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梁漱溟傳 | 上頁 下頁
三七


  §第十章 只發言,不行動

  §一、憲政不適合中國

  早在1941年,中國抗日戰爭形勢有所好轉之時,梁漱溟就開始從文化角度思考中國所以不能強盛的原因,只是因為連年戰亂,之後又忙於調停國共矛盾,無法深入。此次脫離政治,使他得以繼續先前之課題。11月,他辭去了民盟秘書長職務後,回到重慶北碚創辦勉仁書院,一方面講學,一面潛心研究,希望從文化角度解決中國的社會問題,並著手寫作他考慮已久的問題——《中國文化要義》。

  梁漱溟基於他的新儒家的角度,重新研究了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傳統社會結構,自以為找到了中國何以前期輝煌、強大而後期卻落伍於世界潮流的原因。

  他又比較研究了西方文化、中國文化和印度文化,認為中國文化自有其特殊性,其未來的發展前途也自成體系,不能盲目地效法西方近代已走過的路。

  通過對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社會的分析,對中、西、印度三種文化的比較研究,他更加堅信自己過去對中國未來光輝前景的判斷,從而得出了他一貫認為卻不敢確定的結論:憲政不適合中國的國情,如果硬性模仿西方民主的形式,實際並不能給中國帶來民主,反而將引起混亂和災難。

  1946年11月12日,國民黨政府不顧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的反對,單方面決定召開國民大會,制定並通過了《中華民國憲法》,並宣佈于明年12月25日起施行。1947年3月15日,國民黨在南京召開六屆三中全會,研究如何促進憲政、做好行憲工作。6月13日,「選舉總事務所」在一片反對聲中成立,11月,又成立了所謂國民大會籌備委員會和選舉指導委員會,並匆匆在各地舉行「國大」代表選舉。

  對於國民黨的為製造民主、和平假像而匆忙推行憲政的拙劣行徑,梁漱溟深不以為然,戲稱之為「選災」。但他既然已聲明退出政治,就不便針對國民黨政府發表攻擊,於是利用學術問題為掩護,從文化角度說明中國目前並不具備推行憲政的條件。強制推行,不但不能給中國帶來民主,反而會給人民帶來人為的災難。總之,中國既然不適合走憲政之路,就不必勉強去走。

  梁漱溟的與眾不同的見解,使忙於行憲的國民黨大為惱火,但苦於梁漱溟乃是借學術探討的幌子,不好在政治上進行反擊。但在文化界中,卻引起了相當大的反響,引起張東蓀、郭叔士、費孝通等人著文討論。他們雖然同意梁的中國目前不具備推行憲政的條件的論斷,但否認中國不適合實行憲政的說法,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平的實現、人民的覺醒與開化,中國一定會走上憲政之路。

  對於張、郭等人的批判,梁漱溟不願作答。他聲明,自己的《中國文化要義》即將完成,大家可以由此書明白他的真實想法和具體主張,他就不一一作答了,大家如有疑問,可以看書。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