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劉伯承傳 | 上頁 下頁
一一六


  就在志願軍入朝作戰的第4天,毛澤東給劉伯承發了一個急電:「伯承同志,此間恩來、總司令、榮桓、榮臻和我,希望你速來京主持籌建陸大,你意如何?」

  他接到這封電報,在重慶冉也坐不住了。他把西南的繁忙公務迅速交待完畢,便登上了飛往北京的客機。

  飛機一路穿雲破霧,把萬水千山一鼓腦兒地拋在身後。幾個小時後,太行山脈和燕山山脈相繼闖入眼簾,逶迄奔騰在峰巒之間的長城,顯現出一副非凡的氣勢。剛剛見到紫禁城裡金碧輝煌的建築群,飛機的機身已緩緩地降落在北京西郊機場的跑道上了。劉伯承步出機艙,見朱德正向他揮手。他急步跨下舷梯,與朱德的手緊緊地握到了一起。

  §第二節 中南海的燈光

  劉伯承一到北京,便領導陸大籌委會加緊籌建工作。

  首先是確定陸大的校址。以前,中央軍委曾考慮把校址建在東北。後來因為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又決定把校址建在北京或其他省市,具體地點授權劉伯承選定。

  11月,北京已是北風呼嘯的初冬季節。一天上午,劉伯承和軍訓部長肖克等人,乘車出阜成門,直奔石景山地區。不一會兒,朱德也來了。他們會合在一起,從石景山向北到八大處,再向西到永定河沿岸,最後向東折回到八裡莊忠烈祠,周行70餘裡。他們不顧風沙撲面、寒氣襲人,幾次登上山崗,興致勃勃地察看這一帶的地形、水源,選擇營建陸大的合適地點。但是,由於當時這一帶供水供電困難,只好放棄。

  第二天一早,劉伯承又乘車出西直門,來到圓明園勘查。圓明園位於京郊西北,迄西與頤和園、玉泉山遙遙相對。這個曾盛極一時的清朝皇家園林,1860年遭到了英法聯軍的焚毀,至今只剩下一片廢墟。然而,它占地廣闊,環境幽靜,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確實是辦學校的理想場所。但是,他考慮到圓明園遺址是帝國主義列強侵華的歷史見證,對於教育後代,激發人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具有重要的意義,軍隊不應該佔用。於是又把在這裡建校的想法放棄了。

  經過兩次勘查校址,劉伯承考慮到,國家財政經濟狀況還沒有根本好轉,抗美援朝戰爭正在進行,百廢待舉,百業待興,財力、物力都很緊張,要興建這樣一個大型的軍事學校要花很多的錢,更需要一定的時間。為了早日開學,培養懂得現代戰爭的幹部以支援朝鮮前線,也為了減輕人民的負擔,他建議:陸大的校舍暫時不動工興建,先找一個可以辦學的地方把學校辦起來再說。他的意見得到籌委會的贊同。

  劉伯承把目標投向了華東軍區軍政大學。華東軍大設在南京城的東南隅,原國民黨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和國防部的院內。占地約3平方公里,房屋面積達47萬平方米,各類設施也較齊全。早在1949年5月,劉伯承主政南京的時候,就曾經去過那裡,詳細查看過那裡的房屋、設施情況,並向中共中央專門作過彙報。那時,他就考慮過將來在那裡辦學校培養幹部的問題。

  所以,他現在毅然決定向中共中央提出報告,建議把陸大暫時設在南京。

  中共中央始終關注著陸大的籌建工作。在籌備期間,政務院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三次會見了劉伯承和陸大籌委會的成員,傳達了毛澤東對辦好陸大的指示,提出了陸大臨時黨委的組成方案、幹部配備和組織機構等問題,研究確定了教學方針和教學內容。對如何辦好這個學校作了重要指示。

