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蔣介石傳 | 上頁 下頁
第廿三章 最後二十年(5)


  對蔣的一次出其不意的打擊是來自尼克松總統。

  一些學習國際關係的學生注意到了發表在1967年10月的美國季刊《外交事務》上的一篇尼克松寫的文章。該文是尼克松在1963年竟選加州州長失敗後的政治混亂情況下寫成的。尼克松在文中暗示,結束中國共產黨在國際社會中的孤立地位的時候不久將來到。

  1969年7月25日又出現了一個更明確的前兆:尼克松在對關島的短暫訪問期間發表了一項新聞聲明,他指出了兩點:

  美國將執行條約規定的義務;但是,美國越來越希望亞洲盟國處理自己的防禦和安全問題,除了核武器的威脅以外(這裡很明顯是指中國)

  接著發生了一件令人意外的政治事件。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在電視講話中透露,他已經派遣他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亨利·基辛格博士秘密到中國同周恩來會談。他還說他已接受了在1972年5月以前訪問中國的官方邀請。尼克松說:

  「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會晤是為了尋求中美兩國關係的正常化,並就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

  他保證:「我們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所採取的行動決不是以我們的老朋友為代價的。」

  蔣介石在臺北得知了這一消息,他感到惱火和沮喪。他指示駐華盛頓大使沈劍虹先生向美國當局提出嚴正抗議。他只能這樣做了。

  尼克松總統的聲明必然嚴重地削弱國民黨政府在聯合國已經垂危的地位。聯大第26屆大會正準備在10月末召開。早在8月2日,國務卿威廉·羅傑斯就宣佈,美國將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並且同時保證臺灣將不會被剝奪聯合國的代表權,但這一保證是虛假的。

  這就是「兩個中國」的學說,這對蔣介石或毛澤東來說都是不愉快的事。

  由於這種形勢已經很明確,蔣介石想起了他在1949年離開大陸之前轉移政府財寶的預見能力;這時他又想起了轉移另一種「財寶」:中華民國自動撤回國際貨幣基金會的股份,總值達5990萬美元(當時為2400萬美元)。在10月25日聯合國進行決定性辯論的前一周,蔣介石下令提取所有的存款,以免落入共產黨手中。

  當大會就此進行表決時,76個聯大成員國投票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和安理會,井同時撤消臺灣國民黨政府的席位。然而,還是有35個國家對此投了反對票,17個國家棄權。

  國民黨代表團不願等待痛苦的結局所帶來的侮辱,根據蔣介石的指示,他們在投票以前就提前離開了會場。

  國民黨代表團團長是蔣的外交部長周書楷。他在離會之前說:

  我願借此機會代表我的政府向凡年來支持我們的友好政府表示衷心感謝。我國政府將在今後幾年裡進一步加強同這些國家的友好關係,我們將和那些與我們志同道合的政府一起,為實現聯合國基於成立的並且聯合國大會現在已經打破的最終目標而繼續奮鬥。

  在國民黨政府自己看來,提前離會使國民黨政府保住了面子,並且能夠宣佈這是自己退出聯合國而不是被驅逐。然而,這些舉動並沒有改變臺灣逐漸被孤立的形象。

  聯合國投票表決的結局是尼克松1972年2月21日至28日訪華的結果。2月27日在上海發表的聯合公報冗長卻缺乏解決問題的實質性東西,不過,公報裡有這樣一段話!美國認識到,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而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毫無異議。它再次表示關心的是,中國人民自己能以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基於這種認識,美國確認從臺灣撤回全部美國軍隊和軍事設施的最終目標。在此期間,美國將逐步減少在臺灣的軍隊和軍事設施,以減輕地區間的緊張局勢。

  這些話是一個明顯的通告:從現在起,蔣介石政府要「靠自己」了。然而,公報還有許多含糊其詞的語言,美國既通告解除1954年與臺灣簽訂的《安全條約》,並且在近期也不發展與北京的外交關係。

  1974年9月,我在臺北與一位國民黨要人(由於諸多原因,我不便披露他的姓名)討論了這一形勢的影響。他作了這樣的評論,我當時逐字記錄下來了:

  「蔣介石是令人難以相信的頑固。他失去了中國。

  如果他還這樣頑固下去的話,他也將由於不承認現實而失去臺灣。他甚至不承認北京政府的存在,如果他承認的話,我們將有兩個美國大使館」(一個在北京,一個在臺北)

  臺灣當局鼓起勇氣對這一新形勢作出了反應,別出心裁地通過開設「貿易中心」和「文化中心」作為公使館和大使館的場所,井以此獲得友好國家的外交承認。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西班牙,它和許多其他國家一樣突然改變了對北京政府的承認(儘管美國政府本身沒有作出這種轉變,但美國的行動促使其他政府在這方面有了轉變)。臺灣在馬德裡開設了一個「孫中山中心」,西班牙也在臺北開設了一個「塞萬提斯中心」。這種形勢一直在繼續。

  然而,蔣介石的生命行將結束。儘管他在1972年5月接受了第五次連任總統的職位,但從體力上來講他已經不能繼續履行他的責任。據說這不是年老所致。但身體老化的無情現實確實落在了他的身上。他不得不由人抬著走動或坐輪椅在屋內活動。他已經成了一名隱士,平時只見自己的兒子。妻子,有時也見一見他的高級助手。

  蔣介石於1975年4月15日逝世,享年87歲(應為88歲一譯者)

  幾個月以來,他幾乎一直處於昏迷狀態。

  4月9日,在瞻仰他的遺容時,他的靈樞上方擺放著他的遺囑(該遺囑是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副書記秦孝儀為他題寫的)

  4月16日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國葬儀式。300多名國外要人來臺北參加了葬禮,其中有美國副總統納爾遜·洛克菲勒。

  權力的轉讓是按照憲法規定有秩序進行的,年逾七旬的副總統嚴家淦博士于4月6日登上了「中華民國」總統的寶座。

  出於對形勢的考慮,掌握實權的人物蔣經國提交了辭去總理的辭呈。

  但這一辭呈很快就被拒絕了。

  這是一個冒險故事的悲慘結局,是命運的野蠻捉弄,是一場終未實現的夢。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