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
九三 |
|
第十四章 修補體制(1958-1959) 「到1957年,他變成了另一個人。」一位在50年代早期就認識毛澤東的緬甸人後來回憶說,「他愈益靜坐沉思,顯出老相,且行動遲緩。」他們二人在天安門城樓上交談,「毛澤東的眼睛望著遠方,他在回憶朝鮮戰爭…… 度過艱難的1957年,毛澤東自莫斯科回來後,就把希望寄託在1958年的大躍進上。 他把5億農民趕進了2.4萬個人民公社的集體生活之中。他不僅想使經濟發展的速度加倍,而且試圖改造人們的靈魂。他要讓中國人民相信,革命並不是像其本身所表現出來的,是來自上面的一種壓力形式,而是人們發自道德選擇的絢麗花朵。 他在1月份北京的一次幹部會議上說:「我在北京住久了,就覺得腦子空了,一出北京,又有了東西。」 帶著沉著挑戰的心情,毛澤東南下到了南寧。他在邕江裡游泳(邕江流經南寧),在南湖公園的蘭花叢中漫步。他感到自己接觸了真正的中國。 在南寧的一次會議上談到長期存在的官僚作風時,他怒不可遏:「這個問題我講過一萬次了,但是一點用處也沒有。」「不管怎麼說,我還有點資歷吧,有些事應該給我打個招呼吧。」他怒氣衝衝地提到另一個問題。 他對作經濟計劃的專家說:「你們的文件,我兩年不看了,今年還不準備看。他對官僚機構的效率低下很不滿,他希望下邊有更多的能動性。 拆除城牆是好事,毛澤東以挑釁的口吻對一位高級知識分子說,這位知識分子看到北京的城牆被破壞,痛哭流淚。拆牌樓是好事,毛澤東固執地高聲說。很明顯,他不只是要拆除幾座舊城牆,他是在與他認為不合時宜的世界觀作鬥爭。 毛澤東用水來形象地比喻大躍進。他在一次談到要清除黨內的宗派等級思想時說:「臉是天天都要洗的。」他說,對那些變得傲慢自大的官員,「要澆上一盆冷水」。他還說到了「細菌」和「洗掉」積滿的灰塵。 他自己就下過水。他7次在武漢的長江水中游泳,而且每次都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暢遊。激流是一種挑戰,而水可使人的皮膚光潔。1957年,毛澤東感到煩躁不安,像一個好長時間沒有洗澡的人。到1958年,解脫的機會來了,毛澤東躍入水中盡情洗浴。 50年代後期的毛澤東一直不停地琢磨誰和他站在一起,誰想反對他。他發現在他的花園中毒草的數目遠遠地超過了強行種植的鮮花,便不能容忍。他在一次會議上說:「現在,全國究竟有多少人贊成社會主義,我正在和地方上的同志摸這個底。」 對毛澤東來說,1958年從1956年就開始了。「百花齊放」的口號令人失望,知識分子使毛澤東情緒低落。現在,他只信任那些未受過正規訓練的社會階層的能力。 毛澤東在北京的一次政府規劃會議上說:「青年人不壓迫老年人,老年人不會進步的。知識分子大多都是年老的,是1949年以前社會遺留下來的。正處在上升時期的年輕人更單純,對新的社會秩序更充滿熱情。 這位來自韶山的人總結說:「譬如積薪,後來居上。」 在一定程度上說,毛澤東自1958年以來所做的一切,都可以在他早年沒有實現的理想中找到根源。同時毛澤東也不滿於蘇聯的道路,不滿於當時的中國對蘇聯的效仿。毛澤東還開始了與幻影的鬥爭,因為新中國已經出現的東西和他希望出現的東西之間存在著差距。 毛澤東之所以要對體制進行修補,還有一個根本原因——他越來越感到自己終有一天要死去。 「就像養豬一樣,」這位農家子在談到「大躍進」時說,「骨架在頭四個月就定型了。「大躍進」的目的就是「建造這種骨架」。 「大躍進」實際上是一種發展的思想,但它不是清晰、一致同意和具體詳細的發展計劃。 極為矛盾的是,毛澤東這位「五四」精神的產兒,在「大躍進」期間創造了一種近乎宗教色彩的氣氛。「敢叫日月換新天」,「改天換地」,這類口號廣為流傳。當工人們被迫通宵待在工廠以完成過高的定額時,他們看到牆上有這樣一條標語:「一夜賽千年」。這很天真,但也極具感染力。甚至連監獄中的犯人也被觸及到了。一位在「大躍進」期間服刑的犯人(後來離開中國)回憶說,他妻子給他寫信說,為了支持大煉鋼鐵,她已把他們結婚時的鐵床獻給了國家。 在同一所監獄,犯人們積極參加消滅蒼蠅的運動。監獄給每個犯人的定額是一天要打死50只蒼蠅,超額完成數可以累積起來或用來換香煙。 毛澤東的情緒也被「大躍進」的熱潮提了起來。儘管他的一些同事很保守,儘管後來很多中國人為自己的虔誠努力被擺佈而不滿.毛澤東本人則因1958年的新政策而意氣風發。 毛澤東想起了他最近與莫斯科進行的核武器問題談判,他形象地比喻說:「我們國家像一顆原子彈,一旦爆炸,就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我們能夠做到以前從未做過的事情。 他在中南海的辦公室裡也拍打蒼蠅。在杭州,他夜間在別墅外的小路上散步時,也要追趕偶爾飛過的蚊子。他為自己沒有打死過老鼠感到遺憾(老鼠也是四害之一)。他把自己與中國幾千年前的孔聖人相比,「幾千年來,包括孔夫子在內都沒有搞過除四害,」毛澤東的頭腦隨著統計上的估計而膨脹著。 10個月的時間建成了人民大會堂(在蘇聯專家認為這個設想不可能完成之後),這難道不說明共產主義精神已經在中國出現嗎?12000名建設者每天干12個小時的活,而不是標準的8個小時。毛澤東在談到這些人時說:「他們需要物質刺激嗎?他們需要額外的報酬嗎?他們不需要,他們不需要那些東西。」這種從社會主義道德向共產主義道德過渡的速度,使毛澤東非常激動。他宣稱:「這不只是『按勞分配』的問題,其中還有列寧的『共產主義星期六』的偉大思想。 一天晚上,毛澤東在訪問了幾家工廠歸來後,被工人們的沖天幹勁所鼓舞,他揮毫抄寫了一首感情充沛的詩用以讚揚工農階級的風發意氣,也表達了對組織工作的不滿: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