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毛岸英在朝鮮戰場 | 上頁 下頁
二二


  黨小組會剛剛結束,毛岸英就找郭洪光談心。郭洪光彙報思想時,流露出不願在機關工作、想回部隊帶兵的想法。毛岸英當時想批評他幾句,但考慮到剛剛認識,對他的情況還不太熟悉,所以話到嘴邊又咽回去了。第二天,他找張養吾商量:「小郭的思想好像不對頭,你看我們該怎樣幫助他呢?」

  「郭洪光原來是廖漢生部隊的一個連長,也許當警衛員不太習慣。再說,這次跟彭總出來,誰也沒料到要出國打仗,他可能感到太突然,就有了點想法。」張養吾沉吟著說。

  「彭總事先沒給你們講清楚?」毛岸英不解地問。

  「嘿,中央派飛機到西安接彭總,我們還以為是去北京參加經濟工作會議的呢,腦子裡裝的還是如何開發建設大西北。」張養吾笑著說,「彭總把我這個行政秘書給帶來了,反倒把軍事秘書留在了西安,到了北京我們才知道是要去抗美援朝。」

  「哦,原來是這樣!」

  「是啊!」張養吾點了一下頭,「所以,小郭有點想法也不足為怪。你再跟他好好談談,多做些開導工作,我也找他聊聊,我想他的思想疙瘩是能夠解開的。」

  毛岸英接受了張養吾的建議,像老朋友似的再次找郭洪光談心。他首先就這次戰爭該不該打、願不願打、能不能打、敢不敢打談了自己的看法,接著又結合自己在蘇聯當兵駕駛坦克打到德國的經歷,談了打贏這場戰爭的信心和決心,最後談到自己剛結婚一年,妻子生病正在住院,為什麼還要堅決請求參加志願軍……

  郭洪光聽後非常感動,他握住毛岸英的手十分真誠地說:「毛翻譯,我想通了,你是地方同志,還主動要求到朝鮮來。我本來就是軍人,理應服從命令聽指揮,黨員在關鍵時刻不能後退,請黨組織看我今後的實際行動吧!」

  以後的事實證明,郭洪光沒有食言,他盡心盡職地照顧和保護彭德懷,在朝鮮戰場上熬過了最艱難的階段,一直到第五次戰役結束後才回國。

  雖然還是仲秋季節,但是瀋陽的十月已經十分寒冷,瑟瑟秋風,挾裹著幾分嚴冬的肅殺。夜已經很深了,毛岸英仍無倦意。因為是頭一次來到祖國東北,又很快就要投入抗美援朝的戰爭中去,他的心情格外激動。看了一會兒書,他坐在床上開始寫日記。火熱而又激蕩的年代,人們的語言也帶有明顯的時代印記,他的日記第一句就是:我又全身心地投入為正義而戰了……

  掛鐘的時針指向淩晨三點,彭德懷背著手踱進毛岸英的房間,看到他背靠鋪蓋卷還在寫東西,不由心疼地說:「岸英,天不早了,怎麼還沒睡?」

  「彭總,你不是也沒睡嗎?」毛岸英要穿鞋下地。

  「別動!你我都該睡覺了。」彭德懷走到窗前把窗簾拉嚴實,然後走回自己的房間。

  一覺醒來,天已大亮,初升的太陽像一個羞澀少女,正紅著臉向他問好。毛岸英不禁心中自責:「日上三竿我獨眠,太不應該了。」他趕忙起來洗漱,冰冷的涼水振作了他的精神。他悄悄來到彭德懷的房間,只見彭老總正面對地圖凝眸沉思,不時用鉛筆在地圖上勾來畫去,於是問道:「彭總,你一宿沒睡?」

  「我想你也不會睡好的,打仗差不多都是這樣,沒打之前不餓不困,等打完了仗,餓得胃翻滾,困得連衣服都不想脫。」彭德懷指著地圖說,「岸英,朝鮮是個狹長的半島,三面環海,縱長約九百公里,橫寬約二百公里,北部山高林密,地形狹窄,峰巒起伏,溝壑縱橫,我一直在想這個仗該怎麼打呀!」不待岸英回答,他又吩咐,「聽說國民黨軍隊敗退時扔在瀋陽不少圖書資料,你發揮一下你的優勢,去看看有沒有用得上的。」

  「是!」毛岸英挺身立正,領命而去。做這種案牘工作,毛岸英可說是駕輕就熟。在有關部門的配合下,岸英很快就找到了國民黨敗退時未及帶走的大量英、俄文軍事資料,他淘沙揀金,挑出有關二戰以來美軍的發展變化、麥克阿瑟其人及作戰經驗等方面的內容,直接對著原文翻譯給彭老總聽。彭德懷聽得很認真,每每聽完一份資料介紹,他都會慨歎不已:「哎!我老了,不然我也要學外文。」

  在瀋陽,彭德懷夜以繼日地同東北的黨政軍領導同志研究後方的糧草、軍械、醫療救護、民工擔架等問題。他對岸英等人說,這些工作,本來毛主席和周總理都安排得妥妥當當了,但我們是領兵率將幹具體工作的,對各個環節都要瞭解透徹,胸有成竹才敢排兵佈陣。這出國打仗,要說粗就得像榴彈炮出膛那麼有勁兒,要說細就要看得清士兵刺刀尖的顫抖。

  在東北軍區第三招待所會議室,彭德懷和高崗召開了軍以上幹部會議。出席會議的有東北軍區副司令員賀晉年,十三兵團司令員鄧華、政委賴傳珠、第一副司令員洪學智、副司令員韓先楚、參謀長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以及該兵團所屬的各軍軍長和政委。鄧華介紹了參戰部隊各軍的領導,彭德懷與他們一一握手。會議由高崗主持,彭德懷宣佈了中央出兵援朝的決定。

  彭德懷在講話中首先闡明了當時形勢和我國出兵參戰的必要性,接著說:「這次率兵出征,不同以往,美軍海、陸、空三軍都是現代化裝備,而志願軍基本上還是『小米加步槍』。加上異國作戰,朝鮮幅員狹小,不像我們國內活動餘地大。而且地理民情不熟,語言不通,部隊作戰所需物資絕大部分要靠國內補給,這就加重了後勤方面的困難。但是不管有什麼困難,我們必須打好這一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