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羅榮桓傳 | 上頁 下頁 |
三八 |
|
肖華出發之前,羅榮桓和他談了話。羅榮桓指出,冀魯邊區位於天津以南、老黃河以北、津浦路以東的河北和山東沿海地區,處於敵後之敵後,威脅到天津和津浦路,敵偽和國民黨都要和我們爭奪這個地區。那裡已經有了党所領導的抗日武裝,需要整頓、加強,提高他們的戰鬥力。那裡還有打著國民黨旗號的雜牌部隊,國民黨的山東省政府也有向那裡發展的動向。他要肖華做好思想準備,在敵我友錯綜複雜的形勢下,到那裡去打遊擊,過艱苦的鬥爭生活。 九月二十七日,肖華一行抵達冀魯邊區的樂陵縣,旋即成立冀魯邊區軍政委員會,組成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肖華任司令員兼政委。曾國華的永興支隊編為第五支隊,冀魯邊區地方抗日武裝編為第六支隊,孫繼先的津浦支隊調到魯西北,後又經泰西轉往魯南地區。 一九三八年十月,日軍佔領廣州、武漢,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日軍加緊對國民黨實行政治誘降,而把主要兵力轉移到其後方,用以對付共產黨。與之相呼應,國民黨頑固派也轉為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加緊對共產黨、八路軍製造摩擦。而山東起義後組織的武裝既缺經驗,又缺幹部,派主力去山東已經刻不容緩了。中共中央決定派第一一五師第三四三旅第六八五團去山東湖西地區。 十一月二十五日,毛澤東、王稼祥、滕代遠致電彭德懷,指出:陳、羅率師部及陳旅主力(兩主力團)全部去山東、淮北為適宜……陳羅東開時,擬分佈于新老黃河間廣大地區,包括津浦(路)東西、膠濟(路)南北在內。尚昆、小平認為可行。 十二月間,朱德,彭德懷按照上述電報精神向陳光、羅榮桓下達了命令,要求已到達晉東南附近的第六八五團以蘇魯支隊名義先行入魯。十二月間,蘇魯支隊到達湖西與湖西人民武裝起義組成的山東抗日義勇隊第二總隊合編,改稱蘇魯豫支隊。① ①該支隊活動地區包括河南省夏邑縣 隨後,按照軍委部署,第一一五師師部和第六八六團在陳光、羅榮桓率領下也於十二月二十日晚從晉西靈石縣雙池鎮出發東進②。部隊冒著紛紛大雪,越過敵人封鎖的汾河和同蒲路,翻越白雪皚皚的綿山,于行軍途中迎來了一九三九年的元旦,到達了晉東南八路軍總部駐地屯留附近。羅榮桓與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副參謀長左權等在敵後相會,感到分外親切。朱德特地到第一一五師駐地看望大家,給幹部作了形勢任務報告,還應羅榮桓之請,為一一五師的《戰士報》題寫了報頭。羅榮桓等去總部彙報工作時,總司令留他們吃飯,親自下伙房,抄起菜勺,炒了一盤辣椒豬肚,大家高高興興地吃了一頓。 ②在晉西還留下一個由補充團擴編的獨立支隊,支隊長陳士榘、政治委員林楓(兼)。 就在這時,國民黨為了限制八路軍和新四軍的發展,決定在敵後成立蘇魯和冀察兩個司令部,並無理要求第一一五師歸還第二戰區建制,八路軍在山東的地方部隊統一由蘇魯戰區總司令(兼五十一軍軍長)于學忠指揮。 對蔣介石的無理命令,只有置之不理。派第一一五師到山東,屬「先斬後奏」,這時就需要一個代號了。恰好彭德懷要去冀南找國民黨的冀察戰區總司令鹿鐘麟談判國民黨頑固派襲擊八路軍一個支隊並強令取消抗日政權——冀南行署的事件,第一一五師便以東進支隊的名義護送彭德懷,翻太行山,過平漢路,然後直插山東。 部隊出發前,羅榮桓將一隻小皮箱交給政治部的秘書楊永松,對楊說:「箱子裡的東西你可以看,但千萬不要搞丟了。」楊永松掂了一掂,箱子很輕;打開一看,裡面除了一瓶藥和幾本書,便空空如也。