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金庸傳奇 | 上頁 下頁
情為何物(2)


  愛情確實是金庸小說的一大根基,而他借愛情而生髮出去,從中對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他筆下的人物色彩更豐潤,性格更完整,從而也使作品具有不可否認的文學價值。

  《神雕俠侶》中的楊過,相比起郭靖來,俠途和情路都沒有那麼順當與自然。楊過就很小處在不正不邪的境地中,性格也不似郭靖平正厚實。他和小龍女的相戀,就更是波折重重。他和小龍女有師徒情份,在當時的禮教社會中,師徒相愛是被視為大逆不道的,所以即使玲瓏剔透,並非墨守常規者如黃蓉,對他們都分別曾有勸誡。再加上郭靖很希望他做自己的大女婿,儘管他和郭芙一直見面就吵,相逢就鬧,最後郭芙還斬斷了他一支手臂。

  當然,最難過的一關還是在小龍女那裡,一是她認為自己年紀比楊過大,二是她已被尹志平在無可抗拒之下奪去了貞操,更感到配不上楊過,有心讓他和郭芙成雙成對,而主動避離,使得事情更加複雜。但楊過一直癡心不改,等到兩人真正相處了,波折厄運又接踵而至:小龍女在重陽宮中受傷命危,等到小龍女稍稍好轉,楊過卻又中了情花之毒,最後,為了救楊過,小龍女在絕情穀跳下深淵自殺。

  楊過趕到絕情穀,已不見小龍女芳蹤,因為見山壁上有小龍女的手書,寫道:「十六年後,在此重會;夫妻情深,勿失信約。」而苦等了十六年,好不容易約期已至,他果然早早就在山谷旁等著了,但:

  * * *

  小龍女始終沒有來,他便如一具石像般在山頂上呆了一夜,直到紅日東升。四下裡小鳥啾鳴,花香浮動,春意正濃。他心中卻如一片寒冰,似有一個聲音在耳際不住響動:「傻子!她早死了,在十六年之前早就死了。她自知中毒難愈,你決計不肯獨活,因此圖了自盡,卻騙你等她十六年。傻子,她待你如此情意深重,你怎麼到今日還不明白她的心意?」他就如行屍走肉般地跑下山,一日一夜不飲不食,但覺唇燥舌焦,於是走到小溪之旁,掬水而飲。一低頭,猛見水中倒影,兩鬢竟然白了一片。他此時三十六歲,年方壯盛,不該頭髮使白,更因內功精純,雖然一生艱辛顛沛,但向來頭上一根銀絲也無。突見兩鬢如霜,滿臉塵土,幾乎不識得自己面貌,伸手在額角鬢際拔下三根頭髮來,只見三根中倒有兩根是白的。

  * * *

  十六年的苦等,楊過之所以能熬過去,完全是為了再見小龍女。情侶能再重逢的渴望,使他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孤寂與飄泊。十六年過去了,當他醒悟到一切都是空的,一切都是一個善意的騙局時,他崩潰了,變得脆弱不堪,萬念皆灰,猛然想起了蘇東坡祭悼亡妻王弗的詞:

  * * *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 * *

  卻又覺得蘇東坡至少還有「千里孤墳」,而自己真的是「無處話淒涼」了,刹那間熱血上湧,雙足一蹬,身子飛起,躍入十六年前小龍女曾經跳下的茫茫深谷中。

  也許金庸自己寫到這裡,也為楊過的深情所感。在他的悲劇情結中,一反常態,為楊過與小龍女安排了一個喜劇結局:原來當年小龍女一躍而下,非但沒死,反而得到了靈藥妙方,盡去體內之毒,只是谷底幽深,再出不來。楊過也跳將下來,苦命鴛鴦竟然重逢。故事末尾,兩人終成一對神仙眷侶,攜手飄然而去。

  愛是沒有道理可說的。

  為什麼愛他(她)?只知道愛他(她),就是要愛她(他),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計。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