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李志民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
第三章 東渡贛江反「圍剿」(7) |
|
這次埋伏待機二十多天,雖然敵人還沒出來,大家肚子餓又挨雨淋,吃了不少苦,但我們要相信總前委,相信毛澤東總政委的指揮,總前委和毛總政委下了決心,敵人不脫離富田陣地堅決不打,今天挨餓受苦,是為了釣大魚,打大勝仗。經過反復動員,部隊情緒逐漸穩定下來,我們又深入進行潛伏紀律的教育,要求大家埋伏時一定不能暴露目標,萬一某個人暴露目標,讓敵人察覺,整個誘敵計劃就會被破壞,前功盡棄。 為了提高部隊的情緒,我們在動員教育中,除了呼口號外,軍團的宣傳幹部還編了一首《消滅何應欽》的歌教大家唱,記得其中有一句「何跛(指何應欽)跳跳,老鄉(指北方部隊)來了,殲滅它,殲滅它!」調皮的戰士還模仿何應欽跛腳一瘸一拐地跳著,維妙維肖,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一掃部隊沉悶、煩躁的情緒。 我軍近敵而居二十五天,終於把敵人引了出來。五月十三日,敵王金鈺部所屬第二十八師公秉藩部和第四十七師上官雲相部的一個旅開始由富田分兩路向東固推進,十五日進到橋頭江、擇龍坑一線,脫離開富田鞏固陣地約四十裡。我三軍團按方面軍《殲擊由富田出犯之敵》的命令,擔任左路迂回包抄的任務,於十六日淩晨二時利用暗夜急行軍向敵側後隱蔽推進,於午前攻佔固陂後,截斷了敵人向吉安逃跑的退路。當天午夜,突然向敵人發起攻擊,激戰至十七日淩晨,在紅四軍的協同下,殲敵四十七師近一個旅,俘敵 三千餘人。與此同時,紅一軍團各部迅速殲滅了中洞和觀音崖、九寸嶺之敵,俘敵二十八師師長公秉藩,繳獲一百瓦大電臺一部。當時紅軍報上曾刊登全殲敵二十八師的捷報,新聞的副標題極生動地標示出「大叫」公兒「不應了」,描寫我軍攻入敵二十八師師部時,王金鈺還通過無線電臺與公秉藩聯絡,但師部已被我攻佔,公秉藩不知去向。當時我們以為公秉藩已被擊斃,此後得知,他十分狡猾,化裝成士兵混在俘虜群中沒有被發覺,和其他俘虜一起,我們發了三塊錢路費,把他放掉了,真是可惜。 首戰告捷。指戰員們看到紅軍報上的捷報,士氣大振。我紅三軍團和兄弟部隊一起,乘勝追殲逃敵,向東橫掃。五月十九日,在白沙殲滅了企圖北逃的敵四十三師郭華宗部大部和四十七師上官方相部一個旅。與此同時,紅十二軍攻佔沙溪。各路敵軍聞風而逃,敵四十七師上官方相部一個旅和五十四師郝夢齡部連夜逃往永豐;敵十九路軍蔣光鼐部也由城崗圩撤回興國並向贛州撤退。 白沙戰鬥勝利後,五月二十一日,我紅三軍團第六師追到中村,偵察得知中村有敵二十七師高樹勳部一個旅據守,這股敵人是由南團向沙溪增援的部隊,在紅十二軍攻佔沙溪後,倉皇退到中村,企圖掩護其乏力撤退。方面軍總前委根據三軍團的報告,于晚上七時五十分發出《攻擊中村的命令》,命我紅三軍團擔任左翼,沿地盤源、丁家嶺、西源壟三路攻擊中村之東北編;由紅四軍任右翼,攻擊中村南端;紅三軍、紅十二軍為總預備隊。 二十二日淩晨三時,紅三軍團由石馬附近出發,六時半到達攻擊預備陣地,與紅四軍密切協同,經過一個上午的激戰,于下午一時佔領中村,殲敵二十七師第八十一旅,活捉敵旅長王恩布,俘敵官兵三千余人。殘敵竄回樂安。當晚,我軍追至南團,孫連仲率二十五師倉皇撤回宜黃。 二十三日,敵第六路軍總指揮朱紹良懾于紅軍聲威,留第五師胡祖玉部四個團守衛廣昌,率第八師毛炳文部、第二十四師許克祥部向南豐撤退。方面軍總前委為擴大戰果,二十八日,一面令紅四軍第十師北上南豐,協同紅三軍切斷南豐與建寧之敵的聯繫,孤立建寧守敵;一面親率我紅三軍團及紅十二軍(欠第三十四師)突襲建寧城。紅三軍團為攻城部隊,紅十二軍為預備隊,於三十一日乘敵立足未穩,從敵左右兩翼發起攻擊。 紅三軍團攻擊建寧西面和北面,首先攻克了建寧北門外的溪口和龍壁山高地,並派出一個師,從溪口塔下方向強渡濉溪,從建寧以東迂回包抄,迅速殲滅了東山頭陣地守敵,繳獲山炮兩門,立即調轉炮口,封鎖東門外的萬安橋,此時,紅十二軍亦從南門插到城東包圍敵人。經過激烈戰鬥,于下午六時攻佔建寧城,殲敵五十六師劉和鼎部三個多團。 至此,我軍十五天橫掃七百里,連打五仗,消滅國民黨軍三萬多人,繳槍二萬多支,勝利地粉碎了敵人的第二次反革命「圍剿」。正如毛澤東同志《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詞中所生動描繪的:「七百里驅十五日,贛水蒼茫閩山碧,橫掃千軍如卷席。有人 泣,為營步步嗟何及!」 十五天長驅七百里,從江西打到福建,又行軍又打仗確實很辛苦,但部隊迫敵而居二十五天,早憋了一肚子氣,所以,當敵公秉藩部脫離富因鞏固陣地四十裡,部隊奉命出擊時,廣大指戰員熬出了頭,個個高興極了,真似猛虎下山,直撲羊群,打得十分勇猛。首戰告捷後,士氣更高,不待喘口氣就猛追敵人。在追擊途中,大家邊快步行進邊議論: 有的說:「毛總政委真是神人,神機妙算,料定敵人會離開富田『烏龜殼』!」 有的說:「敵人是聽咱毛總政委指揮的,叫他入甕,他敢不來!」 還有的說:「我真憋不住了,身上都長了蝨子羅。哈哈,這下可把公秉藩這小子逮住了,出了這口悶氣!」 這種邊迫擊邊議論,實際上也是群眾性的戰鬥總結,一種群眾自我教育的方法,使「誘敵深入」的戰略思想更加深入人心。這種議論,不僅不影響行軍速度,而且無形中成為群眾性的政治鼓動,使鬥志更高,步伐更快,追殲敵人的信心和決心更大。 在追殲逃敵的進軍途中,由於敵人跑得快,敵情多變,我們惟恐失卻戰機,真是馬不停蹄地追擊。往往部隊剛停下休息做飯,接到上級繼續追擊的命令,連飯也顧不得吃又立即出發;有時炊事員做好飯送到指定地點,部隊已經出發,追也追不上,做好的飯沒有人吃,只好送給支前的民工、擔架隊吃,而部隊又得餓著肚子趕路,但大家毫無怨言。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