書中有一本是當時尚未公開發表的毛澤東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在這本紅軍大學印發的、紙質很差、印得模模糊糊的講稿上,羅榮桓多處圈點批註,書角已經起皺,看來他已閱讀多遍了。在此書中,毛澤東深刻地分析了中國的國情和中國革命戰爭的特點,將其作為研究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的出發點。這本書對羅榮桓的思想影響極大。毛澤東所闡發的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羅榮桓終生信奉不渝,把它作為一切行動必須遵守的原則。 部隊出發時,林月琴已經臨產。羅榮桓前往看望。二月十四日,林月琴生了一個男孩。即將出發的羅榮桓看到母子都平安,放下了心。林月琴讓即將到前方去的丈夫給孩子起個名字。羅榮桓略一考慮,便說:「部隊正在東進,就叫他東進吧!」說完便告別了正在坐月子的妻子,匆匆趕隊伍去了。 羅榮桓趕上隊伍後,一直東進。東面,是敵人後方。東進,就是到敵人後方去。給孩子取的這個名字十分切合當時部隊的實際。後來,第一一五師好幾支部隊都曾使用這個名字作為部隊的代號。 從晉西到山東約有三千里,途中穿過敵人的幾道封鎖線,翻越了被戲稱為雪山的綿山,還配合十二九師粉碎了敵人對山西遼縣的進攻。這次進軍曾被人們稱為「小長征」。 進軍山東以後,羅榮桓就開始挑起開創一個地區新局面的歷史重任了。 ※第八章 齊魯大地及時雨 §從樊壩戰鬥到太河慘案 一九三九年三月一日,東進支隊經河北、河南交界地區,越過了黃河。可指戰員們鞋都沒濕。河床上,不見有水。由於蔣介石在一九三八年六月炸開了花園口的黃河大堤,致使黃河改道南行,這裡的河水便枯竭了。加上天氣乾旱,坑窪裡的水也逐漸蒸發,河道終於成為一條蜿蜒的沙龍。 過了黃河,便進入山東境內,站在河堤上向東看,是一眼望不到邊的大平原,這就是魯西平原。現在,麥苗雖已開始返青,卻因為缺雨,長得蔫蔫的。這裡已經很久沒有下雨了,可老百姓所受人禍比天災還要厲害。這一帶,雖有中國共產黨鄆城中心縣委在活動,但還沒有党領導的較大的抗日武裝和根據地。日、偽、頑、匪,各霸一方,燒殺擄掠,無惡不作。人民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他們盼望下雨,更盼望著八路軍趕快來。如今,八路軍果然來了。恰好,這時下起了小雨。杜甫詩雲:「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東進支隊多麼像是及時雨啊!他們悄悄潛入山東。當晚在鄆城縣張樓宿營。這一消息很快傳到鄆城中心縣委。縣委書記梁仞千立即率領二十多位幹部到張樓迎接從平型關下來的老八路①。 ①當地群眾對開進山東的八路軍主力的稱謂 羅榮桓和陳光熱情地接待了他們,並向他們瞭解了當地的敵情,得知駐在鄆城城裡的漢奸頭子叫劉本功,他的本家劉玉勝帶了一個保安團駐紮在鄆城西北的樊壩,這是劉本功的臺柱子。羅榮桓與陳光決定,打下樊壩,消滅劉玉勝的偽保安團,作為對山東父老鄉親的見面禮。他們把這個戰鬥任務交給了六八六團。 三月三日晚上,團長兼政委楊勇率部隊冒雨向樊壩急進。指戰員的棉衣被雨水浸濕了,但個個鬥志昂揚。經過激烈戰鬥,部隊勇猛沖進敵人據守的圍寨,將守敵全殲,劉玉勝被生擒。駐在樊壩西南團柳村的劉玉勝的第四連,懾於八路軍的威力,聽從規勸,攜帶包括五 挺機槍在內的全部武器,光榮反正。 這一仗打得幹淨利落,八路軍在魯西聲威大振。老八路來了!這喜訊在魯西平原上迅速傳播開來。 楊勇趕到張樓,向羅榮桓和陳光彙報戰鬥情況,請示如何處置劉玉勝。羅榮桓沒有急於答覆,他讓楊把劉玉勝帶到張樓,親自審問。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