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梁思成和林徽因 | 上頁 下頁
1.膝下愛子(3)


  儘管他的學術和政治活動吸引了他的很多注意力,梁啟超還是非常認真地履行了他父親的職責。在他對待孩子們的行為中,愛的情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他同時又遵守儒家的傳統,認為兒子(當然女兒也一樣)必須特別孝順父親。梁老先生對他的智慧高超滿懷信心,他關心的是把他的子嗣導上正確的思想和行為的軌道,給予他們恰當的教育以適應他為他們想好的職業,並使他們有一個好的婚姻。

  在他的書信和其他個人作品(由他的朋友丁文江在他死後彙集成冊,即1958年在臺北出版的《梁啟超年譜》)中,他說得很明白,儘管他愛著全家,但他最鍾愛的還是他頭生的女兒和長子——思順大姐和思成。

  當梁家從日本回到中國時大姐已經十八歲,早就該籌辦她的婚事了。

  梁啟超為她選擇的丈夫是一個叫做周國賢的從東南亞回來的年輕華僑。他既會中文又會英文,他十九歲時就受到康有為的注意並被他用為秘書。後來他在歐洲讀書。在他回國時梁啟超把他從康有為那裡要過來,任為翻譯兼秘書,並安排了他和大姐的婚事。

  按照儒家的做法,父親是一家之主,在安排兒女的婚事時甚至都可以不同他們商量。十年後梁啟超寫給大姐的一封信③,表明他已把讓兩個陌生人結婚的傳統做法現代化了。「我為你的婚姻非常自豪。我認為我的辦法是很好的。我首先仔細觀察了一個人,然後我介紹你們兩人認識,讓你們自己決定,我認為這是一種理想的婚姻制度。」大姐的第一個孩子,一個女兒,是1915年出生的。周國賢參加了中國領事處工作。並受到一系列的海外派遣,這使他們夫婦到了緬甸、菲律賓、加拿大和其他許多國家。

  父女間的關山阻隔使他們只好經常通信。梁啟超給女兒的信表明她是他的一個知己。他把他對於家庭的觀察和擔心和其他私事告訴她並徵求她的意見。儘管他在向他的其他孩子之間的關係中仍然是那傳統的全智全能的父親,他同她總是能夠超越那二十年的年齡差距,平等地商量問題。這說明她已填補了他結髮妻子和忙於家務的第二個夫人所留下的空白。

  1913年9月,梁啟超被任命為司法部長。天津的那所大房子和圖書室仍然是老家,但現在有必要在首都北京再建一個家了。在紫禁城邊上的南長街上找到一所有許多天井的房子。它位於市中心,能容納日益膨脹的家庭和大群的僕人,離北海公園門口團城梁啟超的辦公室也不遠。

  遷居北京使孩子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像他們這樣的家庭,傳統的做法是讓孩子們先上私塾。思成和他的弟弟,以及堂兄弟們在日本的時候上的是一個中文學校。具有現代思想的父親認定他的長子,現在已經十二歲,必須學習英語並準備將來在國際環境中生活。他進入了一個北京著名的英國學校,在那裡度過了1913-1915年的時光。

  女孩子們也被送進一所能訓練她們閱歷世面的現代學校。大姐是一位先行者。當她和會說兩種語言的周國賢訂婚的時候,她的父親堅持她應學習英語。一位英國婦女鮑登·斯密思小姐在北京開辦了一所女子學校,正好適合這個要求。大姐人了學並證明了這種學習的好處,母親就成了熱心的支持者。她同那位英國女校長交上了朋友,並安排妹妹們、堂妹們,甚至朋友的孩子們去上學。

  思成在1915年秋季進了清華學校。這所學校是用美國國會匯還給中國的庚子賠款創立的。這筆資金不僅供給六年預科、兩年本科,而且還為優秀學生提供到美國深造的獎學金。

  學校的課程同美國的高中課程很相似。很注重英語和科學,但藝術、音樂和體育也同樣注重。有些教師是美國人,教學全用英文進行。思成在學術和藝術方面都很出色。他在繪畫、著色和音樂方面顯然並沒有受過什麼訓練,但他在中學的那些年卻學會了一手好素描,這在後來非常有用。他是清華藝術俱樂部的成員並成為1923年的大學年報《清華校刊》的藝術編輯,他為該刊物畫了一些整版的水墨畫,偶爾還有幾幅漫畫。在年報的學生名單裡,他首先被稱為藝術家和作家,然後是「精通音樂」。至於體育,他是強壯而健康,他熱愛跑、跳、攀援和體操。

  清華校園位於北京西北數英里,交通是個問題。人力車和自行車最快,可學生們覺得貴。驢和驢車能雇到,但又慢又不方便。學校裡裝著電話可是又不讓打。於是他們同家裡和朋友們通訊就靠寫信。

  思成在這麼長的時間中的相對隔絕可能在他接受清華的教育方面起了作用。二十五年後他曾對我談起,說這長長的八年(中學和大學)為他準備了英語和對西方科學和歷史的一般背景知識的良好基礎,但他又說教育水平是低的,課程「完全可以縮短為四年」。他的這種看法忽略了他在清華時期從參與課外的藝術、音樂和體育活動中所得到的終生好處。

  ③. 丁文江編:《梁啟超年譜》(1958年世界出版公司臺北出版),1923年11月5日,第650頁。此後簡稱為《年譜》。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