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劉伯承傳 | 上頁 下頁
二七


  劉伯承說:「孫繼先啊!你該死!你為什麼不發信號?」孫繼先這才省悟過來:光顧推船了,忘了點火,叫首長著這麼大的急,心情非常不安。聽孫繼先彙報了戰鬥和找船的經過,劉伯承焦躁的心情平靜下來了。他從內心裡喜歡這些下級指揮員和戰士們,甚至流露出感激他們的心情。是他們的勇敢、機智,殲滅了敵人,佔領了渡口,找到了船,是他們在創造紅軍萬里長征的歷史。他做夢、走路都想的一隻船,終於搞到手了。「有了船我就有辦法。」

  這個意念又浮上腦際。轉念及此,他馬上變了口氣,慈祥地說:「好吧!一營睡覺,等天亮時,把全街能買到的好吃的東西都給你們吃,早飯以後強渡。」

  旭日東臨,霧氣蒸騰。一向沉寂的大渡河畔顯出了生氣。一位40多歲的老船夫帶著20多名身強力壯的小夥子來受領任務。原來,劉伯承一到安順場,就派參謀去找一個有經驗的船夫來。先瞭解河寬、水深、流速、敵情等,又問全村有多少只船,有多少船夫,最後給他講多串連一些船夫,幫助紅軍渡河。報酬是優厚的,連萬一發生不幸的後事都作了安排。那船夫說:「村裡的船都被搶到對岸去了,劉家軍還要強迫老百姓搬家,要把安順場燒光,所以各屋附近都堆著柴。大家都恨劉家軍,願意幫助紅軍,只是沒有船。」

  ①指劉文輝的軍隊。

  劉伯承說:「船我們想辦法,你去串連同行吧。」當老船夫聽說紅軍找到了船,一清早起來就帶著人來了。他帶領大家把船拉到上游起渡點系好,把水手分成兩班,做好了渡河的準備工作。

  7點多鐘,一營在岸邊集合了。幹部、戰士們爭當突擊隊,爭坐第一隻船,鬧嚷嚷吵個不休,以致任務分不下去。當然,大家心裡全明白:這不是遊山玩水,不是龍舟競渡,這是戰鬥,是九死一生的戰鬥。在對岸敵人的火力封鎖下,從礁石錯列、水深流急的大渡河強渡,這要冒多大的危險!但紅軍指戰員卻要爭,要搶,要爭坐第一隻船。在爭執不下的情況下,聶榮臻發話了:「算了,不要爭了。由你們營長下命令吧,叫誰去誰去。」這時全營才安靜下來,幾百雙眼睛一齊盯著孫繼先。孫繼先跟團長楊得志小聲交談了幾句,宣佈二連組織突擊隊。二連三個排又是一番爭執,最後由連長點名,挑選了17個人,他們是:連長熊長林,二排長曾會明,三班長劉長髮,副班長張克表,戰士張桂成、肖漢堯、王華亭、廖洪山、賴秋發、曾先吉,四班長郭世蒼,副班長張成球,戰士肖桂蘭、朱祥雲、謝良明、丁流名、張萬清。

  人員挑選完畢,給每人裝備一支駁殼槍、一挺花機關(衝鋒槍)、一把馬刀,還有8顆手榴彈。在熊長林的帶領下,登上了第一船。這就是著名的強渡大渡河的十七勇士。

  劉伯承舉著他那單筒望遠鏡仔細觀察對岸敵人的工事和火力點,看過來,又看過去。待突擊隊準備完畢,他轉頭問參謀:「趙章成來了沒有?」

  參謀回答:「迫擊炮已經架好了。」劉伯承說:「叫趙章成瞄準對岸那兩個碉堡。我們就幾發炮彈了聽命令,一定要打准。」他取出懷錶看了看,正好9點整,抬頭對楊得志說:「開始!」楊得志命令:「輕重機槍掩護,強渡開始!」嘹亮的衝鋒號吹響了。輕重機槍火力一齊向對岸敵人進行壓制射擊。

  系在岸上的船纜解開了。小船一顛一簸地向河心斜漂過去。敵人的機槍彈在小船四周「簇!簇!」落水,濺起朵朵浪花。大家的心情一陣緊似一陣。這時,劉伯承、聶榮臻都走出了工事,站在岸邊。為了首長的安全,衝鋒號停止了。劉伯承說:「號音為什麼停了呢?繼續吹!」這時,肖華幾步跑上去,從司號員手裡奪下號來,甩了兩甩,挺起胸膛吹起來。團裡的衝鋒號響了,各連的司號員也跟著吹起來。劉伯承與聶榮臻不顧個人安危,故意暴露目標,目的在分散敵人火力。岸上的幹部戰士們,情緒激昂,都爭著朝前站,把劉伯承和聶榮臻擠到後邊去。此時,大家都是一樣的心情:打吧,向我們打吧,只要別打中我們的船就行。紅軍6挺重機槍,幾十挺輕機槍從不同的角度向敵人密集射擊,壓得敵人扒在工事裡抬不起頭來。

