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林伯渠傳 | 上頁 下頁 |
五三 |
|
八月二十六日,曇,時晴。是日,行約六十裡,超 過色既壩前約二十裡露營,無雨。 八月二十七日,曇,時雨。是日,行約七十裡,離 班佑四十裡地區宿營。夜雨。 八月二十八日,曇。行約六十五裡,到向包座方向 的白舍宿營,有房子。 八月二十九日,晴。早起約至誠、傅鐘到總指揮部 開籌糧會會議。 a、一百一十二萬八千斤。 b、三處糧區:巴西、阿西、包座。 c、時間:卅號——三號,共五天。 這是一份非常珍貴的歷史記錄。它告訴人們,即使在過草地時,林伯渠也還是時刻關心和照管著同志們的安全與紅軍的輜重。走出草地後,他不顧連日行軍的疲勞,又立即開始了緊張的籌糧工作。 正當林伯渠在巴西地區積極組織力量進行籌糧時,張國燾又藉故製造事端,拒絕率左路軍向班佑靠攏,致電陳昌浩等,命令右路軍違背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決定南下,並企圖危害中央,迫使中央不得不決定迅速脫離危險區,率一、三軍團和軍委縱隊先行北上。因為是突然決定出走,林伯渠派出籌糧的幹部和運輸員,有五十多人未能調回,他對此感到十分痛心。 九月十二日,林伯渠在甘肅省迭部縣的俄界,出席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聽取了毛澤東等人關於同張國燾鬥爭的報告和下一步戰略部署的說明,他完全贊同中央改變原定的「川陝甘計劃」,率一、三軍團北上經陝北、甘東北打通國際路線,在靠近蘇聯邊界的地方創造根據地,再向東發展的方針,擁護會議作出的《關於張國燾同志的錯誤的決定》。他對張國燾的右傾分裂行徑,非常氣憤,當時就賦詩斥責: 剛過草地到巴阿,無那西風日未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糧秣少胡麻。 巨猿解纜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縱遙知馬力,誰予便利敢分家。① -------- ①《林伯渠同志詩選》,第14頁。 俄界會議決定一、三軍團改組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繼續北上。九月十七日,紅軍突破天險臘子口,接著翻過岷山,於二十日到達哈達鋪附近的鹿園裡。在這裡中央決定取消先遣工作團,將財委改為供給處。林伯渠出席幹部會議,聽了毛澤東關於行動方針與任務的報告。第二天,林伯渠又率供給處人員經哈達鋪到荔川鎮籌糧。到達哈達鋪地區後,紅一、三軍團和軍委縱隊分別改編為一、二、三縱隊。由於在這裡中央從國民黨的報紙上得知陝北還有一相當大的蘇區和紅軍,九月二十七日部隊進到通渭縣榜羅鎮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又舉行會議,改變了俄界會議關於紅軍經過陝北到靠近蘇聯邊界創造根據地的計劃,而決定「在陝北保衛與擴大蘇區」,「以陝北蘇區來領導全國革命」。隨後,紅軍向隴東高原前進,越過六盤山,於十月十九日抵達陝北吳旗鎮,與陝北蘇區第一路遊擊隊勝利會師。 林伯渠是十月二十日到達吳旗鎮的,住鎮前黃地溝台。經過飽嘗無根據地之苦以後,他看到這裡又有了根據地,有紅軍和群眾的歡迎,象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一樣,心情無比激動,特別是十月二十五日當他在團以上的幹部會議上,聽到毛澤東在報告中講「目前革命形勢已到拂曉」,今後黨的任務就是要以陝北革命根據地為中心領導全國革命之後,更是興奮不已。他回顧一年長途跋涉,越過無數雄關險道,瞻望未來,感到革命前途無限坦蕩,遂寫下了紀念長征的歷史詩篇——《初抵吳旗鎮》。 一年勝利達吳旗,陝北風光慰所思。 大好河山耐實踐,不倦鞍馬證心期。 堅持遵義無窮力,鼓勵同仁絕妙詩。 邁步前進愛日永,陽關坦蕩已無歧。① 〖初到陝北〗 中央紅軍勝利到達陝北,中共中央決定把革命的大本營放到陝北,這是中國革命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從此,中國革命便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林伯渠的工作和鬥爭,也相應地跨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來到陝北,林伯渠的工作條件有了很大改變,但任務仍然十分艱巨。當時已臨近寒冬,部隊和機關都急需補充大批冬裝,例如,他在十月二十八日的日記中即寫道: 早八時,趁毛招商被服及其器材問題,決定: (甲) (1)羊毛衣②五千套(最急); (2)羊毛短褲六千條(最急); (3)羊毛風衣六千件(一千最急); (4)羊毛帽子五千頂(三千最急); (5)綁帶五千雙(三千最急); (6)羊毛夾被二千床(一千最急); (7)布軍鞋一萬二千雙(六千急,餘次急); (8)夾襪一萬二千雙(六千急,餘次急); (乙)西藥。 (丙)無線電器材。 (丁)兵工廠器材: a.設採辦處於鳳凰鎮,以楊至誠為主任; b.撥款二萬七千元交支隊司令部。又撥三千交採辦處。 -------- ①《林伯渠同志詩選》,第15頁。 ②指用羊毛絮代替棉花做成的冬裝。 這裡「毛招商」指應毛澤東之召,商討有關問題,「鳳凰鎮」即鳳凰寺,在吳旗鎮東北約二、三十裡。當時陝北地廣人稀,地瘠民貧,物資缺乏,解決冬裝的布匹、棉花,基本上都要派人到甘肅慶陽的西峰鎮和黃河沿岸的韓城、朝邑、蒲城等地去購買,不要說籌集經費,單是這項組織工作也就相當繁重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