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李志民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
第十三章 抗美援朝七年(4) |
|
四月九日,我兵團在篤莊洞召開師以上幹部會議,傳達志願軍總部會議精神。幹部們一聽說兵團擔任西線主力突擊任務,都表示要以打好出國第一仗的實際行動回答上級的信任。但是我並不滿足于部隊求戰情緒的高漲,會後,即與政治部主任陳先瑞一起帶領政治部的幹部深入連隊,瞭解思想情況,同各級政工幹部研究深入戰前動員,解決思想問題和實際困難的種種切實可行的措施。 在瞭解情況的基礎上,起草了以司令員楊得志、政治委員李志民、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鄭維山、政治部主任陳先瑞的名義向全兵團發出的《打好出國第一仗的戰鬥動員令》: 「同志們!加緊準備,等待攻擊的命令吧!你們大顯身手的機會來到了。只要命令一下,上級指到哪裡,就向哪裡前進。人人奮勇當先,個個機智靈活,要攻就賽如猛虎,要守就穩如泰山,絕不輕易失去一個陣地;要追就拼命追趕,絕不放過一個敵人。要大膽穿插、分割敵人,要分割包圍殲滅敵人。擔任任何艱巨任務,不猶豫徘徊,碰到什麼困難,也不叫苦叫累。不怕敵人的飛機、坦克、大炮,要打落敵人的飛機,炸毀敵人的坦克,奪取敵人的大炮。不管我們面前的敵人是美國兵、英國兵,還是李偽軍,都要狠狠地打,痛痛地打,怎麼打得重就怎麼打,怎麼打得狠就怎麼打,怎麼能徹底消滅敵人就怎麼去消滅。」 「這是我們出國第一仗,我們要旗開得勝,全力打好這一仗……我們要在第一仗中經受考驗,要在第一仗中立功這個動員令通俗生動,慷慨激昂,字字鏗鏘,擲地有聲,有很強的鼓動性和號召力。動員令最後提出「打好出國第一仗」的口號,更是深入人心,成為整個兵團的行動口號。 我兵團黨委根據志願軍總部的部署,經過反復研究,集思廣益,確定了自己的作戰方案:六十三軍擔任左翼突擊,六十四軍擔任中央突擊,配屬的人民軍第一軍團擔任右翼突擊;六十五軍為第二梯隊,炮六師三十一團負責火力支援與掩護。任務是:在掃除臨津江以西之敵後,在德峴洞、無等裡地段上突破臨津江敵鞏固防線,首先殲滅紺岳山地區之英軍第十九旅;爾後向東豆川裡、旺方山、抱川方向突擊,協同第三、第九兵團會殲美二十四、二十五師。與此同時,突破臨津江後,以一個軍從英二十九旅與美三師的結合部插出去,割斷其聯繫,向議政府(地名)實施戰役迂回,斷敵退路,阻敵增援;得手後,以一部向漢城推進,並相機佔領之。人民軍第一軍團首先殲滅開城、汶上地區之敵,爾後繼續向高陽、漢城方向實施突擊,佔領漢城後擔任該城守備。 二十二日拂曉,我兵團所屬各部經一夜急行軍,進抵至臨津江北岸一線各預定的集結點。 臨津江是朝鮮中部的一條大江。江面寬一百米左右,水深一米,有些地段可以徒涉;漲潮時海水湧入,水面增寬達三百米,水深達三米;但江南岸多系絕壁,不易攀登。臨津江南北兩岸,山形多為南北走向,山川溝壑縱橫其間。距江岸約五公里的紺嶽山、六公里的磨義山、二十公里的道樂山等是江南主要制高點,敵人依託有利地形,構築有半掩蓋掩體和斷續塹壕,設有鐵絲網、佈雷區,以主力防守江南第一線高地及縱深諸要點,並以一部兵力控制江北麻田裡、鬥日場、金窟山諸點。