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
八四 |
|
新年貼出的春聯也換上了新內容。以前春聯的內容是美德和富裕,現在你要貼上實現五年計劃的標語。從傳遍千家萬戶的喇叭中傳出來的也是新口號。「中國共產黨萬歲」是聽到最多的口號之一。 走進每一節火車廂,都可以聽到女播音員清脆的聲音:「我們就要到達北京了,那是毛主席居住的地方。」播音員們把播放唱片音樂和啟發式宣傳的職責結合起來,她們刺耳的聲音使新中國保持思想上的警覺。 他們果真如此嗎?主要問題是社會性的而不是思想觀念上的。人民以建設者的姿態共同做對中國非常重要的工作,至於每個人內心裡究竟怎樣想,毛主席很快就發現他自己也不瞭解。 毛澤東讓中國尋求一種單一的世界觀。他喜歡聽解放軍軍官為士兵洗襪子、內衣褲一類的事,以顯示差別已隨風而去。在這種姿態拍打下他的時代開始了,在一個幅員遼闊、等級意識強、相當看重物質的社會它絕不會真正達到制度化。然而將軍自己洗襪子的可能性確實存在,這是容忍落後,激起人民去努力使中國成為一片更好的淨土。如果沒有這種帶有偶然性的姿態,中國不見得會更好一些。 在50年代,毛澤東的中國是比斯大林的蘇聯更為自在、更少憤世嫉俗的地方。大多數人似乎具有工作的精神而不是把眼睛盯著鐘點。他們似乎可以在公園或在家中放鬆一下,社會主義不會削弱中國廚師的奉獻。 另一方面,毛澤東並沒有打破中國人由來已久的自得其樂的思想。他沒有激勵他的人民去探討中國以外的事情。中國就是他們的世界,他們的視野是這樣的狹小。 毛澤東的中國像是一個大家庭。他要求人民要像過去尊重宗族關係那樣,建立並尊重新型的同志式的親密關係。當聽說他的兒子戰死在朝鮮戰場上時,他所說的話反映了這一點。噩耗傳來,他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沉默了好久才說:「沒有犧牲就沒有勝利。犧牲我的兒子和犧牲別人的兒子是一樣的。 諸如此類的關係在中國並不新奇。在漢語中,「大家庭」是指「所有的人」。古代的君臣關係如同父子關係。縣官被稱為「父母官」。任何人都不是真正獨立的個體。包辦他人的事被看作是天經地義的。 這樣,法律的作用就很小。父母從來不通過法律來解決與子女的糾紛,子女也沒有訴諸法律的自主權。 毛澤東的中國就是這樣。如同在舊中國的家庭裡孩子有一種安全感一樣,在毛澤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也有這種感覺。在過去,如果父親指責孩子有錯誤行為,孩子沒有權利為自己辯護或要求公眾裁決。毛澤東的公民也是如此。父親對子女是恩威並重,毛澤東的權力也是與其思想的威望密不可分的。團結合作的大家庭而非有限公司,正是毛澤東的目標所在。 這一事實能說明毛澤東與中國存在著對抗嗎?很難這樣說,至少目前還不是。 毛澤東奪取政權的方式是從本國實際出發的。他脫去了馬克思主義身上的西裝,並給它穿上中國的長袍。他像農民起義者一樣上山打遊擊,而不是像列寧佔領聖?彼得堡的十月革命那樣去攻佔上海。他的奮鬥目標也是從中國傳統中採擷而來的。他認為未來的共產主義國家就是實現大同世界。 他同宗教沒有太大的鬥爭。卡斯特羅要反宗教,波蘭人要反宗教,甚至蘇聯在某種程度上也要反宗教。在中國,對另一個世界景觀的嚮往要比天主教的古巴和波蘭以及東正教的俄國更淡漠。 毛澤東將自己融人中國的精神傳統就如戴手套一樣方便。孔子不相信有上帝其人,毛澤東也沒有廢黝什麼東西。孔子相信宇宙有其內在的規律性,毛澤東也是如此。 對於毛澤東主義者來說,道義上的真理受制于自然秩序,這與清朝達官有共同之處。 然而,毛澤東的確同中國——同兩個中國發生了衝突。例如,在這一文明中,極少有過靠社會紐帶緊緊維繫在一起的如此強大的國家政權。毛澤東的政權用法規來管理人民,這只有在2200年前的秦始皇朝代能夠這樣,秦始皇以後的朝代很少如此。 他用中國的法家傳統、依靠管理法令而不是占統治地位的儒家公德思想把中國治理得井井有條。 毛澤東甚至還與他自己創立的新中國相矛盾。作為一個新法家,他使中國從束縛和神秘中獲取了自由。這些束縛和神秘就是:家族壓迫、對天的敬畏、極端的地方觀念。但他又是一位名副其實的中國整體主義者,他要把億萬中國人按照一種新的方案結合起來。他的新國家已開始培養現代公民,但要多長時間這些公民才能跳出受前現代社會影響很深的毛澤東的體制呢? 這仍是未來的危機之所在。 尼赫魯來了,這是一次重要的訪問。因為印度對毛澤東來說很重要,尼赫魯引起了毛澤東的興趣。尼赫魯不像大多數印度人那樣令人難以理解。他是一個現代人——不像莫拉爾吉?德賽那樣喝小便。在1949年,毛澤東曾譴責這個印度人是終將被掃進歷史垃圾堆的資產階級分子。這次來訪時,毛澤東以極大的敬重之情,熱情洋溢地讚揚尼赫魯反抗英國人的鬥爭。 但是,在談到核戰爭時,毛澤東的論斷卻令尼赫魯大為震驚。毛澤東說:「他(指尼赫魯)相信,如果原子戰爭爆發,整個人類將毀滅。我認為,即使發生最壞的事情,也不過是有一半1954年10月21日,毛澤東和印度共和國總理尼赫魯在印度駐華大使舉行的招待會上。 我們發現,毛澤東的這種自信像其他的許多觀點一樣,是從中國古代歷史中得到啟發。1956年他在黨的「八大」上說:「戰爭危險的存在用不著害怕。死掉一半人在中國歷史上發生過不止一次。漢武帝時期人口是五千萬,到三國兩晉和南北朝時期減少到一千萬。」毛澤東又進一步舉出許多類似的例子,說明人口減少並不影響文明的進步。(見《毛澤東思想萬歲》,208頁)。19690萬人死去,另一半人會活下去直到消滅帝國主義,全世界都變為社會主義。」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