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羅榮桓傳 | 上頁 下頁 |
二四 |
|
共產黨和紅軍的宗旨與主張很快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擁護。他們或奔走相告,或寫信發報,消息迅速傳播到廈門、福州、廣州、上海、港澳,乃至海外,共產黨和紅軍的政治影響更加擴大了。 在進行廣泛的宣傳活動的同時,羅榮桓又組織政治部配合地方黨的組織分頭召開各界人士座談會,經過醞釀和協商,成立了閩南和漳州市的工農民主政府。在進行群眾工作時,羅榮桓不僅和早在一九二九年就調到閩西地方工作的老戰友蔡協民等重逢,而且又結識了占春、陶鑄等新戰友。羅榮桓逝世後,陶鑄曾寫下「漳城初見情猶昨,遼水重逢意更妍」的詩句,紀念他們在漳州的相識和抗戰勝利以後在東北重逢、共同戰鬥的情誼。 五月一日,羅榮桓領導政治部在中山公園組織了有一萬多群眾參加的國際勞動節慶祝大會,在漳州繳獲的飛機也奉命起飛,在會場上空來回盤旋,撒傳單。大會盛況空前,漳州的群眾工作迅速達到了高潮。許多青年(其中包括從廈門趕來的),紛紛報名參軍,在短短的十幾天內,紅軍擴大了幾千名新戰士。 羅榮桓對這批新戰士中的青年學生十分重視。他親自同準備調到軍團政治部的蘇孝順①等人談話。當蘇孝順提出希望做軍事工作時,羅榮桓尊重他的意見,將他分到軍團司令部,而將蘇精誠、李兆炳等分到政治部。羅榮桓稱呼他們是文化人,經常問寒問暖,問他們是否吃得了苦,想不想家,鼓勵他們在嚴酷的鬥爭中磨練自己。行軍時,老幹事們都是自己背背包。羅榮桓知道新同志一下子可能適應不了,便招呼他們把行李放到公用的牲口背上,關懷照顧,無微不至。 ①一九四五年三月改名為蘇靜。 漳州的群眾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也曾經發生了一些問題。剛進城的時候,有的部隊對黨的工商業政策理解不深,曾經錯誤地沒收了一些民族資本家企業的財物。羅榮桓發現這一問題後,立即決定由政治部出面邀請工商界代表開會。在會上,羅榮桓說明了我軍保護工商業的政策,對有些單位錯誤沒收工商業者的財物的作法作了自我批評,也說明了紅軍目前缺少經費的情況,希望工商業者自願捐款。聽了羅榮桓懇切的講話,代表們都答應向各行業工商業者傳達。以後,多數工商業者認了捐,政治部在市中心出了捐款者的紅榜。 在漳州,政治部住的那棟樓房設備比較好,有電燈、電話、鋼琴、鋼絲床和全套的衛生設備。這些東西對於大多數同志講,都是第一次見到。在這座城市裡,「第一次」那就太多了,比如第一次看電影,第一次吃刨冰,第一次洗溫泉……在這當中也難免出一點把肉鬆當煙絲、用電燈點火抽煙之類的洋相。碰到諸如上下水道、電燈、電影等大家沒有見過的新奇的東西,羅榮桓便耐心向大家講解其原理和用途;同時教育大家,在這繁華的城市,仍然要保持紅軍艱苦樸素的作風。他身教重於言教,身居鬧市,一塵不染,仍然和幹部、戰士親密無間地生活在一起,睡覺時還蓋著他那一床已經沒有毛的俄國毯子,吃飯時同在一個菜盆子裡搛菜。 在物質生活十分菲薄的紅軍年代,炒一點辣椒或是買一點花生吃,對於羅榮桓來講,便是最好的物質享受。不料,在第三次反「圍剿」以後,青年團發起了一個「三不吃」運動,號召團員和青年群眾不吃油粑粑,不吃紙煙,不吃辣椒。油粑粑和紙煙對於紅軍來說都是奢侈品,不吃是為了節約。而辣椒,雖然算不得是什麼稀罕的東西,可據說有刺激性,吃了容易生疥瘡,因此也在不吃之列。「三不吃」運動開展以後,伙房的菜裡見不到辣椒了。勤務員王東保便找了一個香煙桶子,偷偷替羅榮桓炒了一點辣椒,讓他下飯。時間不長,這個秘密便被青年團員們發現了,聲言要將辣椒沒收。王東保說:「這是給羅政委炒的。」