史上,毛澤東都佔有重要地位。毛澤東領導了一場摧毀舊中國的革命,與其他任何主要國家急劇的社會變遷相比,他推動中國進入改革的運動可能更加劇烈。他為世界上這一最古老又最龐大的政體恢復了獨立,贏得了地位。 就20世紀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社會而言,志在成為主宰人物的必定是位巨人。在有記載的中國三千年的整個歷史中,毛澤東可以列人十多位最主要的統治者之中。 作為一位統一者,他可與漢朝(漢高祖)、隋朝(隋文帝)、唐朝(唐太宗)和明朝(朱洪武)的開國皇帝並駕齊驅。甚至可與他眼中的英雄、氣掃六合的秦始皇相提並論——秦始皇在耶穌降生前221年就統一了中國。 作為中國社會的改造者,他要勝過隋朝和明朝的兩位開國皇帝——因為他們幾乎未改變社會體制——並且,這一點只有反傳統的秦始皇才能與他匹敵。或許還有王莽(公元8-23年在位)——他是在封建主義寒冬中提前報春的社會主義之鳥。 作為一種學說的創始人,毛澤東超過了包括秦始皇在內的以前任何一位中國執政者。也許,堪與他並列的是建構了中國人生活模式的孔子及其他聖哲。在某些方面,毛澤東又超過他們,因為他生前就聲名遠揚;而中國大多數聖賢則是死後流芳。他類似太平天國的領導人洪秀全,但他在奪取和掌握中國的政權上比洪秀全更勝一籌。 毛澤東之所以顯得如此偉大,在於他的影響持續不斷地支撐著劇變的各個不同時期。他的生活經歷足以使他成為將馬克思、列寧、斯大林合為一體的中國革命的化身。 50多年前,毛澤東是中國的馬克思,因為他分析了被外國列強瓜分了的封建中國的諸種弊端。他成為中國的列寧是因為他領導造反者從農村包圍城市奪取了政權。1949年後,他又戴上了中國的斯大林這第三頂帽子,因為他要用泥刀和磚頭來建設一個社會主義新中國。 毛澤東不止是一種而至少是集五種角色於一身的人。他是點燃全國反抗烈火的農民運動組織者、軍事統帥、豪放不羈的浪漫主義詩人、賦予馬克思主義一種新的東方倫理的哲學家、全球最龐大的行政機構的政府領袖。 他是社會活動家,也是半知識分子,類似于拿破崙、戴高樂和丘吉爾。這類思想、行動一致的人物在動亂年代總是具有影響力。人們發現,歷史由於競爭領頑才顯得活生生。毛澤東堅信過去的美景可以再現于未來,這激起了他最初的政治雄心。他的獨特興趣在於歷史是如何演進的。他認為理想和非凡人物的堅強意志是歷史的關鍵所在。 這類集活動家和思想家于一身的人物與空想知識分子不同。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