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林彪的這一生 | 上頁 下頁 |
二 |
|
《上巳祀孔記》不過一百九十餘字,記敘了全校師生祭祀孔子的情景。全文如下: 孔子為我國周時代人,仁義愛民,為我國之偉人焉。中華民國九年八月初五日,為仲秋上丁,全國各學校于此祀孔,遵古禮也。吾校師生亦祀孔,同學高初共百餘人,皆敬祀孔子。因孔子聖人,為我中華教宗也。 這篇文章敘事簡明,層次清晰,語言亦通暢。出自13歲孩童之手,說明林彪學習還是用功的。 這年春節,林育南、林育英先後回到了林家大。三兄弟又團聚了,依照慣例,要由兩位堂兄檢查林彪的作業。 「林氏三兄弟」中,林育南性子最為剛猛,人稱「暴徒」。他笑時聲震內外,怒則疾言厲色;林育英為人謙和,和顏悅色,平易近人。因此,林彪敬畏大哥林育南,親近二哥林育英。 當林育南翻閱林彪最為得意的作文《上巳祀孔記》時,臉色陡地一下沉了下來: 「這是什麼?」 林彪心裡一怔,他忐忑不安,囁囁嚅嚅地說:「祭……祭孔文。」 「現在什麼時候了,還祭孔?!」林育南嗓門越來越大,蒲扇大的巴掌在林彪眼前晃來晃去。 林彪趕緊躲到林育英的身後,小聲抗辯說:「先生都說我寫得好嘛。」 「先生說好就好嗎?大哥、二哥在外面領頭高喊要科學、要民主、打倒孔家店,你倒好,在家裡寫起祭孔文來了。」林育南說著又火了,他又掄起巴掌,就要摑了過去,林育英把他攔住了。 林育英說:「育蓉才十三歲,一個小伢,懂得什麼?要怪只能怪他讀書的那所學校。這件事倒使我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一句名言:救救孩子!現在的學校名曰新式,其實腐朽,誤人子弟。我們應該有自己的學校,培養新式的人才。大哥,我看應該恢復『浚新』學校了吧。」 「浚新」學校是1919年林育南為宣傳新思想而發起創辦的一所新型學校。它與陳潭秋、陳蔭林兄弟二人創辦的「聚星」學校和「青黎」學校一起,鼎足而三,成為黃岡早期馬克思主義傳播的主要策源地。1920年,「浚新」學校因經費不足而被迫停辦。 1921年春,惲代英、林育英等人籌資恢復了「浚新」學校。「浚新」學校的宗旨即是「自覺覺人」。「浚新」學校一開學,林育英就把林彪第一個送進了教室。 「浚新」學校坐落在白羊山南麓八鬥興隆寺內。門前清池碧水,寺後茂林修竹。每逢金秋時節,漫山遍野丹桂飄香,沁人肺腑。在這所新式學校裡,師生平等,紀律嚴明,傳授新思想新知識,既學習又勞動,開湖北教育界一代新風,深受社會各界歡迎。不僅一些家長都想把子弟送來這裡念書,連興隆寺裡的年輕和尚也積極要求入校讀書,最後興隆寺主持弘忍法師索性將廟產捐出,送給「浚新」學校作經費。 林彪在這所學校裡,初步接受了革命理論的教育。他雖然缺乏表演才能,不能像弟弟林育黎那樣參加新劇社,四鄉演出,大出風頭,但也能和大家一起高唱《放腳歌》和《勞動歌》。稚嫩的歌聲在興隆寺外傳揚: 青的山, 綠的田, 藍藍的江河; 鮮的食, 美的衣, 玲瓏的樓閣; 誰的功, 誰的力, 勞動的成果。 「浚新」學校採用新式教育方法,開設國文、算學、地理、歷史、圖畫、音樂等科目,校長唐際盛還編寫大量的鄉土教材,對學生進行啟迪和誘導,培養他們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 黃州是一座人傑地靈的歷史名城。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謫貶黃州數載,在此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傳世之作。歷代文人墨客、風流名士紛紛前來憑弔,留下了許多詩文歌賦。 一天,唐際盛請學校幾名學生暢談個人的志向和抱負。 「拯中華于水火,解民眾於倒懸。」 「驅逐列強,振興中華。」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 在這番慷慨激昂的談論聲中,唯獨林彪顯得十分平靜。林彪沒有發言,他的神情十分冷漠,流露出一絲不屑談論的神態。唐際盛注意到了這一點。 等大家都平靜下來,唐際盛問林彪道: 「育蓉,你呢?能談談嗎?」 被同學們認為聰明孤僻的林彪的回答出乎大家意料之外。他隨口背誦了一段蘇軾的《後赤壁賦》: 於是攜酒與魚,複游於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複識矣! 予乃攝衣而上,履崖,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湧……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聽罷林彪的吟誦,唐際盛校長多少窺見了這位少年的心跡:「哦,你想像蘇軾那樣,淡泊寧靜,我行我素。」 「不!我要像那夜半孤鶴,獨來獨往。」林彪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唐際盛暗暗詫異。借物寓意,頗有一股傲世獨上的氣魄,光這一點就值得稱讚,何況這志向和林彪的秉性脾氣又是那樣貼切。 1923年,林彪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這年他十六歲。 看到林彪迅速成長,林育英十分高興。二十年後,林育英在延安的一次演講上,曾經抑制不住興奮的心情,激動地說: 「當時的人們哪裡料想得到,這樣一個啟蒙學校竟培養出了一個今天的林彪!」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