  第一次是在11月初,周恩來特意把劉伯承等人請到中南海。

  劉伯承與周恩來久已相熟,從南昌起義到中央蘇區第四次反「圍剿」,他曾與周恩來共事,襄助戎機、擘畫軍事,兩人相得益彰,也由此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劉伯承對周恩來一向十分敬佩。周恩來對劉伯承也很尊重,常對人稱讚他博學強記,通曉古今,總是親切地稱他」劉老」,喜歡和他交談,傾聽他的見解。

  當劉伯承等人來到中南海西花廳總理辦公室的時候,周恩來剛剛起床,還沒有吃早飯。他和人家一一握手問候,並親切地對劉伯承說:「劉老,你來了。我起晚了。」

  劉伯承知道,周恩來日理萬機,經常通宵達旦地工作,常常不能按時睡眠。他深情地說:「總理,你多睡一會兒吧。我們昨天是睡久了。聽說你每天要工作到早晨三、四點鐘才休息,太勞累了!」

  周恩來說:「不要緊,我習慣了。」

  一會兒,工作人員端來了早餐,周恩來跟大家打個招呼便開始用餐。趁此機會,客人們環顧了主人的住所:這裡是會客室兼著辦公室。房間陳舊,設備簡陋。靠牆排滿了書櫃,三張方桌接成一個長會議桌。最顯眼的是那張又寬又長的寫字臺,上面放滿了摞得很高的文件和書籍。再看主人的早餐:三塊烤饅頭片、一碟鹹菜、一杯牛奶和一個煎雞蛋。看著這一切,劉伯承和同來的人都很感慨:住進北京城中南海的周恩來,仍然保持著戰爭年代那種艱苦樸素的作風。

  周恩來用完早餐,談話開始了。

  「總理,我接到毛主席的電報就來了。」劉伯承微笑著向周恩來報到。

  「你這個人組織性紀律性是非常強的,只要中央有命令,你馬上就會來。」周恩來用非常滿意的口氣回答。

  「我來是來了,就是怕搞不好。」劉伯承謙遜地說。

  「你槁得好,搞得好的。你有幾個特長:有學問,有搞教育的經驗,又非常嚴格,嚴師出高徒嘛!」周恩來笑著鼓勵他。

  「總理,可不能那麼講,我是能做一點就做一點。我能力實在不足,過去搞紅大,那個好搞,兩三個月就過去了。現在搞現代化,我也是沒有經驗的。你看能不能給我找幾個好助手?」劉伯承向周恩來誠懇地表達自己的心情和要求。

  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提出了陸大臨時黨委的組成方案,並和劉伯承一起,詳細研究了陸大的組織機構和一些領導幹部的人選問題。

  幾天以後,周恩來第二次會見了劉伯承等人,傳達了毛澤東關於辦好陸大的指示。基本精神是,陸大的方針仍然是延安抗大總校的方針,要在人民解放軍建軍傳統的基礎上,認真學習外國軍隊的先進經驗。周恩來還告訴他們,為了辦好陸大,毛主席已經聘請了一批蘇聯顧問來幫助工作。

  一提到顧問問題,劉伯承很自然地想起當年與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的交往。李德那種獨斷專行、飛揚跋扈的霸道作風,曾給中國革命造成巨大損失,也在他的心中刻下了一道深深的傷痕。

  以往的教訓,記憶猶新。他向周恩來建議:「總理,我考慮了很長時間,叫顧問不如叫專家好。顧問,顧問,就是要『顧』我們的『問』。叫專家就超脫了。你當你的專家,我們于我們的工作。我請你,你就講;我不請你,你就不要『顧問』我嘛!」

  周恩來還和劉伯承等人研究了籌建工作的一些具體事宜:一是校名問題。鑒於將來要開辦海、空軍科,劉伯承建議將陸大更名為軍事學院。二是校址問題。為了早日開學,減少國家的財政支出,劉伯承提出把校址暫時設在南京華東軍大所在地。以後有條件營建新校舍再行搬遷。三是幹部問題。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