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林伯渠傳 | 上頁 下頁
三四


  〖再次到國民黨中央〗

  一九二六年,蔣介石進入南昌後不久,便開始同帝國主義和奉系軍閥勾結,以「在宣傳上抹殺蔣的功勞,且對一軍有攻擊之處」為藉口,撤了隨總部一起行動的總政治部秘書長朱代傑(中共黨員)的職務,要鄧演達將總政治部由武漢移至南昌。指使張靜江、陳果夫、段錫朋、程天放等右派分子建立「東湖社」和「AB團」等反動組織,控制國民黨江西省黨部。在江西省國民黨第三次代表大會上,用「圈定委員」的辦法(即由省黨部和中央各提二十四名候選人名單,交代表大會選舉,最後由張靜江、陳果夫等根據選舉的結果,圈定正式執行委員九人,候補執行委員三人),將原來主持省黨部工作的方志敏等七名共產黨人,全部排除在省黨部之外,而段錫朋、程天放、王禮錫、洪軌等等九名右派分子卻進入了省黨部。此後,他們還勾結土豪劣紳,控制十幾個縣黨部,排擠林伯渠、李富春、朱克靖等共產黨人,撤消了江西省臨時政治委員會,提請在南昌的所謂中央政治會議任命李烈鈞、熊式輝為首的十一人為江西省政府委員,並以李烈鈞為省政府主席。

  --------
  《江西政治報告》,1926年12月。

  為了研究對付蔣介石的方針辦法、向中共湖北區委和北伐軍總政治部彙報入贛作戰和江西省的情況,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十五日林伯渠專程到武漢,會晤了當時在武漢的共產黨和國民黨的軍政要人張國燾、董必武、劉伯垂、李國煊、葉挺與鄧演達、唐生智、李漢俊、賀龍等,同他們商量,將北伐軍總政治部留駐武昌,而另以總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赴南昌,主持入贛北伐軍的政治工作。這一決定,對後來武漢的反蔣鬥爭與江西的革命運動的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

  北伐軍初到武漢時,為抑制唐生智,防止汪精衛回國控制黨權和政權,蔣介石曾力主把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從廣州遷至武漢。但是,當一九二六年底第一批北遷人員,孫科、徐謙、宋慶齡、宋子文、陳友仁和蘇聯顧問鮑羅廷等六十餘人到達武漢,與在武漢的鄧演達、吳玉章、董必武等組成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和國民政府委員的「聯席會議」,暫時「執行最高職權」時,他卻又提出將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設在南昌。十二月三十一日,當第二批北遷人員譚延闓、張靜江、何香凝等到達南昌後,蔣介石又在南昌開了臨時中央政治會議,反對武漢聯席會議,作出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暫住南昌的決議,並宣佈於三月一日在南昌召開國民黨中央二屆三中全會。

  對於蔣介石挑起的遷都之爭,公然推翻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在廣東作出的關於遷都武漢的決定,武漢方面自然不能同意。二月間,武漢「聯席會議」正式宣佈:中央黨部暨國民政府開始在武漢辦公,並以中央執行委員會的名義通知各地中央委員,務必於三月一日前來武漢,準備開三中全會。蔣介石挑起的這場關於遷都及召開三中全會的時間及地點的爭論,其實質就是要與武漢國民黨左派(包括一些共產黨人在內)爭奪黨權、政權以及軍權,妄圖把國民黨中央、國民政府和北伐軍完全納入他的控制之下。

  林伯渠在這場鬥爭中,開始因中共中央也反對貿然遷都武漢,以及他擔心二、六軍同唐生智的舊怨較深,怕把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遷至武漢後和唐發生糾紛,曾一度贊成將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暫留南昌,但很快他就放棄了這一主張。一九二七年二月六日,他在日記中就曾這樣寫道:

  早十時抵漢口,當晤張、張、鮑、徐、孫諸同志,談次決定各件:

  1.三月一日以前開一政治會議,如順利,應決定各件如次(否則俟三月一日)(須畏公速來為原則)

  A、政府及黨部速移武漢(附政會改組)
  B、另組軍委會,以一人主席,並以三人副之;關於軍事,須三人署名。
  C、在此會中,須決定與商務生密切關係(如農工政策)
  D、鞏固黨與政會基礎。
  E、財政公開,對各軍須平□維持。
  F、軍校須在黨及軍委管轄下。

  --------
  指張國燾、張太雷、鮑羅廷、徐謙、孫科諸人。
  指譚延闓。
  《林伯渠日記》(黨校版),第71—72頁。

  從這裡可以清楚地看出,林伯渠不但完全贊同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移至武漢,贊成在武漢召開三中全會,而且主張限制蔣介石的權力。林這次到武漢,為爭取唐生智等人和召開二屆三中全會,還去長沙同唐談了三次,並會見夏曦與李維漢等人。

  國民黨二大後的九名中央常委,因汪精衛、譚平山在國外,胡漢民去香港、甘乃光、楊匏安留在廣東,譚延闓、蔣介石在南昌,在武漢的常委只有陳公博一人。林伯渠這次到武漢後,參加「聯席會議」的一些成員和鮑羅延等人,還同林伯渠商量決定,請他速回國民黨中央工作。因此,二月十四日林伯渠從長沙回到武漢,第二天便回九江交待工作,準備來武漢。

  林伯渠的夫人伍複明,這時已從上海來到九江,他的二女兒秉衡與侄女哲明也從長沙抵潯。林回九江,在向程潛報告武漢諸人的決定並對六軍的政治工作進行了交待和安排之後,二月二十日即冒著雨雪,踏著泥濘的道路,攜秉衡、哲明登上日本客輪鳳陽丸,將家遷至武漢。這天,妻子伍複明亦離開九江,前往上海接其他子女。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