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羅榮桓傳 | 上頁 下頁
一〇四


  榮譽軍人代表大會按期召開了。各地醫院派來的代表,不少是思想比較落後,憋著一肚子氣的。有的還準備了一大堆要求,如不答應就要大鬧一番。但當他們到哈爾濱火車站的時候,只見月臺上敲鑼打鼓,到處貼著歡迎他們的紅綠標語,人群喊著口號,女學生給他們在胸前戴上大紅花,把他們當成英雄來歡迎。到了招待所,接待人員熱情地為他們端茶送水,醫生護士細心地為他們換藥治療,開飯時候吃的是細糧,四菜一湯……這一切,使他們很感動,心裡有氣的人氣消了一半,想大鬧的人也覺得不好意思了。

  按照羅榮桓的指示,大會請在紅軍時期便失去一條腿的後勤副司令員鐘赤兵來「現身說法」。鐘赤兵扶著拐杖,講著自己和紅軍傷員的故事,講傷好後繼續革命的情形。紅軍時代在保衛井岡山戰鬥中打瘸了腿的何長工和抗戰時期負傷致殘的另幾位幹部,也被請來講自己負傷不下火線的故事,講當年缺醫少藥艱苦奮鬥的生活,講紅軍、八路軍、新四軍的光榮傳統,講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情真詞切,生動感人,使代表們深受教育。會議還專門請人講蘇聯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講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雙目失明以後如何寫出這部小說的動人事蹟。

  代表們白天聽報告,晚上看戲看電影。每聽完一次講話,都分組開討論會。開始大家對領導提了許多意見,後來,逐漸聯繫了自己的思想。多數參加鬧事的傷兵,檢查了自己的錯誤行為,有的懊悔難過,有的痛哭流涕,有的恨自己忘本。他們紛紛表示,回去以後要用實際行動改正錯誤,爭取早日上前線。

  會議期間,羅榮桓在全體大會上講了話。他說:「這個大會開得很好,大家對領導提出了很多意見,同時又著重檢討了自己,這種態度是正確的,每個革命者都應當具有這種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精神。我們過去的榮軍工作沒有做得很好,這在領導上是應該負責的,同時也要求榮軍同志自己努力,去聯繫群眾。我們的同志都是從群眾中來的,穿上了軍裝,扛起了槍,在前方英勇殺敵,光榮地負了傷。我們千萬不要忘本,不要干涉群眾鬥爭,不要站到地主那方面去,而應該站在農民的立場,給農民撐腰。我們打倒地主階級,幫助農民翻了身,老鄉就會更加擁護我們。今天我們進行的大規模作戰,如果沒有後方群眾的支援,是不能取得勝利的。雖然戰爭的勝利主要依靠前方,但是要沒有後方運糧送草、參軍參戰等,勝利還是不能得到的。我們不能抹煞後方的功勞。當然,後方工作中還有許多缺點,比如某些醫院、兵站等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官僚主義,但這只是一方面,還有好的方面,我們不能忽視人家的優點。只有一方面要求後方黨政軍民機關團體加強和改善榮軍工作,另一方面也要求榮軍同志本身緊密地聯繫群眾,嚴格地遵守紀律,這樣才能把榮軍工作做好。分配到後方工作的榮軍同志們要學會一套新的本領,參加具體工作,繼續為人民立功。榮軍同志們雖然身體殘廢了,但是思想上沒有殘廢,來後方後再學習一下,都能很好地參加革命工作。」

  最後羅榮桓說:「蔣介石在中國的統治已經到了最後的時刻了。全中國人民到了翻身的時候了,每個同志都應該作出新的努力。每個榮軍同志也應該把自己的一切新的力量貢獻出來,爭取勝利的早日到來!」

