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劉伯承傳 | 上頁 下頁
八六


  一顆炮彈在近處爆炸,彈片震落的塵土撒滿了地圖。有人撲向劉伯承、鄧小平,去掩護他倆;有人勸他們還是離開,隱蔽些好。他們卻分外鎮靜,劉伯承用手將地圖上的塵土拂掉,並且催促大家說:「不要管我們,快執行任務,打你們的仗去!」幾位旅長跑步回到部隊傳達了劉伯承、鄧小平的命令。「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壯語,象電流一樣傳到了每一個指戰員的心裡。

  接著,劉伯承和鄧小平也從浮橋上跑步來到汝河南岸,進入了肖永銀給他們安排的指揮部——姚官屯。這兒雖然離敵人更近了,但和自己的戰士也更近了。

  劉伯承、鄧小平立即派人送命令給北岸的張際春。命令說:「明天不管飛機如何轟炸,大炮、機槍如何封鎖,均應堅決強渡!」並囑部隊要再次輕裝,把所有機密文件燒掉,不給敵人留下片紙隻字。

  「劉鄧首長已在我們身邊,他們要和我們一同打過汝河去!」大家互相傳送著這一鼓舞人心的消息。

  這時候,縱隊領導到了旅指揮所;旅、團長到最前面去指揮營、連;戰士們爭當開路先鋒。

  第五十二、五十三團做前衛,並肩從大雷崗向南攻擊前進。第五十四團為第二梯隊緊跟,各連均以4路縱隊前進,步槍上刺刀,揭開手榴彈蓋,不管遇見任何頑抗的敵人,都立即消滅。

  整整一夜的拼殺,部隊浴血向前,勝利的捷報一個接一個報到野戰軍指揮部。

  通道打開了,血路殺出來了!汝河南岸橫寬六、七裡的地區,已看不到敵人的蹤影。為著使數萬大軍安全通過,先頭旅更加警惕地佈置兵力,準備打退兩邊敵人的反撲,用生命守衛著每一寸已經佔領的陣地。

  天漸破曉,野戰軍指揮部和中原局、南下工作團都過河來了。肖永銀帶1個營掩護劉伯承、鄧小平離開指揮部繼續向南挺進。他們沒有騎馬,同大家一起輕快地步行。他們的身後,是浩浩蕩蕩的大軍奔馳南下。他們的行動,證明了「狹路相逢勇者勝!」

  §第六節 探水涉淮河

  在強渡汝河的戰鬥尚未全部結束時,劉伯承就看好了躍進征途上的最後一著棋——搶渡淮河。

  8月25日下午2時左右,劉伯承、鄧小平風塵僕僕地趕到預先給部隊指定的集合點息縣彭店。天空飄著毛毛雨。在村口,劉伯承見到了肖永銀旅長。

  他笑著問:

  「肖永銀同志,你的指揮所在哪裡呀?」

  「在野外。」肖永銀回答。

  劉伯承還是笑著說:

  「找個房子吧,天還落雨啊!」

  「敵人情況還沒摸清,又急著佈置警戒,還沒有顧到找房子。」肖永銀懇切地彙報。

  劉伯承又問:

  「今晚你去打息縣怎麼樣?」

  「沒問題,堅決執行命令。」肖永銀立正作答。

  正在這時,第十八旅司令部的作戰參謀未接劉伯承、鄧小平等首長先到一個老鄉家裡去休息。

  劉伯承、鄧小平一進屋,看見第六縱隊和各旅的領導幹部都在,用十分滿意的口氣表揚汝河戰鬥「打得好」。接著,劉伯承感歎著說:「我們這次能突出敵人的重圍,主要靠我們向敵人採取了堅決的進攻,迫使進攻的敵人變成防禦,主動變成被動。打仗就是這樣,在關鍵時候只有勇猛才能戰勝敵人。」稍停,他又下達了命令:「同志們,我曉得部隊是疲勞的。可是,勝利只能在戰勝疲勞之後才能得到!敵人希望疲勞捆住我們手腳。因此,我們一秒鐘都不能停步,必須立即出發,向淮河進軍。明天拂曉前要攻下息縣,奪下淮河渡口,奪下咱們戰略躍進途中的最後一個關口!」聽的人都激動得屏住了呼吸。劉伯承又重複他常講的話:「打仗就是這樣,要抓關鍵。在關鍵性的地方要勇、要猛,才能戰勝敵人。敵人想把我們消滅在汝河岸邊,但是在我們的勇士面前,他們的企圖完全被粉碎了!現在,敵人肯定是要在汝、淮之間挫我躍進的鋒芒。