青年團員們說:「給政委炒的也不行。」雙方爭吵起來。 羅榮桓知道後,對王東保說:「我雖然是成年人,但要支持團的活動,也要響應青年團的號召。」讓小王把辣椒交了。辣椒吃不成了,買點花生吃便成了他唯一的享受。可是,他的身上經常是如杜甫的詩句所描繪的:「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不過,羅榮桓一塊光洋可不是留著看荷包用的,而是曾經救了他一命的紀念品,當然捨不得花。除此之外,他經常是一文不名。有時看到賣花生的,一掏荷包,一個銅板也沒有。在他身邊的工作人員便給他墊上。買上兩個銅板的花生,大家一起吃。到發零用錢或分伙食尾子時,羅榮桓想起的第一件事就是還帳。可他怎麼也記不住究竟是借了誰多少銅板,只好把錢分成幾堆,分給大家,說是還帳的。同志們誰也不承認曾經借給他錢,又退給他。這樣推來推去,最後往往是以買一隻雞炒了大家吃一頓完事。到頭來他依舊是囊空如洗。到漳州後,又發了零用錢,與往常不同的是,羅榮桓竟沒有還帳。難道他是看中了大街上那些花花綠綠的商品了嗎?不,他是想買書。 從少年時代開始,羅榮桓便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上井岡山後,吃紅米飯南瓜湯,他安之若素,不以為苦,唯獨沒有書看卻使他感到難以忍受。每逢打土豪,他都要去找書,找到什麼看什麼。有一次,找到一本《野人記》,他也看得津津有味。到了漳州,他豈能不逛書店?書店裡的新書,動輒每本大洋一元,他買不起;但那舊書店裡一兩角錢一本的舊書,還是可以買一些看看的。他專門跑了一趟舊書店,一呆就是幾個小時,出門時笑眯眯地捧了一摞舊書。在路過芝山腳下毛澤東的住處時,他連忙進去,把書店的地址告訴給毛澤東。博覽群書的毛澤東自然更不放過這個機會,他很快便成了舊書店裡的上賓。 漳州旖旎的風光,亞熱帶的氣候,富饒的物產,繁華的市容,這一切都是美好的。但是,梁園雖好,終非久戀之鄉。在當時,紅軍還不具備長期佔領這樣一座城市的條件。六月初,傳來了蔣介石準備發動第四次「圍剿」的消息。毛澤東決定立即撤兵,同時派人通知羅榮桓,所籌款子要全部上交中央有計劃統配使用。羅榮桓立即照辦。他領導政治部組織了閩西根據地各縣成千上萬十六七歲的少先隊員到漳州參觀,然後動員他們把包括兩架飛機、二千多支槍、六門炮、二台車床、一台發電機在內的大量戰利品秩序井然地搬運進根據地。這一批少先隊員受到了鍛煉和鼓舞,其中有部分人員參加了紅軍。 §在第四次反「圍剿」中 一九三二年十月,中共蘇區中央局在寧都召開會議,「左」傾冒險主義領導者加緊推行其政治上反「右傾」,組織上「改造和充實各級領導機關」的錯誤綱領,毛澤東被調去做政府工作,隨後又被撤銷了一方面軍總政委的職務。接著,在福建開展的反對所謂「羅明路線」①,發展到江西,鄧(小平)、毛(澤覃)、謝(唯俊)、古(柏)又被錯誤地批判。一大批堅持正確意見的、有實際經驗的幹部遭到打擊和排擠。在第四次反「圍剿」快要開始的時候,一軍團也接到了調動羅榮桓工作的命令。一軍團政委聶榮臻以他和政治部副主任李卓然的名義向總部發報,提出,「大敵當前,我們請求羅榮桓同志工作不要調動」。總部同意緩調。羅榮桓並沒有因為即將調動而影響自己的情緒,仍然兢兢業業地工作,把政治部的工作領導得有聲有色,對保持一軍團這支主力軍旺盛的戰鬥情緒,對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起到了強有力的保證作用。 ①羅明,當時的福建省委代理書記。一九三三年二月,中共蘇區中央局錯誤發動了反羅明路線鬥爭,羅被撤職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