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紀實 > 廖漢生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
第九章 延安四年(5) |
|
1943年秋末冬初,又有一批幹部從前線調回延安,進入中央黨校學習,黨校成立了第3、第4部。4部同志都是參加革命多年、職務比較高、文化程度比較低的工農幹部和紅軍幹部。4部主任張啟龍,副主任伍雲甫,後為程世才。我從2部調到4部當組織教育科科長,工作還是一樣,主管黨務和學習。4部沒有自己的教員,我們就去請1部和校外的同志來上課,主要還是聽黨校統一組織的大報告,學習內容仍然是整風文件。 §革命的家園 延安的生活是很苦的。 沒到延安以前,我常聽賀龍師長、關向應政委向部隊講延安生活是如何的苦,要我們把戰鬥繳獲的物資和開荒種的東西上交延安。當時我認為,還是我們呆的晉西北這塊地方苦,延安畢竟是後方嘛。 自從在延安住下來以後,我才真正瞭解到延安的苦。 國民黨政府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下,停發了抗戰初期根據國共協議應撥的微薄軍餉,接二連三地發動反共高潮,對我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進行軍事進攻和經濟封鎖,多次策劃進攻延安,竭力切斷陝甘寧邊區與外界的聯繫,揚言要困死、餓死共產黨。這是造成延安財政經濟極端困難的主要原因。此外,在延安及其附近數十裡,幾乎每一條山溝、每一座山頭都住滿了機關、學校、部隊,僅靠貧瘠的黃土地上原來那點物產和其它根據地輾轉送來的戰利品根本無法養活這麼多人。為了堅持抗戰,黨中央親自帶領延安軍民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 1941年我剛到延安就參加生產。我們八路軍軍政學院的學員在延安飛機場邊的荒灘上開了一塊地在那裡種菜。 1943年夏國民黨發動第三次反共高潮,胡宗南陰謀進攻延安。為了制止內戰、保衛陝甘寧邊區,黨中央命令從晉綏、大行、太嶽等地調回四個旅: 358旅、教導1旅、教導2旅、新4旅。 我在黨校2部接到命令,要我回358旅擔任副政委。我去上任時,部隊正調到延安駐防,上級劃定了王家角的一片山頭說「這就是你們住的地方」。我率715團在王家角跑山頭,選營址,削齊山壁,挖出一排排窯洞,紮下營盤。 不久,國民黨的反共高潮被擊退,胡宗南進攻延安的陰謀破產了,我又回到黨校。以後358旅在那裡開荒種地,養豬種菜,建設起一個滿不錯的家園。 這年秋後我和賀炳炎等在黨校學習、工作的同志結伴回到358旅住了幾天,只見部隊正在收穫大生產的豐碩成果,三個多月前還是荒山禿嶺的王家角如今已是牛羊滿坡,莊稼滿山,磨盤大的南瓜又面又甜。戰士們個個都是黑紅的臉膛、健壯的體魄。 黨中央曾在中直後勤機關的窯洞前召開了延安大生產運動的動員會。我們與會同志席地而坐,聽毛澤東主席親自作動員。 毛主席身穿八路軍灰布軍裝,兩個膝蓋處打著一尺多長的大補釘,十分惹目。他走上前來,向我們講了我黨我軍面臨的嚴重困難:日本人搞封鎖,國民黨不給錢,你們說怎麼辦? 毛主席提出了三條。他向前伸出雙手,用右手扳著左手的指頭,數說著:「第一條是解散,第二條是餓死,第三條是生產。」他一條一條地問大家是否願意,而後響亮他說:「既然大家為了革命事業奮鬥,一不願解散,二不願餓死,那麼就只有自己動手,參加生產勞動。」 我們從毛主席的動員中,從他那身打著補釘的舊軍裝上,看到了戰勝困難的唯一出路,汲取了信心和力量。動員會後,毛主席招待我們在那裡吃了一頓飯,飯菜都是中央機關自己生產的。 毛主席動員之後,在延安、在陝甘寧邊區,進一步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的熱潮。上至黨中央毛主席、八路軍朱總司令,下至普通戰士、老百姓,都無一例外地參加了生產運動。毛主席荷鋤種菜,總司令街頭拾糞,任弼時紡線奪魁,都是廣泛傳揚的佳話,極大地鼓舞了延安軍民的生產熱情。各個機關、學校、部隊都湧現出大批勞動英雄、生產模範。 延安的生產主要是兩類:一個是農業生產,開荒種地,解決吃飯問題;一個是手工業生產,紡紗撚線,解決穿衣問題。 中央黨校因為整風學習的任務重,沒有搞開荒生產,只在課餘開展一些手工業生產。 我在黨校4部時學會了撚羊毛線。我們每人弄了一架「土」紡車,初學時真費了不少勁,兩隻握慣了槍桿子的手怎麼也不聽使喚,不是粗細不勻就是斷了線,越急越不靈。 當時359旅在延安東南的南泥灣屯墾,他們的生產搞得好,在整個邊區都很出名。359旅旅長王震兼延安衛戍司令,住在延安。我去找王「鬍子」要一架「洋」紡車。所謂「洋」只是相對於我們自己做的土紡車而言,他那個是木匠做的,很正規的。 我問他要:「你們359旅生產是模範嘛,你又是衛戍司令,搞個好紡車還不容易?」王「鬍子」爽快地給了我一架好紡車。 有了這架紡車,我每天課外把它架在窯洞裡,右手緩緩搖動紡車架子,左手徐徐撚送羊毛坨坨,一圈圈又細又勻的毛線從手裡出來了。我把撚的羊毛線送到黨校的生產合作社,換得了7塊錢,拿來買學習和生活用品。 在延安的大生產中,我們不僅改善了物質生活,減輕了人民負擔,而且親身體驗到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無窮力量。不管是國際帝國主義還是國內反共勢力,不管是軍事進攻還是經濟封鎖,都無法壓倒中國共產黨人,而只能被我們所戰勝! 延安的生活是清苦的,但也是豐富多采的。整個延安充滿了革命樂觀主義的氣氛,處處有歌聲,周周有晚會,苦中有樂。我們黨校學生和工作人員自己動手新建了大禮堂,毛主席欣然題寫了「實事求是」的校訓,鐫刻在大禮堂正面牆壁上。黨校各部都組織了各種球隊和戲劇隊,我也是個文娛體育活躍分子,籃球、足球樣樣都玩,經常跟其他單位打比賽,還學會了跳舞、滑冰。 延安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境,不少同志在這裡相繼解決了個人生活問題。用朱總司令的話說,叫作「要建立革命的家務,同時也要建立個人的家務。」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