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大釗 | 上頁 下頁 |
二二 |
|
§第六章 聯合戰線 1922年到1924年,黨的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前後,李大釗根據黨的統一戰線政策,在促成國共統一戰線的建立,直至1925年在內蒙古地區建立統一戰線的組織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 在這一時期,李大釗為了黨和革命的事業,不辭勞苦,奔走在大江南北,萬里跋涉,往來頻繁,為促成國共合作,建立國共統一戰線工作,在1922年8月至1923年這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裡,他四跨長江,三赴上海,兩下廣州。 「二七慘案」後,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要求更加迫切了。早在我黨創立之初,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就根據他在印度尼西亞從事革命活動的經驗,主張東方資本主義不發達國家的工人政黨,應該也像印尼工人加入「泛伊斯蘭同盟」那樣,結成民族陣線,所以他主張中共應與國民黨聯合。為此,他於1921年八九月間,由張太雷陪同並作翻譯,專門赴桂林與孫中山會談,取得了一些效果。1922年6月發表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對時局的主張》,提出了要建立廣泛的民主主義聯合戰線。 7月,在中共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通過了關於民主聯合戰線的決議案。李大釗沒有去參加黨的「二大」,但被選為中央委員。李大釗也沒有參加7月1日在杭州召開的少年中國學會的年會,但他與鄧中夏、黃日葵等6人聯名向大會提出了一個《為革命的德莫克拉西》的提案,希望「有誠意改革社會的人們」,「起來引導民眾,打倒軍閥和國際資本帝國主義。」並說:「任何主義者都應該在這時,拋棄一切武斷的成見,客觀的考慮中國的實際情形,應該在此時共同認定一聯合的戰線,用革命的手段以實現民主主義為前提。」「中國的國民黨,抱民主主義的理想,十餘年來與惡勢力奮鬥,始終不為軍閥的威力所屈服。從今以後我們要扶助他們,再不可取旁觀的態度。」在這次年會上,經過激烈的鬥爭,通過了一個進步的決議:「本會對時局的主張: 對外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對內謀軍閥勢力的推翻。為實現此種目的,本會用輿論及其他方法為獨立的活動。 同時,國內外任何團體,凡實際上能作此種民主主義的革命運動者,本會必要時得予以相當的協力。」 1922年8月中旬,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開了一次特別會議,集中討論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的問題。參加這次會議的有李大釗、陳獨秀、蔡和森、張國燾、高君宇和張太雷等人,共產國際代表馬林也參加了這次會議。李大釗堅決支持共產國際的指示,主張共產黨員參加到國民黨中去,要實現聯合戰線,加入到國民黨中去才是行得通的辦法。經過反復討論,通過了共產黨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的決定。同時要求國民黨實行改組,取消入黨時要打手印、要宣誓服從領袖等封建會黨的做法,改行民主主義的原則。 會後,根據黨的決定,李大釗去見孫中山。早在1919年,李大釗就和孫中山有過接觸。這時,因陳炯明叛變,孫中山從廣東來到上海避居,李大釗即於8月下旬會見了孫中山,同他進行了多次的交談。 他們討論了「振興國民黨以振興中國之問題」,討論了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的問題。當李大釗說明自己是中共黨員,而中共黨員也就是第三國際黨員時,孫中山表示:你們儘管一面作第三國際黨員,一面加入本黨幫助我。李大釗根據黨的指示,同意了這個提議,會談結果十分圓滿。於是,李大釗等人隨即由張繼介紹,由孫中山親自主盟,正式加入了國民黨。 在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孫中山開始迅速轉變。1922年9月4日,孫中山召集了有共產黨人參加的會議,研究改組國民黨的計劃,起草宣言和黨綱黨章諸問題。在1923年元旦發表了一個《中國國民黨宣言》,這是孫中山的革命思想發展的一個飛躍,這是和共產黨人對他的幫助與影響分不開的。從此,國民黨的改組工作積極進行起來了。 1923年1月,蘇俄政府派來中國的特使越飛,從北京來到上海,經過李大釗、林伯渠的聯絡介紹,會見了孫中山。孫中山與越飛相見之下,「極為喜悅」,當即開始了會談,李大釗、林伯渠也參加,一連整整談了6天,進一步商討了以俄為師改組國民黨與建軍,以及蘇聯援助中國革命等問題。於1月26日發表了《孫文越飛聯合宣言》,震驚了國內外。經過頻繁的接觸和會談,李大釗與孫中山建立了真摯的革命友誼,成為孫中山全家特別歡迎的客人。孫中山特別欽佩和尊敬李大釗,他在見到這樣的客人後常常說,這些人是他真正的革命同志。他知道,在鬥爭中他能依靠他們的明確思想和無畏的勇氣。「孫越宣言」的發表,消除了國民黨方面一些人對聯俄、聯共的顧慮,推動了國共合作的發展。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