在馬浦山以北架有坦克浮橋一座,構通臨津江南北,江中還布有鐵蒺藜。其炮兵火力可控制江面和江北諸要點及道路,要突破臨津江是相當困難的。 擔任第一梯隊左翼突擊任務的六十三軍一八七師,進行了深入的政治動員,廣泛發揚軍事民主,集群眾的智慧,利用敵人自恃工事堅固,又有飛機偵察,萬無一失,思想麻痹的弱點,在戰鬥發起之前的二十二日十六時即嚴格偽裝,採取多路縱隊,拉開距離,沿山間小道,抵近江岸。二十一時戰鬥發起後,該師四個團即以隱蔽突然的行動向敵防禦陣地發起進攻。敵倉促應戰。 我五五九團第二營首先以迅猛的動作在新岱渡過臨津江,攻佔了灘頭陣地,並迅速奪取了佳月裡和一四四·七高地;第一營繼第二營之後從右翼猛插,迅速攻佔積城,擊潰敵人反撲之後再攻佔了一二九高地、智馬裡東山。同時第五六一團第二營于二十一時二十分在石湖突破敵江防,其第五連連克敵兩個火力點,擊潰敵一個排之後,攻佔了一五二高地。此時,敵兩岸炮火逐漸加劇,敵機也飛臨江面掃射、投彈。但該師後續部隊毫不畏懼,冒著敵人密集的炮火,越過敵人幾道鐵絲網,涉過齊腰深的江水,僅一個多小時,就勝利地突破敵臨津江防線。楊得志和我在緊靠第一梯隊的前線指揮所掩蔽部指揮強渡,獲悉捷報後立即研究,通過報話機嘉獎一八七師,並鼓勵他們乘勝前進,搶佔制高點,向縱深發展。 六十三軍一八八師第一梯隊右翼第五六四團于二十一時三十分在伴隨火炮的支援下,在石隱沼以秘密迅速的動作徒涉臨津江,僅二十分鐘即突破敵江防,楔入敵江南陣地,接著,連續奪取敵灘頭各要點,粉碎敵人五次反撲,鞏固了江南第一線陣地。與此同時,左翼五六二團前鋒第一營二連一個班秘密徒涉臨津江,攀登南崖絕壁,奪取了馬浦裡以北橋頭堡,控制了敵浮橋,該團隨即以徒涉和過浮橋同時前進,佔領第一線陣地。該團一營二連佔領的二五七高地,居高臨下,直接控制敵馬浦裡浮橋和渡口,先後打退了敵二十余輛坦克支援下一個連至一個營的四次反撲,始終堅守陣地,保證後續部隊順利渡江。 二十三日拂曉,六十三軍全部強渡臨津江。各師先後乘勝穿插前進,穿越十五公里崎嶇山路,衝破敵人十餘次阻擊,攻下了紺嶽山,控制了臨津江南第一個制高點,割裂了英軍第二十九旅與美軍第三師的聯繫。主力繼續南進,二十五日十八時攻佔二三五高地主峰,殲滅雪馬裡英軍守敵一個營,突破了偽一師及英二十九旅主要防禦地帶,接著,分路追擊逃敵,先後殲滅偽一師一部及英二十九旅大部計四千余人,於二十六日奪取道樂山,二十七日進佔議政府。 但是,六十四軍渡江攻佔了長坡裡、高士洞一線後,遇到了美一軍坦克群的陸地封鎖和飛機大面積轟炸的瘋狂阻擊,進展緩慢。特別是擔任穿插分割任務的兩個師,被敵人緊緊纏住,難以突破。兵團指揮部鑒於情況緊迫,遂令第二梯隊六十五軍前往增援,並要求六十四軍以大部分兵力鉗制敵人,以一部分兵力迅速突破,向縱深發展,一定要完成志願軍總部賦予的分割迂回任務。 六十四軍廣大指戰員在陷入敵戰術縱深,遭敵四面攻擊,傷亡嚴重的困境中,仍以無畏精神奮力拼殺。一九〇師五六九團三營與協同作戰擔任穿插任務的兵團偵察支隊在正面攻擊的同時,勇猛地向敵後突進。這兩支部隊二十個小時打垮敵人七次阻擊,前進六十公里,佔領了通向漢城的交通要道議政府附近的制高點——道峰山,炸毀了山下公路的鐵橋,切斷了敵人的退路。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