  羅榮桓的講話開門見山,簡短、樸實,說到代表們心坎裡,贏得全場一片熱烈的掌聲。

  代表們在大會期間受了深刻教育,轉變了思想,開完會回到各地醫院,每個人都變成宣傳員,在傷兵中做工作,帶頭遵守紀律。從那以後,傷兵鬧事就很少了。

  ※第二十二章 在遼沈戰役中

  §決策南下

  一九四八年二三月間,在東北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羅榮桓根據毛澤東提出的「封閉蔣軍在東北加以各個殲滅」的戰略設想和東北局的決定,提出了「爭取全殲敵人進入東北的兵力」的任務。他要求把這一作戰任務在部隊中廣為宣傳,使全軍樹立起一個明確的鬥爭目標。

  但是如何殲滅東北敵軍,是由北而南,先打長春之敵,再打瀋陽、錦州;還是先攻錦州,形成「關門打狗」之勢,再打沈、長之敵?這個戰略方針的確定,卻經歷了一些反復。

  四月十八日,東北局和東北軍區決定先打長春,以解除後顧之憂。二十二日毛澤東複電同意。為了組織圍攻長春,五月中旬,根據東北局決定組成了第一前線指揮所,由肖勁光任司令員,肖華任政治委員,以原遼東軍區機關組成第一前線指揮所機關。五月下旬,守長春之國民黨軍兩個師出城搶糧。東北人民解放軍準備以第一縱隊、第六縱隊、第十二縱隊的兩個師和五個獨立師消滅該敵,然後乘虛攻入長春。五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經多次戰鬥,殲敵兩個團,余敵退回長春。隨後,東北局決定對長春採取「長圍久困」的方針,並決定在吉林召開師以上幹部會議進行具體部署。

  ①第二前線指揮所由冀察熱遼軍區和機關組成。第一和第二前線指揮所,是後來在八月間組建的東北第一兵團和第二兵團機關的前身

  吉林會議於六月十五日召開,林彪未出席,羅榮桓主持會議。羅榮桓、劉亞樓和肖勁光作了報告。譚政出席了會議。羅榮桓在報告中說:「今天我們奪取大城市,有些條件是不夠的,兵力上要三倍甚至四五倍,要有很好的供應線,要有許多炮和炮彈,要有一定的技術條件,而這些條件我們是不夠的。因此,對付大城市要採取長圍久困的辦法。」會議決定對長春採取「長圍久困,展開政治攻勢和經濟攻勢,使其糧彈俱困,人心動搖時再攻」的方針,並提出要發佈「斷絕敵人糧柴,禁止行人出入」的命令。

  在會上,有人問,如果老百姓出城怎麼辦?劉亞樓不假思索地說:「那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的話引起哄堂大笑。大家都把目光轉向在戰爭中已眇一目的李作鵬和周純全。羅榮桓示意讓大家安靜,然後堅定地說:「對群眾要收容、安置。」會議決定主要陣地不讓群眾通過,個別情況個別處理,緩衝地帶要疏散。

  不久,長春在東北人民解放軍圍困下,已是糧源斷絕。國民黨軍只得依靠空投,杯水車薪,無濟於事,於是在市內到處搜刮老百姓的存糧,市內餓死人很多,老百姓紛紛外逃。到八月間,林、羅、劉決定,分批放出饑餓群眾。

  七月,東北局常委重新討論了東北戰場形勢和東北解放軍作戰行動問題,準備在雨季結束以後,即八月中旬南下作戰。七月二十日,林、羅、劉向軍委報告了這一打算。七月二十二日,毛澤東複電同意,七月三十日又來電明確指出:「應當首先考慮對錦州、唐山作戰。」

  經過反復醞釀,南下作戰,先打錦州的決心終於下定。為了適應這一形勢需要,八月十四日,軍委決定,東北軍區和東北野戰軍正式分開,林彪任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司令員,羅榮桓任東北軍區第一副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政治委員,劉亞樓任東北軍區兼東北野戰軍參謀長,譚政任東北軍區兼東北野戰軍政治部主任。

  為了加強作戰行動前的政治動員工作,羅榮桓和譚政主持起草了《政治動員指示》,號召全軍指戰員從思想上動員起來,發揮高度的英勇精神,不怕疲勞、不怕傷亡、不怕小的挫折和忍受異常困難的精神,以適應大規模連續作戰的需要……爭取全殲東北敵軍,解放全東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