  船靠岸了。登陸點有40多級石階,只有這個地方可以上岸。17名勇士飛身下船。敵人的手榴彈、滾雷從上面甩下來。勇士們利用石階的死角隱蔽,競沒有傷亡。然後,登上石階,一排手榴彈奪取了岸邊的工事,向敵人的碉堡靠近。敵人欺紅軍人少,一個軍官指揮著200余人從碉堡裡和散兵壕裡鑽出來反衝鋒。劉伯承舉著望遠鏡一邊觀察一邊說:「叫趙章成開炮。」趙章成真不愧為神炮手,第一炮就打在敵人碉堡頂上,接著兩炮打在敵人的隊伍中。敵人死傷很大,頓時大亂。勇士們乘勢衝鋒,佔領了主要工事,殘敵向後潰退。

  後續部隊一船一船晝夜不停地渡。船的最大容量可坐40人,往返一次要1個多小時,直至26日上午10點,第一團才全部過河。劉伯承一計算,照這種渡法,全軍過河要一個多月。這是敵情所不允許的。據總部通報,敵薛嶽縱隊26日已進抵西昌以北的禮州,楊森的第二十軍先頭部隊,已達峨邊以西的金口河,離安順場只有幾天的路程。劉伯承又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中。他指示工兵連,千方百計地架橋,同時令各連千方百計地找船。工兵連根據他的指示立即劈竹紮排,作架橋的探索,搞了幾次都失敗了。用8根二號鐵絲緝纜,只系上3個竹排,放入水中,即被激流沖斷。劉伯承得報後,自言自語地說:「看來架橋是不可能了……」

  中午時分,參謀報告:「毛主席、朱總司令、周副主席來了。」劉伯承親自到村頭迎接,陪同到先遣司令部休息。午飯時,用繳獲的米酒招待中央領導。毛澤東端起大碗米酒高興地說:「祝賀先遣司令和幹部戰士們!」接著幽默地問起劉伯承:「諸葛亮七擒七縱才使孟獲心服。你怎麼一下子就說服了小葉丹呢?」劉伯承謙虛地說:「主要的是我們嚴格執行了黨的民族政策。」毛澤東又問:「你跟小葉丹結拜真的跪在地上起誓嗎?」劉伯承說:「那當然,彝人最講義氣,他看我誠心誠意,才信任我們。」毛澤東又問:「那彝人下跪是先跪左腿呢,還是先跪右腿呢?」這下把劉伯承給問住了。

  周恩來岔開話題說:「後續部隊通過彝族區時,小葉丹打著『中國紅軍彝民沽雞支隊』的旗幟出來歡迎,伯承、榮臻他們簡直把彝區赤化了。」朱德說:「先遣隊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功勞不校」聽到這裡,劉伯承答話:「總司令先別論功行賞,我正為這大渡河架不起橋來犯愁呢。」接著詳細彙報了過渡和架橋的情況。經過研究,毛澤東歸納大家的意見說:「好吧,我們兵分兩路。一師和幹部團在這裡渡河,為右縱隊,歸劉、聶指揮,循大渡河左岸前進;林彪率一軍團二師和五軍團為左縱隊,循大渡河右岸前進。兩岸部隊互相策應,溯河而上,奪取瀘定橋。軍委縱隊和其餘部隊從瀘定橋過河。假如兩路不能會合,被分割了,劉、聶就率部隊單獨走,到四川去搞個局面。」

  大家均無異議,以軍委主席朱德的名義給各軍團發出了相應的電報。

  劉伯承和聶榮臻率領右縱隊於27日出發,向瀘定城急進。前方瓦壩有劉文輝部1個團,是先1天到的,派1個營前出20裡向安順場方向警戒,連哨又伸出5裡。午後,鄧華指揮先頭第一師第二團與敵連哨接觸。沿途只有一路可行,時而傍河,時而翻山。敵人憑險據隘,節節抗擊。第二團不顧一切往前沖,打到瓦壩附近,已是黃昏時候。敵憑既設陣地,又抗擊了幾個小時,才向富林方向逃竄。當晚,右縱隊在瓦壩宿營。28日,行100多裡,中間翻過一座上下60裡路的大山,到了德妥。這是個小圩場,有幾十戶人家,相傳諸葛亮南征,曾在此住過。該地有民團與瓦壩潰散敵人約百人,經半小時戰鬥,將其殲滅。

  時大雨如注,天色已晚,遂在德妥宿營。第三天,行至鐵絲溝。這鐵絲溝左邊是波濤洶湧的大渡河,右邊是峭壁千仞的高山。敵第二十四軍第四旅由旅長袁國瑞統領在龍八布駐防,這裡離瀘定城50裡。袁國瑞派第三十八團扼守瀘定橋,第十一團前出到鐵絲溝向安順場方面警戒。劉伯承命鄧華率第二營由路右山腰繞至敵人翼側,第一、三營由肖華率領從正面攻擊。敵只顧守住正面,側背一挨打就亂了套,爭相向龍八布逃命。此時,紅四團政委楊成武率領該團已向滬定橋發起總攻。守橋之敵第三十八團團長李全山向袁國瑞告急,袁國瑞答:「我這裡也很緊張。」匆匆掛了電話。李全山知道橋西橋東都來了紅軍,完全失去了守橋的信心,率殘部向天全逃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