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紀實 > 廖漢生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第五章 長征(12)


  走路,是長征的基本形式。除了一些不可避免的戰鬥和短暫難得的休整外,幾乎天天都處在行軍狀態中。對於不停地走,不斷變換方位地走,一些同志產生了厭煩情緒。有人發牢騷:「拖、拖、拖!不曉得要到哪裡去,乾脆到外國去吧!」我們師一級幹部在長征前期對長征目的地也並不是很清楚,每天都是按總指揮部下達的行軍命令組織部隊的行宿,包括賀任關首長也並非一開始就把目標定在陝甘的。但是各級政治機關不斷地向部隊進行全國戰爭形勢的教育,使大家懂得不管走到哪裡都是為著配合土地革命戰爭和抗日民族戰爭的發動、發展。同時向部隊說明:敵我力量的對比和革命戰爭的特點,決定了紅軍的遊擊性和運動性,走路是甩脫敵人、戰勝敵人的必要條件。由此使同志們從理論上懂得「為什麼要走路」以及「走路應該成為紅色戰士的看家本領」。

   老戰士們還用自己的鬥爭經歷向新戰士介紹:我們這支紅軍一誕生就基本上天天在遊擊,天天在走路,練出了一雙飛毛腿、一副鐵腳板,一天走上一二百里路從不在話下。在講活這些「大道理」的同時,我們也注意講好「小道理」。比如說,寒冬臘月天紅軍最多只穿夾衣夾褲,當然很冷,但行動方便,想上山就上山,想涉水就涉水;白軍穿著棉衣棉褲,當然暖和,但臃腫沉重,跑不動路,敵人的北方馬又大又胖,走在南方的田埂上不是掉在這邊就是掉在那邊;眼下我們疲勞,敵人更疲勞,敵人的「追剿軍」從湘西起一直跟到紅軍屁股後邊,拖過來拖過去,人馬越來越少,士氣越來越低……為了保證行軍不掉隊,我們政治工作幹部同軍事指揮員一起做了大量的細緻的工作。

   行軍出發前,要摸清哪些同志傷病體弱可能掉隊,安排党團員分工扶助他們;要檢查每個同志腳上是不是都穿上了完好的草鞋,腰後是不是還別著一雙;要叮囑行軍中可能遇到哪些問題,應該採取哪些措施。

   行軍路上,要組織部隊開展互助,進行比賽;要親自收容,甚至還要帶頭唱歌子,講故事,說笑話,讓同志們忘掉疲勞、忘掉瞌睡。

   宿營以後,要帶人找糧找柴,幫助炊事員儘早開飯;要督促戰士洗臉燙腳,處理腳泡,檢查大家睡得好不好,還要進行第二天的行軍準備。

   也許有的同志會認為,這些看起來都算不上是政治工作,但那個時候就是要這樣來做。試想一下,部隊正處於緊張的行軍中,而政治工作幹部卻在一旁「坐而論道」,那怎麼行呢!

  吃飯,是長征中關係到部隊能否生存的大問題。因為我們必須經常與饑餓作鬥爭,特別是在進入藏民區到走出草地這一時期,糧食完全斷絕,政治工作的中心便由保證戰鬥勝利轉入動員部隊為生存而鬥爭。我們努力糾正那種以為給養工作不是政治工作的錯誤認識,提出了「糧食就是生命」、「糧食就是政治」的口號。所有政工幹部都親自參加籌糧,並檢查部隊在籌糧中的政策執行情況。過草地的時候,許多政工幹部帶頭找野菜,嘗野草。政治機關還就僅有的一點青稞粉子如何吃法作出了專門決定。為了吃飯問題,有的政治幹部被撤了職,有的獻出了生命。

  不斷地擴大紅軍,是党在紅軍中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在紅2方面軍政治部所做的《2、6軍團長征的政治工作總結報告》中,記錄著6師的一組數字:桑植出發時,全師人數為3303人;到甘孜前,陣亡309人(報告中另一處統計僅死亡党團員達616人),病亡137人(僅計中甸到白玉雪山區),傷病寄留190人,其他原因減員513人,減員總數為1000多人,然而到達甘孜時,六師仍有3044人。

  限於當時的條件,這個統計並不完全,但它足以表明:紅軍在艱苦的長征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卻又得到源源不斷的補充。紅軍是怎樣得到補充的呢?辦法有兩個。

  最主要的是動員工農群眾參加紅軍。在長征中,紅軍每到一地,首先深入到工農勞苦群眾之中瞭解群眾疾苦,調查土豪罪惡,宣傳黨的土地革命政策和抗日救國主張,發動群眾起來鬥爭,打土豪分田地,使群眾獲得實際利益,提高階級覺悟,幫助群眾建立蘇維埃政權和遊擊隊,使群眾懂得紅軍是工農的武裝、是蘇維埃革命的主要力量,在這個基礎上動員群眾踴躍參加紅軍。

   擴紅工作,從本質上講就是群眾工作。這是紅軍在長征途中一項經常性的政治工作,也是廣大指戰員都很熟悉並共同來做的一項工作。整個部隊從上到下都建立了一套擴紅組織和制度,每個人都掌握了一套擴紅辦法,每個單位、個人都有自己的擴紅計劃,開展擴紅比賽,收到了很大成效。據統計,我6師僅在湘黔滇三省就擴大補充了3000余名新戰士。

  紅軍兵員得到補充的另一個來源是瓦解敵軍,爭取和改造敵軍士兵加入紅軍。我們既有戰勝一切敵人的英勇氣概,又有對放下武器的敵軍俘虜不打不殺、予以優待的政策觀念。凡是捉到的俘虜,均由政治機關給予教育,願意當紅軍的收留下來,願意回家的發給路費,因顧慮家人而不得不重回白軍隊伍的也絕不為難,有時還特意挑選一些思想較進步的分子派回白軍中工作。

   白軍士兵多是貧苦出身,被欺騙、脅迫去為反動統治階級賣命,在白軍中仍然受到官長的壓迫,挨打受罵,體罰虐待。我們對白軍士兵俘虜進行教育,講明紅軍的性質、宗旨和工農革命的道理,他們自己也親眼看到紅軍官兵一致、人人平等,看到紅軍戰士自覺自願為工農群眾戰鬥,從而懂得了兩種軍隊的本質不同,做出了「當兵就要當紅軍」的選擇。在紅軍部隊裡,他們的思想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有時上半天當了紅軍,下半天就向白軍作戰。有些人負了傷或是犧牲了,連自己是哪個單位的都還沒搞清呢,但他們知道自己是紅軍!我師在祥雲曾爭取到上千名俘虜加入紅軍,方面軍政治部在長征政治工作總結報告中給予了表揚:「6師在這個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績。」

  通過擴紅和爭取敵軍俘虜,2、6軍團得到了源源不斷的補充,在長征中始終保持著永不枯竭的生命力。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