  想使我們功虧一簣,這又是一關啊!大家還是要牢記,決不和敵人糾纏,戀戰就正中敵人之計,只能搶先渡過淮河!」

  當晚,野戰軍指揮部和第六縱隊進到淮河北岸息縣、臨河一線。鄧小平提出由他指揮阻擊尾追之敵,李達參謀長指揮渡河,劉伯承和張際春副政委先行渡河,指揮進入大別山的部隊。大家一致同意他的意見。劉伯承說:「政治委員說了就是決定,立即執行。」於是,李達親率第十八旅趕到淮河渡口。

  這兒本來可以徒涉,不料,當部隊到達時,上游卻突然漲水。渡口上的船隻,也多被敵人破壞,只剩下10來隻小木船。敵情十分緊急,據可靠的情報:敵整編第四十八師、第七師、第五十八師、第十師、第三師、第六十五帥、第五十二師、騎兵第一旅等,已經緊追而來,其中整編第六十五師已接近劉鄧野戰軍中路縱隊,其先頭部隊已到彭店,和後衛部隊接上了火,離淮河渡口只有30多裡了。

  擔任先頭的第十八旅,奉命必須在26日12時之前渡完。

  旅指揮員分頭在渡口指揮監督10幾隻木般進行搶渡。但依眼前的實際情況,今明兩日渡完1個旅也是困難的,怎麼辦呢?屋漏偏遇連陰雨,船破又遭頂頭風。淮河上忽地巨風突起,小船在風浪中打旋。困難增加了,擺渡的速度減慢了。李達參謀長鎮定地指揮著部隊搶渡。先頭旅的領導一面抓緊一分一秒的時間按計劃讓部隊上船,一面和參謀長核計著當夜完成任務的實際困難。這些,劉伯承全都看到了眼裡。他比所有的人想得更多,他讓旅政委李震留在渡口加緊指揮搶渡,帶著李達和肖永銀回到他的臨時指揮所去,商討加速渡河的緊急措施。小屋塞得滿滿的,近40攝氏度的高溫使人幾乎窒息。在一陣沉默後,劉伯承向肖永銀髮問了:「河水真的不能徒涉嗎?」

  「河水很深,不能徒涉。」肖永銀根據實地瞭解的情況,作了肯定的回答。

  「到處都一樣,都不能徒涉嗎?」劉伯承又認真地追問著。「淮河忽漲忽落,現在漲得很深。河邊老百姓說,從來沒人敢在這樣的季節涉水。」肖永銀作了進一步的回答。

  劉伯承繼續細心周密地向肖永銀等提出一系列問題:「你們是不是親自偵察過?試過徒涉?親自找嚮導查了沒有?找過幾個老鄉?他們怎麼說的?能架橋嗎?」

  肖永銀等旅的領導雖一一回答了他的所有提問,但他心裡仍然覺得不夠踏實,決定要先和野戰軍指揮部的人員渡過一部分去。

  說著,劉怕承拄著一根長過身高的竹竿,帶著兩個手提馬燈的警衛員來到了渡口。他不要人攙扶,登上了一隻小舢板。小船頂風破浪向南劃去。岸邊的同志都向劉伯承投以敬仰、關懷的目光,默祝他安然、快速地抵達南岸。

  已經是天將黎明的時刻,下弦月的微光緊緊跟著他的小船,北岸的人們一直看著他高大的身影在船邊擺動。忽然,從河心傳來了熟悉的呼喚聲:「能架橋呀!我試了許多地方,河水都不太深!」

  這時岸邊的指戰員才明白,劉伯承原來是在親自測量水的深度。小舢板經過水淺之處,他還讓警衛員插上了標杆。

  「告訴李參謀長,叫他堅決架橋!」劉伯承的命令繼續傳到北岸。他怕呼喊聽不清楚,又派人送來了親筆書寫的命令:「河水不深,流速甚緩,速告李參謀長可以架橋!」

  李達在北岸正按劉伯承的命令佈置架橋,忽然,劉伯承又派人送來了信:「我親眼看見上游有人牽馬過河,證明完全可以徒涉,立即轉告李參謀長,不要架橋了,叫部隊迅速徒涉!」

  李達下達了部隊徒涉的命令。好多路縱隊,成千上萬的人馬,浩浩蕩蕩地從淮河上徒涉過去了。8月27日,劉鄧大軍終於戰勝了南征途中最後一個險關,進入了大別山區。人民解放戰爭的車輪,已經不可逆轉地開到蔣介石統治區來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